<p> 黔江教育一直在不断地努力寻求变革,区委区政府领导高瞻远瞩,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担当作为。今年,把黔江教育干部分为三阶段,分层培养。有幸成为第二批学员,定点南京,问道江苏。</p><p> ——题记</p> <p> 2020年11月22日,我们来到六朝古都南京访学。不由自主地被这座城市积淀的文化所感染,浸润于这座城市诸多文化细节之中:可能某一街道名;也能是一座百年老校;也可能是某老字号店,抑或某几个人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b>三元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古南都逸居酒店(夫子庙附近)去钟英中学很近,乘车不过十分钟。我们在“三元巷”街边下车,巨大的法国梧桐,铺天盖地,让人不由为之感叹这座城市的底蕴浓厚。黔江大街也有许多法国梧桐,与之相比,小了很多。我常常与友人闲聊“古镇”概念,看“古镇”,有“两看”:看树子,看柱子。看树,可以看出时间;看柱,可以看出历史。南京跟黔江,因为“像”,就有了归属与温暖。比如,南京市叫石头城;黔江区叫石城;而我的名字叫石灰,都与“石”有关,大家都是“亲戚”。</p> <p> 呵呵,言归正传,我有一个初中同学,叫“白三元”,所以,看见“三元”,我内心激动。“三元”之意:解元,会元,状元之综合。少时,我们只知道“状元”,现在,大家还是在意状元。当然,古之南京,是“江南贡院”所在地,换句话说就是江南科举考试的中心地,可以“汇”天下英才而育之。“三元巷”的寓意显而易见就是祝愿与期盼。</p> <p> 三元巷,往南走第一个路口,就是“九条巷”,一定不是“成都麻将”里面的“九条”概念。九条巷,因“曾公祠”而闻名,也因为“承志”中学也就是历经百年沧桑的“钟英中学”而遐迩。</p> <p class="ql-block"><b>曾公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曾公祠,祭祀曾国荃之专祠。曾国荃是“曾氏家训”最有力的践行者之一。曾国藩理所当然是“曾氏家训”的主要缔造者。毛主席曾对他这位老乡高度评价“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p> <p> 南京市钟英中学的北部校区就是以“曾公祠”为主体,作为行政办公区。三个四合院,构成这座大宅子,大气端庄,可惜的是其余部分被战火所毁。大院里,每一根柱子都是故事,每一个角落都有文化。“钟英中学”就以“曾国藩家书”里面的内容,精挑细选36个字,比如:和、诚、圆、慎、恒、廉、敬、俭……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的主题,以“曾公祠”作为传道之地。把国学传承,做得非常巧妙,这种“因地制宜”的方式,让人拍案叫绝。</p> <p> 曾公祠的大门,修复的时候,增加了两根“柱子”,咋一看有些突兀。事实上,是因为这个宅子,民国时期曾做为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办公地。修复的时候,把这个因素加入进去。添加了西式建筑元素。大家开玩笑道,中西合璧,教育更新。</p> <p class="ql-block"><b>永和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家老字号店。距我们居住的古南都逸居酒店临近。对这个地方印象很深,源于两个因素:</p> <p> 一是店门口有俩铜人,相对而坐,坐而品茶。最初,我认识其中之一,写过《荷塘月色》与《背影》的朱自清先生,也知道他曾经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p><p><br></p><p><br></p> <p>对于另一个和他喝茶的家伙,不是很了解。只是猜想能与他品茶论道之人,一定不会很差。看简介,居然是俞平伯。“居然”的意思是,我知道俞平伯先生,大学的时候,祝毅辉老师给我们讲“红学”的时候提及过。</p> <p>但对于散文我所了解不是很多,所以真不知道,他和朱自清先生这段千古佳话,同游秦淮河,写下同题散文。有点类似我们的教师“同课异构”。于是,夜读这两篇散文,字里行间,透漏出他们之间的情谊以及夜游秦淮的不同情感与见地。隔着时空,能去感知二位先生的心境,何尝不是幸事?</p> <p> 二是我们这两天主要就餐地,就是定的这个地方。菜品基本以淮扬菜为主,用大家的话说“清汤寡水”,刚吃完,就饿了。这让我想起,08年与朋友田华“北漂”,老乡张万新大哥收留了我俩。有天,他带我俩去品尝一家正宗的“上海菜”,隐约记得好像叫做“老上海城隍庙小吃”,点了不少特色菜,他博闻强识,见识非凡,给我俩不仅介绍菜品,而且还细讲做法。多年之后,他还出版《随园食单》今译,可见他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当吃完饭后,田华说,要是有点海椒就好了。万新哥顿时无语,不禁骂道“你娃只晓得海椒,不懂文化”。其实,我也觉得加点海椒不错[捂脸]。</p> <p> 上海菜一般认为属于淮扬菜,但多少有一些区别。这个我就不为之细辨,因为我是川菜的粉丝。但因为万新哥的介绍,我就对淮扬菜有了基本认识与理解。所谓派系不同,品尝的方式不一样。</p> <p> 时隔多年,我走进教育队伍。对于此事,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就像我们习惯于“吃香的,喝辣的”,习惯于“重油重麻辣”,那么即使是最正宗的淮扬菜,我们拿川菜标准进行测评,估计不及格。教育需要尊重、理解和相互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就像我们这次访学。</p> <p> 坚持自己的教育情怀和教育理想,才有可能开花结果。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杨瑞清校长40年办学如一日,很是不易。他认真践行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十年磨一剑,剑剑是绝招。杨校长潜心于农村办学,何尝又不是像我们一样执迷于川菜的麻辣。</p> <p class="ql-block"><b>陶行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南京,我们所访学的学校中,几乎都在践行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p><p class="ql-block">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更是以他的名字而命名学校。校长杨瑞清是陶行知先生的超级大粉丝,属于骨灰级的。</p> <p> 南京市师范大学附中实验中学进门100米左右,就有一尊陶行知铜像,正“身体力行”与另外两尊铜像(小朋友)探讨问题,三省自我。</p> <p> 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深挖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种子”,深掘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成长“泥土”,他的导师杜威世人皆知,但王守仁思想对陶行知的影响,却不为人所道。“知行合一”就是王守仁所提倡的。陶文浚改名为陶知行,后又改名陶行知。可见王守仁思想对他的影响。 </p> <p> 目前,全国有不少行知学校,有不少学校和教师正践行着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但我偏执地认为,南京与重庆更适合号称“行知正宗”,默默坚守,就像两所英雄的城市“抗战”一样。而教育事业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抗战”:与自我他我,与社会环境,与一切不可抗拒因素。单从学生教育角度而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此梳理了纲目,我们要把它落实落地落细,力求“知行合一”,那么也为孩子们面对不可未知的未来提供支撑和指导。</p> <p>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南京,我感受到一种文化浸润,一种自然而然的生长。一般而言,“以文化人”是指用文章,文德,文教(礼节仪式)教化人。而在南京,你会为“文化”所熏陶,为“文明”所骄傲。多少行为才形成习惯,多少习惯才形成历史,多少历史才形成文化,多少文化才形成文明。</p> <p> 其实,黔江也有我们自己特色和优势。少数民族地区也孕育了独特的民俗民族文化,各学校也在深入挖掘与整理,继承与发扬。</p> <p>闻鸡起舞,我们以勤为路;</p><p>鹰击长空,我们以勇开道。</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我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时代精神,就是“知行合一”教育思想的实际践行。</p> <p>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古之先贤,早已告之。关于树人育人,我们要有静等花开的耐性,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坚守。当然,也要有不断自我革新,砥砺前行的勇气。“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