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卿荣:闪光的友谊 ——与张伯武老师十年工作的难忘记忆

汾州文化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汾水文化2020第45期总第140期</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顾问 周葆瑜 梁瑞林 </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主编 武兴亮 </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副主编 朱玉兴 赵文杰 郭剑峰</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编辑 贺马元 阎润钰 韩 雅</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闪光的友谊</b></p><p><b>-----与张伯武老师十年工作的难忘记忆</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nbsp;原卿荣</b></p><p><br></p><p> 张伯武老师的大名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刚参加工作时就如雷贯耳了。</p><p><br></p><p> 但是,真正与之相识、相处、相交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才开始的。</p> <p><br></p><p> 1977年初,我由王禹乡调回县教育局教研室任教研员。当时,教研室主任是段锦福老师。为了加强教研室建设,1979年又相继将张伯武老师、张堃伟老师,范生辉老师,荀文琪老师调入。教研室分中教,小教,业教三个组。张伯武老师任中教组组长并分工数学,成员有:张堃伟分工政教,范生辉分工教育心理学,任贵兔分工物理(进修校老师兼),周长贵分工化学(进修校老师兼),张茂雄分工体育,我分工语文。小教组组长是冯灼老师,成员有田培滋老师,杨永泰老师,闫祖亮老师、裴德生老师。业教组组长是赵香玉老师。教研室人员充足,兵强马壮。到1983年6月我与张伯武老师一起整整工作了五年,张老师工作中的闪光点给我留下没齿难忘的记忆。</p><p><br></p> <p><b>▲接受灵石电视台记者采访</b></p> <p><b>▲为南王中学校落成剪彩</b></p> <p><b>▲欢迊朝鲜教育代表团访问灵石</b></p> <p><b>▲与县委书记马占元参加二小学庆“六一”活动</b></p> <p><b>▲校园艺术节演岀后与演员合影</b></p> <p><b>▲与温毓诚县长一起慰问高考状元</b></p> <p> ″打铁先要本身硬”的工作思路为之一。</p> <p>  张老师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后半句应该是教师有一桶水要会给学生一碗水。前半句说的是教师知识的占有量,这个问题由教师进修校去解决。后半句说的是教学方法问题,则应由我们教研室来解决。教学不得法就会形成教师桶中水尽,学生碗中无水或水少的后果,我们要研究这个问题。基于这种想法,张老师对中教组的工作日程安排是:一星期四天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听课、评课、辅导、示范;两天回单位学习教学大纲、教材;一天时间休整。称为“四二一”工作制。还要求教研员必须通晓分工学科的大纲和教材。精通听课、评课和示范教学的业务。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教研室工作扎实有效,深受基层学校和教师欢迎。</p> <p><b>▲和牛宝英一起接受县委、政府表彰</b></p> <p><b>  </b></p><p><b></b></p><p> “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为之二。</p> <p>  七十年代的教研室工作条件简陋。没有交通工具,不管远近全凭两条腿跑、没有防暑防寒设备,只有吃苦精神。张老师说,教研室就是靠苦水吃饭,吃不了苦就别来教研室。记得有一年冬天,连续几天降雪,地上积雪足有半尺来厚。张老师忽然说要去英武中学听课,说这是提前约好的,不能失信,别说下雪,就是下刀子也要去。在张老师的亲自带领下,中教组全体爬涉三个多小时抵达目的地,这时天已大黑。简进晚餐后,人撺入被窝中休息,棉裤、鞋袜搭在洋炉只旁熏烤。二日天明照常工作,领导不说累,大家不言苦。日复日、月复月、年复年,教研室人员一年,几年,十几年一贯制,就是这样工作。</p> <p><b>▲王禹中学教师文艺队</b></p> <p><br></p><p> 有一年夏天,为了核实全县统考成绩的虚实,县教育局决定抽一个乡镇进行复考。以教研室为主组成复考组。实行“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法,复考组到达指定地点后连夜出题,连夜刻蜡版,连夜印题,连夜制卷,第二天又亲自监考、亲自阅卷、亲自登分,连续两天连轴转。教研室为促进全县考风考纪的转变做了大量工作。张老师说: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只能在地里下功夫,不能在秤杆杆上做文章。</p><p><br></p><p><br></p><p> 张老师七十年代就患有严重的肝病,经常是一只手摁着肝区,带病工作,坚持出全勤、出满勤。他说要求同志们做到的我必须首先做到。</p><p><br></p><p>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为之三。</p> <p><b>▲张老师的任命书</b></p> <p><br></p><p> 张老师说: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释疑解难的引导作用,要突出精讲多练。又说教学要遵纲(大纲)循本(教材)。还说听课人员要虚心、善意,力戒教学研究活动中的主观主义和粗暴作风。</p> <p><br></p><p> 一次,中教组去听某校某数学老师的课,这位老师学历高且名牌大学毕业,为显示这一优势该老师上堂便以满口外语作开场白、又板书外文交待教学内容,然后滔滔不绝讲了足足45分钟,没讲完还拖了堂。课后测验学生所得无几。教研室人员与之交流后,建议重讲,复讲后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p> <p><br></p><p> 有一次中教组听一位高中语文老师讲《雷雨》,这位老师一上堂便说:本节课默读,下节课仍然默读,把教研室人员亮在干滩滩上,张老师经过再三思考与之进行了探讨,得出本课教学方法: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扫清字、词、句的拦路虎;第二课时学会表情朗读,了解文中大意;第三课时演示角色並略知剧本的写作知识。