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上的那些桥

将将

<p>  海河上的桥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海河两岸风光秀丽、如诗如画,天津人对海河的感情难以割舍,情有独钟。趁着秋色正好,我们沿着海河带状公园走一走,了解下海河干流上的桥和它背后的故事。只有走过了这些桥,你才能真正读懂天津这座城。</p> <p> <b style="font-size: 20px;">一、北营门桥</b></p><p> 北营门桥位于三岔河口耳闸附近,这里也是海河游船旅游线路的最上游。</p><p> </p><p> </p> <p>  三岔河口为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的交汇处,被称作天津的发祥地,这里曾是天津最早的居民点、最早的水旱码头、最早的商品集散地,故有“天津摇篮”的美称。</p> <p>  这些石刻重现了当年“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繁荣景象。</p> <p>  北营门桥也称河北大街立交桥,是一座连接快速路北横通道与快速路西纵通道的组合式全互通立交桥,桥上的主塔,是天津市最高的斜拉桥主塔。</p> <p>  北营门桥下便是天石舫码头</p><p> </p> <p>  天石舫位于海河东侧,是海河最后一个渡口遗址——北开渡口所在地,正是当年朱棣“津渡”的必经之地,这也是在此建石舫的寓意所在吧。</p> <p>  天石舫再现了天津城市名称的由来,此舫长约五十米,高约二十米,宽约十六米,据说比北京颐和园石舫规模还要大,远远望去,就像一艘即将起航的巨轮。</p> <p> <b style="font-size: 20px;">二、永乐桥</b></p><p> 永乐桥原名慈海桥,位于天津三岔河口,永乐桥全长330米,跨度100米,横跨子牙河,也是外地朋友最为熟知的一座桥。</p><p><br></p><p> </p> <p>  永乐桥最为引人瞩目的设计,便是耸立在桥上巨大的摩天轮。</p> <p>  这个被称为“天津之眼”的巨轮,直径达到110米,可以婫美英国泰晤士河畔号称世界最大的“伦敦之眼”,永乐桥的摩天轮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建在桥上的摩天轮,因此更增添了一份浪漫色彩。</p> <p>  “天津之眼”如今成了天津的地标,也是很多情侣见证爱情的地方,人们常常将摩天轮和幸福画上等号,每逢七夕或者520这样的日子,想买到一张摩天轮的观光票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其实幸福不用仰望,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p> <p> <b style="font-size: 20px;">三、金刚桥</b></p><p> 天津金钢桥坐落于中山路南端,它横跨天津三岔河口,曾是天津最繁华的地区。 它始建于1903年,因不能负重,1924年又建新桥,即今改建前的金钢桥。</p><p> </p><p> </p><p><br></p> <p>  1903年所建桥俗称老桥。1901年袁世凯继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后,于1902年移驻天津,复在河北种植园南侧,修建新车站称总站,俗称北站。1903年车站建成后,从新车站修通一条直达衙署的大马路,命名为大经路。(194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多次来津经过此路,改为中山路)为了与河对岸沟通,是年将原窑洼木浮桥,改建成双叶承梁式钢架桥,因是钢结构,故称金钢桥。</p> <p>  金刚桥新桥自1924年建成至1996年已经72年历程,由于年代久远,成为危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于1996年新建的双层拱桥,亦称彩虹桥。新桥造型新颖、美丽壮观,为海河又添新景。</p> <p>  立于金刚桥上,可以远眺竖立在三岔河口岸上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p><p>  这座碑的18米高的大理石三角形碑座上,耸立着用汉白玉雕刻的妇女形象。