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塔山下落枣花

哥猫

作者:哥本哈根的猫 <p class="ql-block">上图:兰州河谷夏季的雷雨</p> <h1><b>  **引子**</b></h1><p class="ql-block"> 似水流年,时光荏苒,我的兰州我的城!知天命,再回首,我的西北师大,永远的心灵故乡!</p><p class="ql-block"> 1978年乱局戛然而止,一切开始如春天般地复苏。颠沛流离的一家人从西北的石油重镇、文化名城---敦煌来到师大。其时恰迎春盛开之际,历经多次插班转学的我对诸多苹果园簇拥、遍植丁香桃李的师大附小并无明确认识。从儿童朴素的情感出发认为这只是又一次路过借读而已。没有想到在这荟萃渊薮、史裁通识之地一晃十年直到再次离开这座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年只是生命中的一段旅程,但这少年和青春流水似的光阴造就了从口味、口音、仪表、爱好、生活习惯等表象到骨子里的思维、认知,几乎横跨一生的烙印,从此无法更改。</p> <p class="ql-block">上图:春季沙尘暴后的南单楼</p> <p class="ql-block">  作为浩劫重灾区的师大为重建教学体系从各地召回了大批仍健在的优秀师生来充实师资力量。全校教职工人数大增,住房成为大问题。稍大的房子几户合住,著名的水塔和体操房都住了人。我家在学生区宿舍楼的水房过渡数年。盥洗室里数十个水龙头,异常潮湿。父母用小半斤玉米面熬了浆糊简单地用过期报纸裱糊了墙面。我的狭小书桌置于一个宽阔的水槽之上。墙上报纸上的批判文章和滚烫文字为我突破文盲、迅速提高阅读能力立下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水塔山下的附小步行至到学生区的北二楼要横跨整个师大。成年人约半小时可以抵达,但年幼的学童几乎要一个小时,往往路上贪玩延误还要父母去接应。没有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同学们就已经散队回家吃饭。像“最后一个匈奴”一样我永远是自己的路队长,肆意规划回家的路线。曾在炎热的中午因为低血糖晕倒在空无一人的大操场后被路人所救;中午到家匆匆忙忙扒口饭又出发去赶下午两点半的课程。此种艰辛,年复一年。如今我的爱好是长途徒步和马拉松。陆续徒搭西藏,环四姑娘山、大五朝台,小五台山、南太行穿越,轻松“不插电”徒步黄山、华山、泰山。乐此不疲,再是一年又一年,盖因当年在师大操场上种下的那个近乎游牧的缘分。</p> 上图:雁滩鸟瞰 <p class="ql-block">  某种意义上说,由于时局的变化,历史上辉煌的西北师大屡次被沦为弃子。</p><p class="ql-block">  1945年抗战胜利后大部分师资回迁北平,能在边疆省份继续坚持教书育人的都是格局宽广,志在国家、民族伟业的大家。</p><p class="ql-block">  1978年~1999年间面对国家精英化教育政策下的资源调整并形成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的分层格局,师大准备不足。动乱年代自残式运动的后果使其脱离了六大部属重点师范院校的队伍。西北师大在一个伟大时代开启之时丧失了先机。</p><p class="ql-block">  但就是这个弃子,如唐安西军一般扎根西北,薪火相传、生生不息。</p> 上图:俯瞰刘家峡 著名摄影家高原摄 <h1><b>**地理篇</b></h1><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先从地理上认识水塔山下的西北师大吧。</p><p class="ql-block"> 师大校园其实坐落在一个小分水岭和冲积扇连接之处,东边的狼沟和西边水挂庄(现金牛街)两个排洪沟成为东西方向天然界限。</p><p class="ql-block"> 师大附近最高的山是海拔2067米的九州台。九州台是一座典型的黄土峁阶型高山,峰顶像台,形似桌山。九州台与海拔2082米的皋兰山相对峙,形成山门初开、两山夹河、拱抱金城的宏伟风水态势。</p><p class="ql-block"> 水塔山在地质上说其实是九州台的余脉。历史上的洪水切断了水塔山和九州台的物理连接,修建旧兰新公路时候硬生生挖山斩断了水塔山同北方山地的最后联系。因此师大的地形是东高西低,这同我国三级阶梯的地形特点不符,也同黄河流向相反。师大骑自行车进城的老同志们一定能深刻认识这一点。