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6年4月,根据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吉林省革命委员会的部署,一汽党委决定成立“五·七”干校,由政治部直接领导,同时任命刘捷军同志为党委书记兼校长,胡存镐同志任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五·七”干校设在原技工学校附近的一片田野中的一排小平房。虽然也学习马列和毛主席的著作,但主要是劳动,干校的老师也边教学边劳动,师生们边设计边施工,用自己的双手在现在东风大街北侧、职工医院西侧盖起了一栋建筑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这也就是恢复党校建制后的党校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五·七”干校是“文革”的特殊产物,虽然名义上是干校其实并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更不能称其为党校。他的任务是把“文革”中罢官的当权派(厂、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集中起来进行农田劳动,充其量也只是在劳动之余学习毛主席著作和“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文章。原厂党委书记赵学义、副厂长文格、张品西等同志都曾在“五·七”干校劳动过。</p> <p class="ql-block"> “五·七”干校存在时间很短,可谓昙花一现。1977年10月,在“文革”结束一年后,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12月份,一汽党委做出决定撤销“五·七”干校,恢复党校建制,同时决定厂党委书记刘守华同志兼任厂党校校长,刘捷军同志任厂党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