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游云冈石窟华严寺九龙壁善化寺恒山悬空寺释迦木塔

老朱

<p>2020年11月19一20日我这次的行程是大同云冈石窟、上下华严寺、九龙壁、善化寺、古城墙、恒山、浑源悬空寺、应县释迦木塔。</p> <p>提到大同给我的记忆中到处是煤,环境不好,满城空中飘着煤尘,脏乱差,因为当年我去时一看这样的环境转身有回来了,拉煤车睹着公路半天没有移动,连风景没有看呀!返回应县看了一下木塔,吃了口饭便回家了。</p> <p>而现在环境治理这么干净整结,没有漫天的煤尘,到处是山清水秀,真不愧是大同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城。</p> <p>这里曾是秦汉名郡,北魏京华,辽,金,元三代陪都,明清重镇千年的历史古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留下许多的名胜古迹。</p> <p>有彰显皇城气象、独县历史魅力的明代古城墙与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云冈石窟,有代表中国雕塑境界的上下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等众多名胜古迹。</p> <p>这些建筑殿宇巍峨壮观、金碧辉煌,引领中华文化数百年风骚,与浑源悬空寺遥相呼应,形式别县一格,雄浑质朴的塞外胜景。</p> <p>当我进入景区大门后来到昙曜广场,昙曜的像矗立那里雕像的字很难认,不知道谁?在网上查才知道。</p> <p>昙曜是北魏复兴佛教的名僧,在孝文帝时、在武州北岸高约百尺的断崖上开凿了,一连串高大宏伟的石窟云冈石窟,还建立了灵岩寺、译经书在佛教和艺术上有极其、重要的贡献。</p> <p>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至今有一千五百年历史,为中国规模四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p> <p>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石像造像51000余躯,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最大石窟之一。</p> <p>云冈石窟气势恢弘内容丰富,有大量的梵乐仙舞,以其壮丽恢弘的伎乐图绘,以乃华美浪漫的艺木氛围著称于世。</p> <p>当看到这些经历1500余年、历史岁月的伎乐或闻笛起舞、或迎萧而歌、或抚筝唤月、或击鼓散花一个个是衣袂飘飘美轮美奂,妙曼传神,其泼晒弹奏的梵音仙乐,一直古都大同灿烂的星空下袅袅飘动特别震撼。</p> <p>云冈石窟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最高水平,其中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p> <p>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咸帝和平初(460年),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近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p> <p>唐代、据金皇统7年(1147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载:“贞观十五年(641年)、守臣重建"、唐慧祥撰《石清凉传卷上(古今胜迹之)记载当时有一位俨禅师“每在恒安修理孝文石窟故像……"、以咸亨四年(673年)终于石窟"。</p> <p>初唐以后、平城呈现萧条景象、云冈石窟的建设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有大项工程。</p> <p>辽金,辽兴宗、道宗时间,辽皇室曾对武州山石窟进行过延续十年之久的大规模修整。</p> <p>修建了石窟接木构窟檐的通乐灵岩、鲸宗、镇国、护国、天宫、崇福、重子、华严、兜率十座大寺,并对一千余尊佛像进行了修整。</p> <p>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占大同、″寺遭焚劫、灵岩栋宇、扫地无遗"(《大金西京重修华严寺碑》)。</p> <p>金皇统三年至六年(1143一1146年),住持法师禀慧重修″灵岩大阁"(今第三窟外的阁楼、″自是,山门气象翕然复完矣。"(《金碑》)。</p> <p>明代、大同云冈石窟再度荒废,云冈之称始于明嘉靖年间、明未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路经大同,留部将张天琳驻守后,清军入关攻占大同,云冈寺院再遭兵燹,沦为灰烬。</p> <p>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云冈寺院得以重修,现存第5、6窟的木构窟檐和寺院即为此时修建。</p> <p>1696年康熙皇帝于冬日回銮巡幸云冈寺,并御书匾额“庄严法相"。清乾隆年间云冈石窟亦曾有修茸。</p> <p>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结构建筑(5、6、7窟)均保存完好。1952年设置专门保护机构,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护,并对外公众开放。</p> <p>云冈石窟是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第一次大规模兴造的皇家石窟寺,在历史上掀起了各地石窟寺的营建运动,影响远及中原、河北、河西及西域地区、。</p> <p>其造像制式被佛教考古界称为″云冈模式",代表了公元5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p><p>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世界上享有盛誉。</p> <p>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可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其有特点。</p> <p>云冈石窟的即尊露天大佛是第五窟三世佛的中央坐像、高达17米、大耳垂肩,是云冈的标志佛像,形态端庄,是中国变化传统的表现手法。</p> <p>但其脸部形象、额宽鼻高、眼大而唇薄,却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某些特征。云冈石窟大佛意义在于发展出佛爷世俗化,中国化、即常说我佛如来(皇帝即佛)。</p> <p>这些佛像在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融记了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也是与其它外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p> <p>云冈石窟伎乐图涉及乐器种类30多种,数量大约530件。其中西域乐器9种、乐队组合60组,这些琳琅满目的伎乐乐器,在弘扬佛家思想正法与思想的同时,亦体现了北魏王朝皇家贵族生活场景。</p> <p>云冈石窟雕刻的礼乐乐器、有:笛、筚篥、排箫、埙、笙、螺、角、琵琶、箜篌、阮咸、古筝、腰鼓、杖鼓、手鼓、铁鼓、铜鼓、碰玲等等大壮观了。</p> <p>为云冈石窟提供大量乐器`、主要来源于西域、西亚、古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及游牧民族的密切交融。</p> <p>佛教仪式离不开音乐、宫庭乐人外来乐大本营大量汇集平城,为宫庭音乐及佛教音乐发展提供了主要的保障。</p> <p>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末有的融合贯通。</p> <p>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之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成,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p><p><br></p> <p>应县木塔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额题联,为木塔增色不少。