从十里店桥到制配厂一路上坡,且坡度不小。水塔山是整个师大的制高点,实乃上风上水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师大北门这条不起眼的公路其实在历史上大名鼎鼎。霍去病、隋炀帝、左宗棠都走过这条路。尤其西汉始置金城后,历代经略西北的人马几乎都在白塔山下金城关通过浮桥或渡口再续征程。1909年,原装德国进口的黄河铁桥建成后更是强化了这条土路在全国公路网中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登高山远眺方可领略当年选址先贤的匠心和卓越。校区背靠大河,取水无虞;风景秀丽的河湾孕育万亩良田,完全可以耕读传家;门前是当时西北唯一的国道。进可还都北平荣归故里退可西去被纳入另一反法西斯强国的庇护之下。学校在稳定的西北征集一切资源用全民族最后的“根”做为火种培养干部。实际上是做了最坏的打算。“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用持久战耗死侵略者。在1941年敌人武功最盛时主政者尚不知道抗日战争仅有4年结束的情况下,选址于此实乃高明之举。</p> 早期师大的中心是锅炉房,各种公共服务部门围绕锅炉房次第展开。锅炉房西侧是平时铁门紧锁的煤场,细细的烟筒旁有一个很高的类似钟楼的三层建筑,俗称“麻雀儿楼”,不知道楼里有没有怪人。麻雀楼旁边是换面条的摊位,那里有我最爱吃的用玉米面压成金黄色的“钢丝面”。“钢丝面”挺直且不散乱。似电线像绳索,有金属质感。钢丝面如今是内蒙西部著名的地方小吃,一般人“降”不住,需酵母片同时服用。黑黢黢的锅炉房内院是洗澡堂和开水房。锅炉房东侧一排平房是合作社(供销社)、理发馆。两旁的南北耳房分别是管理人员宿舍和菜铺。改革开放后经济走入正轨,生活条件很快改善后又增设了肉铺。彼时菜铺、肉铺的销售员可以说是师大最好的工作岗位。在那个没有市场化的短缺年代,任何副食品都是紧俏货。冬储时候全家人出动去菜铺买大量白菜、萝卜和土豆,家家都备有用来存放蔬菜的地窖。还记得周日早上肉铺的光景,愤世嫉俗的营业员不紧不慢地在分割猪肉。远处案台外拥挤着若干教授和讲师。一旦营业员不小心割出一块好肉,平时斯文的高级知识分子也顾不得谦让,纷纷开抢。主妇偶尔幸运地买到一块肥肉,家里人都要高兴好一阵子。 <br>  由于能源短缺,取暖季过后每个家庭都要去公共锅炉房打开水。带着开水票和保温壶打开水是男孩子的必备功课。经常在路上见到满地亮晶晶的玻璃碴子,那是不小心被摔碎保温壶的残骸。这个倒霉蛋儿回去少不了挨剋。<br>  师大的锅炉房地址几经变迁,规模也不停地在扩大。曾经听说决策层认真讨论是否引进一个小型核反应堆作为热源。后来我只听说清华大学自建有核反应堆实现核能热电联供。看看同时期身处边陲的师大牛人们都在想些什么。这就是敢为天下先的格局! 上图:远眺青白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h1><b>**文娱篇 </b></h1><p class="ql-block"> “交通靠走,通信靠吼”的年代,师大在文体娱乐方面可谓出尽风头。电影院、各种运动场球场、舞厅、溜冰场配置齐全。</p><p class="ql-block"> 露天电影院的位置应该是现新图书馆处。古老且宽阔的舞台尽管破旧,但依旧可以看出当年的盛况。这里可能上映过“放下你的鞭子”这样的抗日话剧,抑或者“北风那个吹”的样板戏。舞台正下方是乐队演奏的乐池,观众在观看演出时不会被乐队挡住视线。一般周末晚上都会放映电影,观众自己搬小板凳提前去占位置。这一般是家里小朋友的职责。他们有用粉笔画白线的,有用石子儿摆虚线的,但所有用绳、线圈占的位置都是虚拟的,其权限都比不过一个小凳子这样的硬件。记得电影少林寺的上演,因为观众太多,校方选择了露天放映。于是周边的树上都挂满了观众。伴随着郑绪岚“日出嵩山啊,晨钟惊飞鸟”的歌声,小部分群众情绪开始不稳定。剧情深处,观众抽泣甚至痛哭流涕,那张长期高压下突然淋漓尽致的释放情感,每个历经感情的成年人都不会陌生。</p><p class="ql-block"> 以后的师大礼堂每周都有电影,电影票非常便宜。电影的主题曲一般很快风靡全国。家家都挂着电影明星的挂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兰州气温至少比现在低5度左右,人人都需要棉衣、棉裤过冬。很多小朋友手脚都生有冻疮。除了滔滔黄河不结冰,一般其他水面都是厚厚的冰层。孩子们过年时候一个保留游戏就是用炮仗炸冰块。这种气候非常适合开展冰雪运动。重视文体活动的校方在如今的校医院处开辟了冰场,门票很便宜。很多师生买了冰鞋去练习。