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课程 智慧共享,——赵咏梅名师工作室开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远程共享智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纪实

黔上听香

<p>  隆冬早晨的太阳都添着些许寒意,但依旧没有阻挡我们学习热情!为推进盐池县“互联网+教育”工作,2020年11月26日开展了由宁夏盐池县第五小学、浙江江北惠贞书院和盐池县第八区域教研共同体进行同步教研的远程共享智慧课堂研讨活动。整个活动由“赵咏梅名师工作室”负责组织,名师工作室成员施旖做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赵咏梅名师工作室成员及各校全体语文教师认真观课,并运用苏格拉底AI人工智能教学行为分析系统采集教学过程,结合分析数据组织在线同步教研,促进跨省份教育研讨、加深两地及第八区域学术交流,共享教学经验,最终达成互学促学的教育氛围。</p><p><br></p> 确定活动人员 <p>   本次活动由赵咏梅名师工作室成员施旖老师执教,整项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课前研磨活动、课堂展示活动和课堂教学研究活动。</p> 课前研磨 <p>   为能使此次共享智慧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精彩展开,备课阶段“赵咏梅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在赵咏梅老师的带领下,对施老师《王戎不取道旁李》这节课进行反复“研磨”。</p> <p>  试讲阶段,先由盐池五小与高沙窝中心小学进行了远程共享智慧课堂教学。</p> <p>   远距课程,智慧共享。施旖老师信息技术运用操作的娴熟,两边孩子的精彩表现为后面展示课的精彩呈现打下坚实的基础。</p> 课堂展示 <p>  通过远程共享智慧课堂,盐池五小与江北惠贞书院的学生同上一节语文课,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了异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p> <p>   施老师运用Hi-teach的多种教学功能辅助课堂任务的开展,“走进文本,诵读感知”这一环节,施老师通过抢权,抽人等多种方式多元调动两边学生阅读积极性,计分板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注重语言的学习和形成过程,极大的强化了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p> <p>   同时,施老师通过远距视频端的反馈,实时掌握调控两地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节奏,提高课堂效率。</p> <p>   抢权,IRS等多种方式多元解决问题、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飞递、推送、作品观摩等多种方式优化小组合作学习,达成两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智慧学习。</p> <p>   听课教师们也被施老师信息技术的娴熟操作以及远程智慧课堂教学的课堂所吸引。</p> <p>   听课教师认真做好观课记录,并利用苏格拉底人工智能教学行为分析系统,实时进行点评。</p> 课后教学研讨 <p>   施老师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生成和反思与老师们进行详细沟通交流。</p> <p>   在教研过程中,各学校不仅开展面对面线下交流研讨,而且运用苏格拉底人工智能教学行为分析系统,采集了课堂的教学过程。结合分析数据,组织在线智慧课堂的课题同步教研,实现异地间教学研讨,促进异地教学交流、教学经验共享。</p><p><br></p> <p>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赵咏梅老师结合苏格拉底教学评价系统给出的大数据分析,评价施老师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促进了课堂的教与学,教学效果良好。为我们指明了智慧课堂学习新模式。</p> <p>   惠彦娇老师根据苏格拉底评价系统课堂数据生成,指明借助智慧课堂的各种功能促进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的方法。</p> <p>  冯芳老师点评道:“施老师一手托两家,智慧课堂功能使用最大化。”同时,冯老师也指出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不能肢解整体文本的理解,而是要删繁就简紧紧抓住学生需求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p> <p>   “互联网+教育”是教师成长的大平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将先进的媒体技术与新的教学理念互相融合的实践之路更需坚定、坚持走下去。在整项活动中,借助互联网+智慧课堂的助力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和教学研讨交流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远距课程,智慧共享,异地间教学研讨,促进了各校教学交流、教学经验共享。赵咏梅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主动参与研讨、交流,真正做到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个性化发展,同时也起到了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赵咏梅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继续借“互联网+教育”之东风,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p>

课堂

教学

咏梅

智慧

老师

共享

名师

工作室

研讨

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