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天路”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  发扬革命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巴州组工干部专题培训班参观井陉“天路”

无与伦比

<p>  “苍崖险壁太行山,与世阻隔数千年。只恨手无刑天钺,劈开天路得发展”。这首诗说的是太行山由于山势陡峭,地势险峻,犹如蜀道之难,由于交通落后,信息闭塞,长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多么渴望天路变通堑。2017年,井陉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开发传统古村落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用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思路,带领群众打响了“天路”攻坚战。2018年10月西线通车,2019年9月东线通车,用不到3年时间,修成了这条全长60.4公里的天路。</p> <p>  11月26日下午,巴州组工干部培训班一行来到井陉县参观学习井陉“天路”精神,受到了井陉县委党校的热情接待。县委党校领导陪同参观,一路给大家讲述井陉“天路”修建的背景、困难以及在修建过程中发生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p> <p>  通过讲解大家对井陉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有了初步了解,尤其对“天路”沿线的古村落、古驿站、革命老区心驰神往,急不可待。</p> <p>  在吕家村,大家参观了三滴水院、书香院、抗日遗迹,重温当年八路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战斗故事。吕家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建于明永乐年间,背靠西岭,东临洞宾山,1938年2月,刘伯承、邓小平在吕家村指挥了著名的长生口伏击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气焰,成为著名的围点打援案例。</p> <p>  来到于家石头村,于家乡党委书记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修建“天路”背后的故事以及该乡如何以“天路”为契机大力实施发展全域乡村旅游助力脱贫致富的规划。于家石头村,是河北省惟一一处古村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石头村居住的是明朝民族英雄于谦的后人,如今村落保存较好,古色古香,置身其中犹如穿越到古代。</p> <p>  大家沿着井陉“天路”,实地学习感受“天路”所蕴藏着的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苦干实干无私奉献、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天路”精神。回来的路上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将不等不靠、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井陉“天路”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更佳的精神状态、更扎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巴州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