冰雪项目非常容易上瘾,俗称白色ya片。国内有条件从事冰雪项目的城市并不多,而西北师大却能在那么久远的短缺年代创造了这个条件。这需要开放的思想意识和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也体现了底蕴吧。这存于记忆中的小小冰场,它开启了我的冰雪爱好。(绿色ya片为山野徒步,蓝色ya片是潜水。)</p> <p class="ql-block">上图:历尽沧桑的七里河桥水文站,身在郑州的大学同学见到照片后告诉我说这座水文站归他们黄委会管辖。</p> 80年代是平等的时代,师大上下非常重视元旦的活动。各个系都有各种晚会。甚至我们附小、附中也不例外。每年我们都有元旦和正月灯谜的晚会。班上一般都要举办综合文艺晚会。晚会前,大家打扫卫生,用彩带布置教室,课桌环绕四周。教室中间的场地空出来,瓜子花生洒在桌子上就可以开张了。一般最简单的小游戏是击鼓传花。鼓声一停,手里拿花的同学需要表演个节目。大学生们自己组织的晚会最精彩,灯谜晚会一般是压轴之作,中文系不乏制迷专家,高手们射虎往往满载而归。小孩子最喜欢参加各系举办的文艺活动换取各种奖品。农历8月15中秋也是一个大日子。小朋友们挑着各色灯笼出门,不一会儿就带着残骸哭丧着脸回来。更大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燃起篝火跳火坑。师大校区仿佛如今的叙利亚战区一样激情四射。保卫干部们四处出击驱散人群、熄灭火堆。然而他们总是人手不够。 <div><div><br></div></div><div> <br></div> <p class="ql-block">  水塔山脚下是师大音乐系和美术系。附近的垃圾坑里,经常发现美术系废弃的作品;去水塔山路上经过音乐系,经常听到女高音的练声,歌声嘹亮;晚上音乐系的老师在家中练习钢琴等器乐,琴声悠扬;师大音乐系每年都有毕业汇报演出,专业级高水平的文艺表演可以直击人心,真实乐器的原声可以让你感受到音乐的力量。自己倘若做了坏事,当听到纯净的琴声时候。你仿佛欧亨利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苏比,顿时天良一瞬,发誓要好好学习。 </p><p class="ql-block">  因为有场地条件和高水平运动员的交流示范,子弟们体育项目的水平,例如围棋、足球和篮球的水平都很高。几个天才的带动,师大涌现出一大批围棋高手。他们拥有同年龄不相适应的强健棋力;90年代去北大,看几个北大子弟高中生打篮球把大学生打到崩溃。彼时作为一个旁观者,想当年我们也是一样。荷尔蒙过度,信心爆棚,极富运动员气质。身体条件好,跳得高,冲得猛,技术精。脑子里有战术,敢打敢拼,一般大学生很难抗衡。</p><p class="ql-block">记得在师大附中每年校运会的压轴比赛就是高三中学生队同体育系教学实习大学队的4*100接力赛。比赛过程往往精彩纷呈。着长裤的高中生经常战胜穿短裤的专业准老师让体育系很没有面子。</p><p class="ql-block">因为早期西北师大校长袁敦礼留学,师大比较推崇美国教育对竞技体育的重视。美国高中男生是用汗水和对身体的磨砺来认识社会。在师大我们也获得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难得的机会和物质基础从而受益终生。 </p> 上图:黄河日落 <h1><b>**传承篇</b></h1><p class="ql-block"> 师大作为抗战时候北师大迁兰的遗脉,有很多得风气之先的文化传承。这就是底蕴或“家风”。</p><p class="ql-block">举例1</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打乒乓球,平局加赛我们都称为“丢四”,长大以后才明白这是网球专业英文词汇deuce的转音,也就是平局加赛一个球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举例2</p><p class="ql-block">篮球投篮叫“秀”。</p><p class="ql-block">中学时候爱打篮球,妈妈经常问我秀球秀的怎么样,我一直不明白。后来看了NBA才明白秀就是英文的show。就是投篮的意思,show time就是投篮时刻;台湾也继续show。例如伍佰的歌词:你说人生如梦,我说人生如show。</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举例3</p><p class="ql-block">棒球在师大非常流行。