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什么是艾滋病</p><p>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而致命的传染性疾病,起因是感染了HIV病毒。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直接传播,性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通过特异性侵犯并破坏辅助性的T淋巴细胞,与此同时使体内的多种免疫细胞受到损害,最终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所以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p> <p> 二、艾滋病的临床表现</p><p>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者可经历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不同阶段患者可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p><p> (一)急性期症状</p><p> 1、通常在接触HIV后1~2周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p><p> 2、部分患者有头痛、皮疹、脑膜脑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p><p> 3、颈、腋及枕部有肿大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有肝脾肿大。</p><p> </p> <p> (二)无症状期</p><p> 无明显症状及体征,部分患者可出现持续性淋巴结肿大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p><p><br></p><p> (三)艾滋病期症状</p><p> 1、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p><p> 2、持续不规则低热超过1个月;</p><p> 3、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大于1cm);</p><p> 4、慢性腹泻多于4~5次/d,3个月内体重下降大于10%;</p><p> 5、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病、隐球菌脑膜炎、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淋巴瘤等;中青年患者出现痴呆症。</p> <p> 三、预防措施</p><p> 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反对乱性,正确使用安全套,进行安全性行为。</p><p>避免到不经严格消毒的地方进行理发、修脚。</p><p> 2、不宜到非正规的医美机构进行纹眉、纹身等操作。</p><p> 3、不到非正规机构进行献血、输血。</p><p> 4、已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避免受孕、哺乳。</p><p> 5、确诊为HIV感染者,需要立即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避免传播给性伴侣。</p><p> 6、避免与HIV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用具,不慎暴露于HIV感染后需要紧急处理伤口。</p> <p> 四、心理护理</p><p> 1、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一般会承受巨大的心理、精神压力,家属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疏导,缓解患者的情绪,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p><p> 2、患病的患者也会渴望与融入周围正常人群,家属应该不要害怕与患者进行身体接触,时常与患者握手或是拥抱,可对患者产生极大的鼓舞,可帮助患者建立乐观、积极的心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