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呈坎(kǎn)位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风景区的南麓(北纬29°55′,东经118°15′;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组成部分,在徽州区通往黄山的公路佛子岭段折向东北五公里处),北距黄山40公里,南距徽州区政府驻地--岩寺镇15公里。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呈坎古名龙溪,原为徽州首府歙县辖地,现属黄山市徽州区(原歙县西乡)管辖。唐末,江西南昌府罗天真、罗天秩堂兄弟俩,举家迁入歙县,“择地得西北四十里,地名龙溪,改名呈坎”,并“筑室而居焉”(元张旭《罗氏族谱序》)呈坎自宋代以后徽商兴起,文化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在徽州文化历史发展中独树一帜。呈坎镇人民政府驻地--呈坎村,1996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p><p>江南第一村</p><p>呈坎,这个偏 徽州大地一隅的小山村,究竟是什么样的 张力吸引得人们接踵而至?她蕴含了多大多深的谜团,让人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为何历来被视为徽州的 风水宝地,成为前人探索发现生命玄奥,感悟先哲圣言的神秘地带?</p><p><br></p><p>呈坎原名 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早在 宋朝就被著名理学家朱熹赞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现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二十一处,被誉为“国宝之乡”。呈坎整个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在村落建设上,按先天八卦图主四卦布局形成:诠释了水火相克生万物,天地容万物的先哲理论。同时呈坎村内古老的龙溪河宛如玉带,呈“S”形至北向南穿村而过,形成八卦阴阳鱼的 分界线;村落周边矗立着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共同构成了天然八卦布局。人文 八卦与天然八卦融合的巧妙布局,使呈坎成为 中国古村落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这里历来被视为徽州的风水宝地。深奥的“易经?八卦风水”之说,与人类生存环境、社会和谐、村落 民居建设神秘的维系在一起。《中国名人大辞典》载徽州呈坎古代名人五百余人,如: 罗汝楫(岳飞案主审官) 、 罗小华(徽州明代制墨大师) 、罗聘( 扬州八怪之一、大画家) 、罗愿等等。呈坎是全国独一无二保存最完好的 明代古村落,至今完整保存着宋、元、明等朝代具有很高历史研究价值的古建筑群体。这里的古建筑汇集了徽派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精湛的工艺及巧夺天工的石雕、砖雕、木雕,把古、大、美、雅的 徽派建筑艺术体现的淋漓尽致,为古徽之最。中国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过“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