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浣溪沙·培训有感</b></p><p class="ql-indent-1">细雨轻寒下南通,身负重任取真经。名师培训铸精英。 专家引领发深省,醍醐灌顶如新生。学思致用今日行。</p><p>🍃🍃🍃🍃🍃🍃🍃🍃🍃🍃🍃🍃🍃🍃</p><p class="ql-indent-1">日照名师名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已经进行到第三天,学员们的学习热情随着培训课程的深入持续升温……今天的培训大餐是名师谈课堂的“本真”艺术和教学主张的“精炼”表达。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重现今天报告的精彩吧~~</p><p><br></p> <p><b> 坚持守正·不断创新</b></p><p class="ql-indent-1">江苏省特级教师陆志强为学员们带来了一次教育思维和教育认知的大碰撞。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小例子,一道道有趣的思维练习题,在凝神思索与会心一笑中,闪现着教育智慧的火花。如何守正?怎样创新?陆老师从教与学、教师成长的三境界、核心竞争力、教师思维和行动力几个角度,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谈课堂教学的守正与创新。</p> <p class="ql-indent-1">陆老师这样谈课堂教学“要素(关系)”维度的变构:心中有学生就是教师有素养。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慢下来,给学生“悟”的时间和空间,“慢”就是快!加强动手、思考和感悟的实践,培养学生渴求知识的感觉。真正的学习必须经历“感知——感悟——知识”的过程。</p> <p class="ql-indent-1">陆老师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的一种相互建构,是学生个性的彰显,是教师的分享理解。那么名师课堂如何立德树人?如何激活思维、丰富提高学科素养和文化素养?如何守正创新?这将是我们今后专注研究的课题。</p><p>🌱🌱🌱🌱🌱🌱🌱🌱🌱🌱🌱🌱🌱🌱</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点亮灯盏·精炼主张</b></p><p class="ql-indent-1">下午,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冯卫东院长为我们呈现了一场题为《点亮教育人生的“灯”——和中小学优秀教师谈教学主张》的震撼性启发式报告。</p><p><br></p> <p class="ql-indent-1">如何形成并精炼自己的教学主张?这样一个看似深不可测的教育研究命题在冯老师的引领下,举重若轻,结合研究实例,无比真实而简约地呈现出教学主张由提炼到精炼的过程。</p> <p class="ql-indent-1">冯院长的报告由四个问题串联起来——</p><p>“教学主张是什么”</p><p>“为什么要有教学主张”</p><p>“教学主张炼制方法(途径)及表达方式”</p><p>“关于炼制和实践教学主张的若干建议”。</p> <p class="ql-indent-1">冯院长的教学主张是“为‘真学’而教”。他同样用这满腔真诚和厚重的科研积淀,为我们教育团队送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想盛宴。</p><p><br></p> <p class="ql-indent-1">冯院长强调,名师要努力做一个明明白白的“明”师,过一种明明白白的教学生活。</p><p>☘️☘️☘️☘️☘️☘️☘️☘️☘️☘️☘️☘️☘️☘️</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微分享</b></p><p>石臼小学安宝杰校长:</p><p class="ql-indent-1">专家的讲座当做我们教育教学管理的反思的镜子,一方面要去努力学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撷取有用的精华,扎实落实,让经验根植于自己的工作。注重理性和智慧是改进我们工作的主要途径。我们必须理性分析,分析自己所处的位置,自己面对的实际为题,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分析。作为名师,成就自己,带动别人。作为管理者,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才能引领自己的团队不断实现新跨越。</p><p><br></p> <p class="ql-indent-1"><b>李娜</b>主任积极肯定了培训班学员的学习研讨热情,鼓励学员们借助培训的东风,抓住时机,努力成长。</p><p>🌿🌿🌿🌿🌿🌿🌿🌿🌿🌿🌿🌿🌿🌿</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忘初心·成长永远在路上</b></p> <p>金海岸中学刘为利校长:即使做了校长,我还是努力坚守课堂这块阵地。而专业成长就是不断倒逼自己、突破自我的过程。有了教研专家的引领和教育局搭建的成长平台,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科研理论高度,将实践与科研有机融和,努力突破,不断成长。</p><p><br></p> <p>东港四小李宗凤校长:</p><p>教学主张一盏灯,照亮前方闪光明;</p><p>善导乐从盈课堂,共情共生共成长。</p> <p>新营小学赵庆芳老师:教学需要悟道,悟道需要修炼,好的课堂问道不会停止,好的课堂追求也不会停止。正如陆校长所说,成功是“干”出来的!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守正创新、永葆初心,期望在追随名师的道路上有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p> <p>机电工程学校苏清照老师:名师不是一朝一夕长成的,是他们自身不断地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教育,关注学生,勤于思考,日复一日,艰苦努力的结果。这正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p> <p>新营中学郭瑜老师:专家报告使我更深切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素养,更要有不断学习、多思多想,多提炼总结的意识,这才是改变自己、提高自己,敢于创新的有效途径。相信只要有行动就有收获,有坚持就会有奇迹!</p> <p>金海岸小学徐晓燕老师:教育就是感动,首先感动自己,然后感动学生。教师的生命在课堂,名师的成长在课堂,我们承担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最大幸福是用智慧孕育智慧,在课堂中教给孩子生命成长的知识,用幸福润泽生命。前行的路任重道远,我们坚定前行。</p> <p>东港实验学校战祥翠老师:教师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p> <p>金海岸小学高宁老师:</p><p>迷蒙烟雨无声润,满目琳琅教育情。</p><p>字字珠玑相馈赠,研修共进乐同行。</p> <p>新营中学李晓老师:我们追寻怎样的教学思想或主张?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否已经具有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在当前名师成长路上,我是否能让我的课堂具有更多思维活力、呈现更丰厚的文化底蕴,让年轻的未来创造者接触到更纯正的哲学文化思想?念兹在兹,愿终生行之。</p> <p>日照二中王培法老师: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共生”引发了我的深度思考。它体现在师生、生生彼此的成长互利、互助,课堂的共进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共进和个体与环境的共生两个方面。它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智慧,成长智慧。</p> <p class="ql-indent-1">英雄不问出处,努力会有进步。在自己的教育教学领域里深耕不辍,会让平凡的教育人生高光出彩。</p><p class="ql-indent-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探索追寻名师名校长成长之路,我们刚刚启程。今后,我们将用更坚定坚实的脚步,在一日又一日的锲而不舍中搭建实现理想的天梯。</p> <p>摄像: 徐晓燕 高 宁</p><p>文字: 李 晓</p><p>审核: 付先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