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走在乡间

所向

<p>  11月27日,“一个都不能少”送教活动走进石练镇。残联康复师张茜、爱心女士杨淑梓、石练小学副校长林剑、教师季丽萍,组成今天的活动小组。</p> <p>  石练的老师轻车熟路,带领我们在乡间小道穿行。在迎新村,我们敲门喊叫,与我们一墙之隔的小邱并不懂得给我们开门。她拖着两只不配对的鞋子,比之前每次见到光脚有了进步。她一把夺过杨女士买的礼袋,扔掉礼物,坐在地上撕袋子。我们只能和她奶奶交谈。</p> <p>  在石坑口村,小黄去了外地,我们只见到了他的爷爷。小黄7岁,三年前家长就想把孩子送到学校去了。但他吃饭如厕不能自理,目前看去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太可能。</p> <p>  来到金练兴村,小蓝被锁在家里,独自在房间里看电视。我们只能和他隔窗说话。农民忙于生计,把孩子留在家里并不罕见,残疾儿童,有很多时间就是这样度过,他们得有多孤单多无助啊。</p> <p>  最后一站是爱丰村。小项没有穿裤子,在床上玩耍。小项家几乎是家徒四壁,仅有的一些脏衣服破桌子又凌乱不堪,两层小楼脏到无处下脚,用垃圾堆形容,没有半点夸张。女主人向我们一再说明房子漏水,对孩子只字不提,尽管我们解释了我们的身份和来意。</p> <p>  晚上10点多,联系驻村干部和民政部门,我想帮小项争取困境儿童。一圈电话打下来,发现他已经享受此项补助。政府对他们的保障至少有三项:低保金,残疾人生活补助和困境儿童救助,加起来已经有不少钱,一家人生活完全没有问题。政府的扶贫措施到位,一个家人还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令人叹息。一些家庭,是因为愚昧导致了后代残疾,残疾又造成更深度的贫困。</p> <p>  石练的送教,我思考得更多的是救助与贫困问题。近些年政府在帮助贫穷与残疾家庭方面,确实是深入细致的,但贫穷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帮扶造成了一部分人习惯了依赖,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而不能正确定位自身责任与担当。残疾儿童也是如此,极少数家长希望,送出去,让学校让社会来承担。</p><p>(特别感谢石练小学对残疾儿童教育工作一如既往的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