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22日杭州深度游。(一)

Cui

<p>杭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拥有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杭州自古就被称为“人间天堂”。</p> <p>D1.挥手作别秋,转身遇见冬(立冬已过)。出于内心对美景的向往,依然选择在“是冬仍似秋”的日子里,再次前往“人间天堂”杭州游览。</p> <p>D2.杭州游的首站是灵隐寺。灵隐寺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至今已有约1700年的历史。</p> <p>灵隐寺建筑雄巍,气势宏大,是我国著名的禅宗十刹之一。</p> <p>大雄宝殿重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殿内供释迦牟尼佛、二十诸天和海岛观音。</p> <p>上面这张老照片是二十几年前在灵隐寺大雄宝殿前拍摄的。</p><p>(时光一逝永不回,如果人可再少年……。)</p> <p>释迦牟尼佛象由24块香樟木拼雕而成,是我国最大的室内香樟木坐像。</p> <p>海岛观音雕像</p> <p>在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畄个影。</p> <p>兄弟俩合影</p><p>妯娌俩合影</p> <p>从大雄宝殿到高处的药师殿,宝相庄严,层层递进,让人産生敬畏之心。</p> <p>药师殿内供奉“东方三圣”。正中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能除众生病苦。左右是日光、月光菩萨,分别象征光明与清凉。两厢为十二药叉神将,是佛教的十二生肖保护神。</p> <p>这是26年前(1994年)在灵隐药师殿前的畄影。</p> <p>不同于商业气息浓厚的寺庙,灵隐寺入口处有免费的柱香供游客上香(每人三柱香)。当然你也可以买更多更大的香烛敬奉。</p><p><br></p> <p>五百罗汉堂重建于1999年,供奉五百罗汉,均为青铜铸像,平均身高1.7米,重1吨。铜殿采用锻、铸、雕、镶等12种制作工艺,殿高12.62米,以“世界室内最高铜殿”之名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p> <p>灵隐飞来峰又称“灵鹫峰”。据灵隐寺志记载,东晋咸和元年,天竺僧人慧理至杭,登此山曰“此中天竺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后人因此命名为飞来峰。</p> <p>康熙二十年(1681年),御笔摩崖题刻“飞来峰”三个大字。飞来峰的亮点不仅是飞泉流瀑的秀丽风光和奇幻的洞壑,还有遍布山峰的380余座从五代至宋、元时代的石刻,是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p> <p>兄弟妯娌在灵隐寺的合照</p><p>上面那张照片是1994年4月拍摄的,距今已有26年了,岁月不饶人,今非昔比呀!</p> <p>灵隐寺景区内树龄100年的朴树</p> <p>树龄160年的枫香</p> <p>飞来峰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p> <p>青林洞</p> <p>玉乳洞</p> <p>西方三圣像、罗汉群.</p> <p>飞来峰面朝灵隐寺的山坡上,遍布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多达三百四十余尊,为我国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堪与重庆大足石刻媲美。</p> <p>26年前在同一地点的留影</p> <p>理公之塔</p> <p>龙泓洞~又名通天洞、观音洞,透过岩顶的石隙,可见微露一线天光,这就是著名的“一线天”。</p> <p>早年龍泓洞内就有“知足常乐”的石刻。</p> <p>一线天</p> <p>冷泉溪</p> <p>D3.黄龙洞既有幽奇洞壑,精巧亭台,又有茂林修竹,怪石清泉,是现代人寻古探幽的好去处。</p> <p>黄龍洞是一处著名的山间园林,它以缘为主题,龙为主景,将“缘景”和“龙景”有机结合,这就是新西湖十景之一的“黄龙吐翠”。</p> <p>刘海戏金蟾~刘海:五代时人,仕燕王为相,后学道成仙,是传统文化中的“福神”;金蟾:仙宫灵物,古人以为得之可致富。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表示财源广进,大福大贵之意。</p> <p>树龄800年的大樟树</p> <p>黄龙洞以龙为主景</p> <p>黄龙洞以缘为主题</p> <p>月老祠</p> <p>投缘池~池中六童子分别代表六种缘份,即财缘、情缘、姻缘、文缘、仕缘、子缘。童子所抬古铜币中央方孔为“投缘孔”,游客投币击之,中者有缘,三有一中者大吉。