妇女面带慈容,怀抱婴儿,左手伸掌托天,面向海河,注视水面,似乎在凝思着海河的今昔。</p><p> 引滦入津工程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深刻改变了一座特大型城市的命运,让天津人民从此告别了喝苦咸水的历史,成为改革开放中天津经济和社会发展赖以生存的“生命线”。</p> <p> <b style="font-size: 20px;">四、狮子林桥</b></p><p>  狮子林桥始建于1954年,1974年重建,桥梁在2003年进行了提升改造工程,将桥梁的桥面升高1.27米,尚属桥梁界的首例,也创造了当时中国桥梁界的奇迹。</p><p>  </p> <p>  修建后保留了桥头原来的四座石狮子,同时在桥栏、桥身、桥墩等不同部分新塑大小石狮子几百个。</p><p> </p> <p>  特别是桥墩处采用的是狮子图像的浮雕,这意味着当人们行船通过这里的时候,从桥下也能看到可爱的小狮子,充分体现狮子林桥的特色。</p> <p>  桥上的狮子形态各异,每一只都不一样,有仰天咆哮的,有俯首休息的,有活泼可爱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狮子林。</p> <p>  望海楼教堂位于狮子林大街西端北侧,斜对狮子林桥,以其旧址望海楼而得名。</p> <p>  此堂于1869年底建成,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是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1870年曾发生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p><p> </p> <p>  1900年教堂在义和团运动中再次被焚毁。现存望海楼教堂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用“庚子赔款”按原型制重建。1976年地震遭严重损坏,1983年修缮。</p><p> 回顾望海楼教堂的前世今生,可以了解天津百年风云,看尽历史沧桑。</p> <p> <b style="font-size: 20px;">五、金汤桥</b></p><p>  始建于1906年的金汤桥,有近百年历史。金汤桥并不通车,是海河上一座步行式观光桥梁,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三跨平转式90度开启的钢结构桥梁。</p><p>  </p><p>  </p> <p>  金汤桥取“固若金汤”之意,但当时人们仍习惯称之为东浮桥。因为金汤桥旧址原是一座方便盐商运盐的浮桥。</p> <p>  1949年1月14日10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天津守军发起总攻,历经16小时的激战,于15日凌晨在金汤桥胜利会师。</p> <p>  因此金汤桥成为可象征天津解放的标志性建筑,桥畔建有“解放天津胜利会师纪念碑”。</p> <p>  现今,金汤桥的东面是古文化街,桥的西面连接着原先的奥租界,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观光。</p> <p> <b style="font-size: 20px;">六、进步桥</b></p><p> 进步桥于2007年10月建成通车,位于金汤桥和北安桥之间,为机动车专用桥,双向4车道,同时在车行道两侧规划了人行桥,满足行人过河及观光的需求。</p><p> </p><p> </p><p> </p> <p>  桥身通体白色,造型新颖别致。</p> <p>  桥体按照“见光不见灯”的原则设计,流线造型,远远望去,既像是一条跃出水面的飞鱼,又像是一列飞驰而过的子弹头列车,形态优美,栩栩如生。</p> <p>  进步桥连通海河西岸和平路商业区和海河东岸的意式风貌区,旅游爱好者们千万不要错过这片充满异域风情的美景。</p><p><br></p> <p> <b style="font-size: 20px;">七、北安桥</b></p><p> 北安桥始建于1939年,桥梁位于和平区与河北区的交界处。连接天津市河北区胜利路与和平区福安大街的跨海河桥。</p><p> </p><p><br></p> <p>  2004年海河综合开发改造时对其进行了抬升改造,改造后的北安桥体现了古典式建筑风格。