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冬天是养肾的大好时机,肾为水脏,应于冬三月。特别是小雪节气至大寒的这段时间,此时天地阳气敛降,地面上天寒地冻,地面以下却非常温暖。若适当温肾补肾,有助于修复体质、保持健康。</p><p>那具体该怎么做呢?一说到“肾虚”,很多人误以为吃些韭菜、羊鞭、鹿茸之类的食物才叫补肾。</p><p>这里有明显的概念错误。首先肾是先天之本,里面藏有肾精,肾精又化生为肾阴与肾阳。</p><p>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变化。</p><p>肾阴虚,又指肾精,简单说是“物质匮乏”。现在人工作学业压力过大,基本处于物质“入不敷出”的状态,因此,多少会出现肾阴虚的表现,如肾虚亏损、眩晕耳鸣、容易腰膝酸软、潮热盗汗、消渴遗精等。</p><p>滋补肾阴可选用芝麻、黑豆、枸杞子、桑葚、猪肾等,制成枸杞炒腰花、双耳汤(银耳、黑木耳)、芝麻桑葚膏。</p><p>肾阳虚,简单说功能障碍就是肾阳虚。易表现虚寒之象,面色苍白、肢冷畏寒、腹部冰冷,还会伴有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尿失禁,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等。</p><p>这时我们才需要温补肾阳,可以选用熟地黄、羊肉、肉桂、杜仲、菟丝子、山药、枸杞、鹿角胶等食材。</p><p>辨清自己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才能选择正确的进补,这样才能够使食物精微更好地濡养机体,并储存于体内,从而达到补肾固本,蓄积阴精,平衡阴阳的目的。</p><p>简单区分就是:</p><p>肾阳虚</p><p>肾阴虚</p><p>相同之处</p><p>有相同的表现,诸如头晕,腰膝酸冷疼痛等。</p><p>不同之处</p><p>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p><p>出现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小便频数清长,夜尿频多等虚寒表现。</p><p>多为腰酸尤甚。</p><p>舌淡,苔白。</p><p>脉沉细无力,尺脉尤甚。</p><p>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子则经少或经闭、崩漏。</p><p>出现口咽干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骨蒸发热。午后颧红等。</p><p>以腰痛尤甚。</p><p>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脉细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