</p> <p>圆缘台由天下第一大同心锁及同心链、同心柱等组成,凡兄弟结义、情人表心、新结姻缘、故友重逢,均可将本园特制的同心锁锁于同心链上,以表结缘连心之意。</p> <p>黄龙戏曲大看台</p> <p>黄龙洞独特的竹子:看似圆竹,摸是方竹。</p> <p>黄龙童子系传统民间形式的吉祥形象,四童子造型有趣,生动活泼,象征着龙的子孙繁衍兴旺,健康成长之意。</p> <p>著名的黄龙吐翠之场景:</p><p>秋色融于一片绿意盎然之中,峭岩上那大龙头吐水直泻而下,一块巨石立于水中,一面刻“水不在深”,一面刻“有龙则灵”。</p> <p>黄龙洞游览结束了。接着攀登宝石山。</p><p>途经“白沙泉”。</p> <p>宝石山上多奇峰怪石,山岩呈赫红色,在日光映照下熠熠闪光,似翡翠玛瑙一般,因此取名宝石山。</p> <p>一鼓作气登上初阳台。</p><p>初阳台位于葛岭之巅,(传说是葛洪炼丹的地方)为湖上观日出最佳之处。</p> <p>寿星石~也叫落星石,状若圆星,看上去好象轻轻一推就滚下去了。</p> <p>再往西一个川正洞,上头一块数十吨的大石,就象一个石室,我们就在下面钻过去。</p> <p>蛤蟆峰山岩表面被雨水侵蚀成凹凸不平的疙瘩,状如蛤蟆粗糙的表皮,因此得名。这块山岩是宝石山最高点,巍然兀立,又名凤翔石。</p><p>(网络图片)</p> <p>蹬开岭更险峻,石级狭而上延,仅容一人通过,两壁峭削,高数丈,狭道长20余米,有“一夫把关,万夫莫开”的感觉。</p> <p>从宝石山下来抵达保俶塔下。</p><p>保俶塔建于北宋初年,高四十多米,实心不能攀,新换塔刹,更显玲珑多姿,体态窈窕,素有“雷锋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说。保俶塔以其漂亮的外形和所处的显要位置而成为引人瞩目的西湖胜景标志物。</p> <p>明代塔刹</p> <p>D4.六和塔是中国古代早期八角楼阁式塔的杰出代表之一,造型优美,结构严谨的六和塔见证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创造。每年农历年尾,六和塔都会举办“六和祈福”的平安祈福文化活动。</p> <p>六和典故:钱王射潮</p> <p>六和塔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故事场所,书中“鲁达圆寂”及“武松出家”等典故与六和塔有直接关联。</p><p>(鲁智深本名鲁达)</p> <p>《武松出家》</p><p><br></p> <p>乾隆御碑位于六和碑亭内,整碑通高4.35米,宽1.5米,正面游记题为“登开化寺六和塔记”,记录游历时所見所感,背面为乾隆所作御诗。</p> <p>六和塔大铜钟仿明代式样铸造,如今每到除夕夜,到六和塔敲钟祈福,已成为杭州人的传统节目。</p> <p>登上六和塔俯瞰,可见不远处的钱塘江和钱塘江大桥(又称为钱江一桥)。</p> <p>钱江潮有“十万军声半夜潮”的壮观景象。登临六和塔听涛观潮更易启发遐思,体味万千意象。“六和听涛”因此得名。</p> <p>净慈禅寺-南屏晚钟</p><p>净慈寺与雷锋塔仅一街之隔,南屏晚钟是西湖十景中唯一以声音意境而入选的景点,悠悠钟声,令人遐思。</p> <p>净慈寺大雄宝殿</p> <p>逐级而上的释迦殿和巍巍宝相</p> <p>释迦殿、巍巍宝相。</p> <p>演法堂</p> <p>济公殿~据《净慈寺志》记载,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净慈寺厨内就有一口井,“广纵约二丈余”、泉水甘甜、常年不涸、后因“济公運木”,而得名为“運木古井”。</p> <p>净慈寺后花园</p> <p>D5.清河坊~2020南宋文化</p> <p>纯铜铸造成型的盆花。</p> <p>去年曾到访清河坊,有详细介绍,此次就不详述了。</p> <p>D6.向明高中同窗得知我们到杭州后,热情地邀请我们到玉泉相聚。</p> <p>玉泉举办的“2020长三角精品菊花展”。</p><p>感谢五位杭州的老同学精心安排了如此漂亮、温馨、舒畅、赏心悦目的聚会场所。这里满园秋色、姹紫嫣红、造型各异、令人目不暇接。</p><p><br></p> <p>几年过去了,但老同学们个个精神矍铄,好不欣慰!</p> <p>几十载春秋逝去,可同学情仍难忘,尤如一杯浓茶,引人反复品味,朴实无华。</p> <p>如鱼得水</p> <p>我们大家都不愿辜负美景,抓紧时间畄个影。</p> <p>群芳争艳,美不胜收!</p> <p>这是一次愉快的令人难忘的同学聚会,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在异乡客地見到了中学时代的老同学们,並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款待。老同学的情义是无价之宝!让我们珍惜遇见,感恩与我们一路同行的老同学们!再次感谢大家!感谢陈颖的热心组织和鹏霖“摄影师”的辛苦付出!</p><p>(待续)</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