</p> <p>  桥头雕塑采用西洋古典表现形式,吸取中国传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寓意东南西北四方平安,桥墩雕像为青铜</p><p>正面装饰盘龙。</p><p><br></p> <p>  桥栏柱基上为四尊舞姿各异的乐女、金光闪闪,造型高贵典雅。手中分别抱着不同的乐器,琵琶、笙、箫。改造后的北安桥是古典与时尚的完美结合体,以其特有的风格,成为海河上的又一亮点。</p> <p>  北安桥和法国塞纳河上的亚历山大三世桥外观上也许存在相似的情况,但毕竟大桥距建成已经过去16年,我们的设计理念、审美认知在不断提升,近年来也一直秉承着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的发展思路,相信未来会更好。</p><p><br></p> <p> <b style="font-size: 20px;">八、大沽桥</b></p><p> 大沽桥是天津市海河综合开发工程中第一座新建桥梁,是一座中跨为敞开式大小拱空间四索面吊杆下承式系杆拱桥,边跨钢梁与中跨拱梁结构刚性连接,形成三跨夸连续结构。</p><p> </p><p>  </p> <p>  天津大沽桥的设计构思为“日月同辉”,又被称为“日月拱桥”。</p> <p>  桥身由两个不对称的拱构成,大拱圈拱高39m,面向东方,象征着太阳;小拱圈拱高19m,面向西方,象征着月亮。由于两条拱高度不同,而且拱平面倾斜,使得梁的整体具有特异的美观效果。</p> <p>  大沽桥由世界著名桥梁设计大师邓文中院士设计,曾获国际桥梁最高奖——尤金·菲戈奖,既是天津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p> <p>  大沽桥旁便是天津环球金融中心“津门”、“津塔”所在地,2009—2010年度,天津环球金融中心因具备了强大的商务功能和突出的视觉形象,而成功当选为中国城市新地标。</p> <p> <b style="font-size: 20px;">九、解放桥</b></p><p> 解放桥位于天津火车站(东站)西侧,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可供货船,旅游船通过。合则走车,开则过船,“万国桥下过大船”,曾经是海河一景。</p> <p>  每当举行解放桥开启活动,都会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海河两岸观看。</p> <p>  它不仅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连接河北、和平两区,沟通天津站地区的枢纽桥梁。</p><p> </p><p> </p> <p>  2019年4月12日,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p> <p>  解放桥原名“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天津站旧称),南通紫竹林租界地。因当时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9国租界,故得此名。</p> <p>  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一座桥记载着这个城市的屈辱,也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变化。</p> <p>  世纪钟立于解放桥北侧海河之滨,是天津市为迎接新世纪,在天津站前广场建造的大型标识性城雕建筑。</p><p> 这座世纪钟通体金属,流光异彩。钟摆上下,日月辉映。钟盘圆周,众星拱卫,中西交融,天人和一。古典与现代浑然一体,寓意时空延续,时不我待。</p><p> </p><p> </p> <p>  尤其是厚重的锻铜底座上布满了大小齿轮、链条以及巨大的钢制螺钉、铆钉,与古老的解放桥互相映衬,向人们诉说着中国的近代工业从这里开始。</p> <p> <b style="font-size: 20px;">十、赤峰桥</b></p><p> 赤峰桥坐落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的中央金融商务区(CBD),是海河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座桥。