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防控知识科普

大安市烧锅镇乡中心校

<p>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症状有哪些?</p><p>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一周后恢复。少数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或症状“不典型”,仅检测阳性。 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少数患者病情危重。</p> <p>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p><p> (1)直接传播: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感染; </p><p> (2)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p><p> (3)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p> <p>  日常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p><p> (1)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加强个人防护,外出时要佩戴口罩,人与人之间接触时,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p><p> (2)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避免购买活禽,要从正规渠道购买生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鲜制品时,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p><p> (3)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用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20秒,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衣服遮住口、鼻。</p><p> (4)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桶内。注意营养,适度运动,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p><p> (5)主动做好个人的家庭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及时就医。家庭备置体温计、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资。</p> <p>  口罩的选用原则有哪些?</p><p> 基本原则是科学合理佩戴,规范使用,有效防护。 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推荐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疑似病例建议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防护口罩;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可能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高危人群推荐佩戴KN95/N95防护口罩。 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取下口罩放入回收箱中;不推荐棉布口罩或者海绵口罩。</p> <p>  如何正确洗手?</p><p>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20秒,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传递物品后、饭前便后、接触他人或传递物品后、体育运动后、外出后、手脏时都应立即洗手。在不能使用肥皂、没有流水的情况下,可以用含酒精达到75%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如消毒纸巾、酒精棉球等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七步洗手法口诀是:内—外—夹—弓—大—立—腕。</p> <p>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要尽一份努力,愿祖国早日康复。我决心做到以下几点:</p><p> 1.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参加聚会。</p><p> 2.外出一定要戴上口罩,记得提醒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戴好口罩。</p><p> 3.作息规律,健康饮食。饭前便后认真洗手。在家多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体育运动。</p><p> 4.从现在起,养成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嘴巴、鼻子的习惯。</p><p> 5.如果有发烧、生病的情况,一定要配合爸爸、妈妈及时去医院就医。</p><p> 6.要养成乐观、开朗和宽容的性格,爱劳动和爱运动,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保持良好精神面貌。</p><p><br></p> <p>让我们一起学疫情防控儿歌:</p><p>小朋友,要记牢:病毒来了不小瞧;</p><p>少出门,多喝水,勤洗手,戴口罩,</p><p>喷嚏咳嗽捂捂嘴;科学防范不可少。</p><p>小朋友,要记牢:科学运动身体好;</p><p>牵爸爸,转转跑,拉妈妈,蹦蹦跳,</p><p>爷爷奶奶拍拍手;全家锻炼不可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