收到预期效果。</p> <p><br></p><p> 又一次中教小教组一起活动听一位复式小学老师的课,教学内容是一年级语文“国旗”和另外两个年级的其他内容。本来是一堂三级复试课,可这位老师置另两个年级于不顾,硬是对一年级的几个同学实行了满堂灌。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讲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又讲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安门广场升起五星红旗。课后,学生既认不的也说不出国旗图案,更读不出、写不了“国旗”二字。对此,教研室小教组的同志进行了示范课教学,学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位老师也得益匪浅。</p> <p><b>▲与李能永(左)、王贵忠(中)在王禹中学任教时照</b></p> <p><br></p><p> 张老师要求:中教组一年深入学校,深入课堂的听课率在校数上不得少于80%,在教师数量上不得少于60%,在科目上达到全覆盖。保证了全县中小学在科目上开齐,课时上开足,进度上统一。全县教研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全县教学水平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大幅上升。</p> <p><br></p><p> 跟婆三年,象婆一半。张老师的工作思路、精神、作风已溶入我所从事的工作中。离开教育系统十年,1993年初我又重返教育战线。我提出:建设业务型校长队伍,专家型教研工作人员,服务型后勤保障工作等一系列工作构想。经过几年的实践效果突出。和张老师闪光的友谊之花,已经结出丰硕的希望之果。</p> <p><b>▲在课堂听课</b></p> <p><br></p><p> 张老师是我学习工作上的良师。</p><p><br></p><p> 我和张老师先后两次在一起工作,加起来时间整整十年。第一次是1979年到1983年,第二次是1993年到1997年。</p> <p><br></p><p> 张老师比我大十岁,十年间他时时处处以一个兄长的姿态帮助我关心我。</p><p><br></p><p> 1990年以前,我家在农村,全家均为农业户口,特别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虽然经济条件好转,但家庭事情增多,负担加大。张老师对我说:老弟,你和我们不一样,我们是双职工,没负担。你是单职工,家里事情多。对你实行特殊政策:一是家里有事,可对调使用星期日;二是春种秋收时可集中使用节假日;三是有事随时开口尽量解决。在张老师的关心下,我做到公事私事两不误。</p> <p><b>▲参加王禹乡文化站书法活动</b></p> <p><br></p><p> 1980年,县上让教育局出一人上晋中地委党校,在张老师的强烈推荐下,教育局决定让我去上党校,当时我33岁。党校学习为我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p><p><br></p><p> 二年的党校学习期满后,教育局又决定让我去灵石中学教导处担任教导员并兼高二年级的政治课,张老师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虽然去灵中未成事实,但也为我日后从政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之后我先后在县委办公室、县委政策研究室、坛镇乡工作。</p> <p><br></p><p> 重回教育局工作,张老师是我班子里的搭档人员之一。张老师一是法律意识浓郁,二是业务能力强盛,三是工作作风正派。1993年分管招生,当年中考、高考无大小事故,成绩显著,受到教育系统和各级党委、政府好评。</p> <p><b>▲与张佰武老师(后排中)等在仁义中学进行教学研究。</b></p> <p><br></p><p> 张老师于1993年离岗,1997年退休。我也于2001年退二线工作。</p><p><br></p><p> 张老师多才多艺,特别擅长书法、绘画和版画。休息后的他和我也时常有一些写作、书法方面的交流和往来。</p><p><br></p><p> 张老师是我生活和进步中的益友。</p><p><br></p><p> 愿我们的友谊之树长青、闪光、发热。</p><p><br></p><p> 愿张老师晚年康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p><p>&nbsp;</p><p>&nbsp; &nbsp; &nbsp; &nbsp;挚友 &nbsp;原卿荣</p><p> 2020年11月18日</p> <p><b>作者简介:</b></p> <p>原卿荣,男,中共党员,1947年生。曾担任过中小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职称。县教育局教研员,县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乡镇党委书记,县教育局局长等职。2007年退休。《汾水文化》入驻诗人。《汾水书画社》顾问。</p> <p>欢迎关注《汾水文化》。《汾水文化》是由原灵石文史改名创办,为宣传灵石诗人和山 西地方文化,介绍先进理念,传播正能量,透过人文情怀,来反映生活中的故事,和挖掘整理文史资料而创办的一个综合性平台。</p><p><b>投稿邮箱:</b>1227001741@qq.com</p><p><b>如下链接:</b><a href="https://www.meipian.cn/nbqvddt?share_from=others&amp;user_id=6175500&amp;uuid=a0e6811c393ce1735af3e09820c97d52&amp;share_depth=1&amp;first_share_uid=6175500&amp;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amp;share_user_mpuuid=c8648bdf81720afb4fc58197c0136a0d"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互动投稿指示</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