</p><p> </p><p> </p><p> </p><p><br></p> <p>  该桥的设计采用国际现代设计理念,技术独特,工艺流程新颖,体现了天津历史文脉并富有鲜明个性,是天津海河桥梁史上的伟大神气杰作,被称为“海河之舟”、“天津之舟”。</p> <p>  赤峰桥是国内唯一一座斜塔双索面弯斜拉桥,主桥横跨130多米,引桥为互通式立交桥。主桥塔高64米有余,好像风帆。塔底为船形建筑结构,是一处视线上佳的游览平台。远远望去,赤峰桥犹如海河上扬帆而来的一艘巨轮,蔚为壮观。(盗图)</p> <p>  沿海河西岸前往金汇桥途中,会看到一组以“邮路漫漫”为主题的雕塑,海河西岸的台儿庄路是“中国第一条邮路”的诞生地,中国的第一个邮局——大龙邮局原址就在不远处的解放北路上。</p> <p>  这组雕塑由五个部分组成,中心以中国最早的邮筒形象构成雕塑主体,周围环绕着骑骆驼送信、骑马送信、骑自行车送信的邮差以及邮差面向海河等待邮轮四组情景雕塑。不仅艺术地再现了中国邮政事业在社会变迁中的历史沿革,也凸现了天津作为中国近代邮政发祥地的重要地位与贡献。</p> <p> <b style="font-size: 20px;">十一、金汇桥</b></p><p>  2005年1月底金汇桥东岸28米宽的引桥基本完工, 2005年10月14日,随着塔柱的最后一个33吨重钢梁准确落位,金汇桥50米高的主塔终于实现主体封顶,这标志金汇桥的"风帆"已基本建成。寓意天津这座国际化的港口大城市正在乘风破浪日益繁荣!</p> <p>  2006年3月29日,金汇桥斜拉索全部安装完成,主体工程宣告完工;9月25日通车。</p> <p> <b style="font-size: 20px;">十二、大光明桥</b></p><p> 大光明桥始建于1983年,位于天津市海河开发的中心地带,2007年5月15日正式改造完工,改造后的大光明桥呈现了精致华美的欧式古典风格。</p><p><br></p><p> </p><p> </p><p> </p> <p>  桥头堡的四座雕塑设计融入了古希腊神话元素,分别代表日、月、星、辰,意在以“日、月、星、辰”学说为载体,体现大光明桥的深层内涵。</p><p> </p><p> 通过从光明到黑暗再到光明的自然过渡,烘托光明、高尚、公平的主题。雕塑“日”象征如日中天是生命的源泉;“月”寓意唯美,家好月圆;“星”寓意善良、正直、明朗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辰”代表爱与美,理解与公平,均衡的理想和高尚的品质。</p> <p>  桥身以金色为主调,往桥下望去,可以看到桥墩上两组骏马奔腾而起的雕像,鲜活生动、充满力量。夜晚的大光明桥更是金碧辉煌、美仑美奂。</p> <p> <b style="font-size: 20px;">十三、金阜桥</b></p><p>  2007年10月7日正式通车,金阜桥采用轻型非对称结构,造型犹如飘带的两侧人行道与主桥一同构成一个三维结构,整个桥形轻盈、通透,从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空间感,远远望去,犹如一个横跨海河的时空隧道。不得不让人惊叹设计者的巧妙构思和艺术表现力!</p><p>  </p> <p>  为满足海河通航要求,在每侧人行桥仅设置一个支撑,从视觉上形成向空中敞开的钢网构架,从外形上看更具现代感,同时结构计算及构造处理上更趋复杂。金埠桥的设计从各方面考虑到了行人交通,主桥行驶车辆,而两侧的曲线人行桥引导行人从带状公园通过,从而避开沿河的车辆交通,因此,蚌埠桥也将成为海河带状公园有机构成的一部分。</p><p> </p> <p>  金阜桥不但造型独特,展现了天津作为现代化都市的新面貌,而且金阜桥连接小白楼商业中心,对于开发天津老城区、提升天津商业的品味,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盗图)</p> <p> <b style="font-size: 20px;">十四、直沽桥</b></p><p> 直沽桥原名奉化桥,是天津市首座中承式全钢结构拱桥,连接河东区大直沽西路和河西区奉化道。整体有三道拱桥组成,造型优美简洁,犹如从天上撒落在海河上的花瓣。</p><p>  </p><p> </p><p> </p> <p>  该桥2007年1月正式通车,全长257.3米,是海河上长度最长的一座桥梁。直沽桥建成后,通行速度应该能达到快速路规划的每小时60公里时速,比其他海河上通行时速20公里—30公里的桥要快。