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使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降低对幼儿的伤害程度。</p><p> 11月27日下午放学后,在保育主任袁春玲的主持下,我园请到县医院的急救科熊永波主任和杨医生对全园全体教职员工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的专题培训。</p> <p> 熊主任为大家详细讲解“包扎”及“现场救护知识”,外伤流血和骨折的紧急包扎、心肺复苏的步骤、手法等相关知识技能,通过实际操作,为大家讲解紧急救护处理方法。</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伤口包扎</span></p><p><br></p> <p> 一块三角巾,一卷止血绷带,在急救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头、手、胸、腹……你知道这些部位受伤了该怎么包扎吗?</p> <p> 请帅哥老师做模特,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任示范了各个部位的操作。老师们也第一次了解了不同的包扎方法。</p> <p> 身体被异物刺入的话,原来是不能直接拔除的!熊主任给我们做了一次固定包扎异物的完美示范!</p> <p> 快速、准确的包扎伤口是外伤救护的重要一环。它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污染、减轻疼痛的作用,有利于转运和进一步的治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心肺复苏</span></p><p><br></p> <p> 熊主任对心肺复苏具体的操作方法进行了讲解和示范。查看“患者”意识、触摸颈动脉、清除呼吸道异物、打开气道、胸外心脏按压、施行人工呼吸等。让教师们进一步了解了“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并初步掌握了急救要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熊主任先对每一个步骤做了详细的讲解。</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然后进行了一次完整示范</p><p><br></p> <p> 教师们听得十分认真并进行了实际的操作!</p> <p> 此次培训,极大丰富了老师们的救护知识,在今后工作生活中将用这些急救知识来帮助更多的人。同时我们也要牢牢抓住安全教育这个龙头,预防为主,防范结合,把校园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为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而不懈努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急救小贴士</p><p> 心脏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p><p>现场心肺复苏主要分为三个步骤:</p><p>1.保持呼吸道通畅。</p><p>2. 口对口人工呼吸。</p><p>3. 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救护的要求是,在一般情况下,心脏停跳不超过4分钟,有可能恢复功能;若超过4分钟,易造成脑组织永久性损伤,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强调急救必须迅速及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文: 王 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审核:于全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