有很多关于应县木塔的传说,其中比较有名鲁班你传说,莲花台下八力士,麻燕、灵芝草、透玲碑、宝塔放光、三颗宝珠保佑木塔等传说。</p> <p>释迦塔塔高67.31米,塔㡳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枓3000立方米,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內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p> <p>永乐二十一年(1433年)明成祖率军出师宣化、给予南侵鞑靼、瓦剌部以有力回击。回京途中跬跸应州,挥笔书写了“峻极神工"四字、此匾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五月重装。</p> <p>时正德十二年(1517年),鞑靼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明总兵王勋迎战被困于应州,明武宗率师援应。十月、两军在应州血战六天小王子败退,从此边境安宁几年。</p> <p>第二年为了庆祝应州之捷,明武宗二次来应州登塔宴赏功臣,书写了″天下奇观"四字赞美木塔。</p> <p>释迦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p><p>第一层立面重檐,以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有暗层、实为九层塔。</p> <p>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p> <p>上华严寺始建于心辽重熙七年(1038年)、依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p> <p>清辽八年(1062年),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辽未因为战争寺院局部建筑被毁,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修。</p> <p>辽金两代平城都是当时的别都,该寺受至皇室的重视。平城的空前民族大融合而来,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平城文化领域建设。</p> <p>上华严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寺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p> <p>华严寺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p><p>华严夺最著名的是:大殿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很大,高达4.5米、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吻是明代制依,是中国古建筑上最大琉璃吻兽。</p> <p>下华严寺位于上寺的东南侧相距不远,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憧,楼阁式藏经柜和天宫楼阁等。</p> <p>大同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城区和阳街,建于明代洪武未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代王府前的琉璃照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p> <p>照壁底为须弥座、高2.O9米,敦实富丽,上雕41组二龙戏珠图案。腰部由75块琉璃砖组成浮雕,有牛、马、羊、狗、鹿、兔等多种动物,形象生动活泼,多彩多姿。</p> <p>壁面有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九条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跃欲试,腾空而起。龙的间隙由山石、水草图案填充互相映照烘托。</p> <p>照壁上均匀协调地分布着九条飞龙。两侧为明代图案,壁顶覆盖琉璃瓦、顶下由琉璃斗拱支撑。</p> <p>浑源悬空寺位于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耒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p> <p>建于公元491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建设极具特色,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p> <p>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北魏天师道长冠谦之(公元365一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之后、天师第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p> <p>悬空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建成。</p><p>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岩壁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悬空寺现在建筑是明清两代修缮的遗物。</p> <p>悬空寺是″一院两楼"布局,总长约32米,楼阁殿宇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己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音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宫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等。</p> <p>南北两座雄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好似凌空相望、悬挂在刀劈般的悬崖峭壁上,三面的环廊合抱,六座殿阁相互交叉,栈道飞架,各个相连高低错落。</p> <p>全寺初看去只有几十根大约碗囗粗的木柱支撑,最高处离地面50米,其中的力学原理是半插横梁为基础、借助岩石的托抚,回廊栏杆,上下梁柱,左右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木质框架式结构、也增加了抗度。</p> <p>殿楼分布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回环,虚实相生,小巧玲珑,空间丰富,层次多变,小中见大,弹丸之地布局绣气,错落相依。</p> <p>悬空寺外貌惊险刺激,奇特壮观,精巧雄伟建筑构造也颇有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等。</p> <p>总体外观精巧宏伟,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即融合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又不失中国传统建筑格局。</p> <p>悬空寺內现存的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风格具有早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p> <p>悬空寺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的国宝,也是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古老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艺术和文明历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