</p> <p>  全桥有27道飞跨拱、68片钢结构“花瓣”和296根吊杆,再加上钢桥面,共7500吨钢,成为本市用钢量最大的桥,由于设计独特且技术含量高,奉化桥的施工难度也堪称“世界第一”。</p> <p>  这座由法国专业桥梁设计师马克曼朗先生与天津城建设计院共同设计、目前在中国的造桥史上独无仅有的集观赏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桥梁,在灯光装饰照明方面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进行设计施工,这在海河上所有桥梁中,也是独此一份。</p> <p> <b style="font-size: 20px;">十五、刘庄桥</b></p><p> 这座始建于1959年的跨海河桥梁自从1991年进行了改建。25年过去了,人们更多的还是称之为刘庄浮桥。</p><p>  </p> <p>  刘庄桥连接台儿庄路和河东公园,贯通河西区琼州道与河东区大直沽五号路。为海河上第一座独塔斜拉桥。</p> <p>  刘庄浮桥附近是红嘴海鸥的聚集地,因为该桥附近的河域终年不结冰,聪明的海鸥会选择在这里过冬。</p><p> 这不时间刚刚来到十一月,又见红嘴鸥盘旋在刘庄桥周围河面上,海鸥时而嬉水觅食、时而展翅飞翔已成这里的知名景观,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刘庄桥现在为步行桥,是人们观赏海欧最佳场地。</p> <p>  自刘庄桥沿河往南,海河东岸的大直沽六号路和海河东岸交口的地方,当年是个渡口,旧称海津渡,现重新命名为天妃码头。</p><p>  </p><p>  </p><p> </p><p> </p> <p>  2008年,河东区文旅局在天妃码头遗址上建设牌楼,以弘扬妈祖文化。牌楼正面书写着“元海津镇”,背面书“古直沽渡”。</p> <p>  牌楼前的石头上镌刻着康熙书写的“天妃码头”四个大字。天津是中国北方最早有妈祖崇拜的城市,妈祖是民间保佑航海之神,被元世祖封为天妃,并在大直沽修建妈祖官庙——天妃灵慈宫。</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十六、光华桥</b></p><p> 光华桥始建于1977年,原名四新桥,是中环线上横跨海河的交通枢纽桥梁,位于新围堤道和东兴路之间,光华桥是河西、河东两区间一条重要的跨河通道。</p><p>  </p> <p>  2007年,光华桥改造工程完工,重新焕发光芒,桥体整体以银灰色为主色调,时尚、现代,予有“海河航母”之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十七、国泰桥</b></p><p> 2007年7月开工建设国泰桥,2012年5月3日正式通车。</p><p>  </p> <p>  天津国泰桥是采用了与世界名桥澳大利亚悉尼国家大剧院桥建筑形式建造的一座桥梁。该桥跨越海河东西两岸,一是改善海河两岸交通状况,另一是以人为本,改善美化海河周边环境,点缀海河风景的一座桁架拱桥。全长396米,主跨172米,桥宽31.5米。桥的两端设有观光台,游人可一览海河美景。</p> <p>  从国泰桥沿河而下,只见海河朝富民桥方向来了个华丽的转身,划出了一个优美的“C”字,又因远离中心城区周边少了高楼大厦,河岸边林立众多欧式风格建筑,披着暖色的外衣,错落有致,复古优雅,仿佛童话世界一般。</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十八、富民桥</b></p><p>  富民桥2008年建立,位于光华桥与海津大桥之间,北起兰清道,经富民路,跨民安路、海河、台儿庄南路,从大沽南路地铁和快速路高架桥下通过,止于洞庭路。是连接河西、河东两区的重要跨河通道。</p><p>  </p> <p>  富民桥为自锚式悬索桥为双层结构,上层主要行驶车辆,下层行使“桥中桥”供行人非机动车通行,这种独特的设计据说在全国还是首创。</p> <p>  这个角度看过去,斜拉支撑行人通道的工字钢整齐排列着,像不像钢铁丛林?</p> <p>  自海河上游的耳闸步行至下游的富民桥,全长11.5公里左右,共有一十八座桥(只走了这么多😅)。既有历经百年沧桑的铁桥,见证了天津近代屈辱的历史;又有多姿多彩的新桥,目睹了天津近年来城建的快速发展。</p><p> “桥与天津的水、天津的路;桥与天津的人、天津的经济、天津的文化深深的交织在了一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