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预防知识!

逝水%流年

<p>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人体适应能力下降,极易引发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和爆发。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为了加强学生的疾病预防意识、提高疾病预防能力,现介绍几种小学生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p> <p>一、感冒</p><p> 由多种病毒引起,可分为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p><p> 1、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p><p> 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自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发病3日内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p><p>预防</p><p>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p><p> (2)适当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p><p>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均衡饮食;</p><p> (4)保持环境清洁,经常开窗通风。教室做到课间开窗通风,宿舍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p><p> (5)流感期间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外出尽量佩戴口罩;</p><p> (6)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p><p> (7)发病后及时就医。</p> <p>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p><p>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主要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的呼吸道传染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为1~14天,一般为3~7天。病初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咳嗽,可伴鼻塞、流涕、咳痰、腹泻、头痛等。体温多为低中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随病情加重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p><p>预防</p><p> 首先,不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接触,其次,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合个人多聚集的地方,外出时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另外还需注意手卫生,外出回家后、餐前便后、接触垃圾、抚摸动物后,及时用流动的水和使用肥皂或皂液洗手,或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液洗手。</p> <p>三、水痘</p><p>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病人为唯一传染源,传染性强,发病前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均有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p><p>预防</p><p> 除注意空气流通外,重点在于管理传染源,对病人应进行隔离,呼吸道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p> <p>四、麻疹</p><p>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膜充血、口腔粘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征,麻疹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是唯一传染病,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p><p>预防:</p><p>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隔离患者治疗后5天。</p><p> (2)增强免疫力,可肌注丙种球蛋白或麻疹疫苗。</p><p> (3)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p><p> 五、流行性腮腺炎</p><p>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腮腺肿大前7天至腮腺肿大后9天传染病最强,主要经过飞沫传播。</p><p>预防</p><p>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腮最有效的措施。</p> <p>  六、肠道传染病</p><p> 秋冬季也易发感染性腹泻病(如诺如病毒)、甲型肝炎、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p><p> 1、诺如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也有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感染一般通过接触或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品、食物和水或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在密闭场所中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通常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p><p> 2、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肝大及肝功异常,病初常有发热,通常为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在数周内可恢复正常。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甲肝发病的高峰期多在冬春季节。</p><p>预防:</p><p> (1)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p><p> (2 )喝开水、食物烧熟煮透,隔餐食物要加热,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p><p> (3)不去卫生条件差的街头摊点就餐,在外就餐时尽量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p><p> (4)生熟食品要分开案板、刀具、容器;</p><p> (5)生吃蔬菜水果彻底清洗;</p><p> (6)不要暴饮暴食;</p><p> (7)发生腹泻及时就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