棒球运动集体性、对抗性很强,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队员之间既强调个人智慧和才能,又必须讲究战略战术,互相配合。成员必要时为顾全大局,个人要甘于牺牲自我。这样一种高尚运动已早早成为师大师生的必修课。</p><p class="ql-block">小时候经常在操场看师生们打棒球比赛。比赛往往腾挪跌宕,令人击节叫好。高中时候也有棒球训练。学校有全套的昂贵装备,一看就知道这些手套和头盔年代久远。不知道有哪些大神曾经用过。</p><p class="ql-block">长大后后明白棒球其实是一项军体运动,综合投掷、瞄准、击打、冲锋、截杀、掩护、小组战术配合等基本军体训练项目。特别适合老百姓平时娱乐以便战时简单训练后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战士。棒球运动可以提供难得的组织力建设,同“四快一慢”、“三三制”军事组织思想一脉相承。民国广泛推广棒球是有其内在逻辑的。</p><p class="ql-block">棒球也是美国、日本的国球。师大附中曾把省少年队引致麾下作为校队参加国际比赛。我在深圳曾碰到为日立队打职棒的冯哥。他来自师大附中,在日本退役后就利用语言优势和人脉在深圳倒腾打印机,发了大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举例4</p><p class="ql-block">水塔山上有很多怪异的独栋房子。这些房子尖顶并拥有好几个门和前后院子。彼时被几家合住。后来明白这不就是独栋别墅嘛,国立时期给教授们住的;北苑区的几排平房也是前后有门有院,其实就是联排别墅格局;北墙附近的西单、东单非常类似四合院。中间有水龙头,四周青石铺就的小径颇有古意。那里的居民看上去特别相亲相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举例5</p><p class="ql-block">附小有一个地名叫琴房。地面是木地板,下面挖空做巨大的共鸣箱。这原来是音乐系师生们练琴之地。如果后世的考古学家挖到此地,他一定会迷惑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举例6</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大家都爱玩的四圈打沙包游戏其实就是棒球的中国化应用。发明这个游戏的人简直就是天才。每个玩过这个游戏的小朋友都能轻松看懂棒垒球比赛。完全没有基本功的爱好者也可以帮球队支招。</p> 上图:银滩大桥的热气球比赛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西北师大的格局很像北京城。它的精华都在校区北部,某些地名也惊人相似。这是否反映当年主政者遥尊正溯的心态,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几个省建公司都在师大有项目。这些建筑公司圈占东南一隅,造成开发滞后。甚至直到90年代初,师大南区还有大面积的农田和果园。在这些果园,精力过剩的子弟们没少干石灰煮鸡蛋、烤蚂蚱、掏鸟窝的事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上图:秋雪 上图:秋汛 上图:保护状态下的南单楼 <p class="ql-block">  师大是一座绿城。校区遍植松柏杨柳。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师大的春天,校园桃红柳绿,好一派杏花春雨、骏马西风。曾游览武大的樱花,我认为同师大相比也不过如此。散步于初春牛毛细雨中的小径,细如发丝的感情悠然而生,那是青春记忆。</p><p class="ql-block">  师大更是一座花城。3月上旬迎春花报春,随后杏花、桃花、玉兰花次第开放。4月主打泡桐花、核桃花、玫瑰花,5月6月是槐花、锦葵、月季、枸杞花当家,直至7月西北真正的王者----枣花绽放。</p><p class="ql-block">  枣花很不起眼,但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这种香味不甚浓烈却又源远流长。蜜蜂绕着枣树穿梭上下。很快一场大雨后残花跌落一地。萌萌的子房像新芽一样初露于枝头。</p><p class="ql-block">  因为打开水每天要路过食堂边的枣林,你可以像延时摄影一样观察绿色的果实一天天长大。直至国庆,红色的秋实挂满枝头。</p> 上图:1954年刚建成的水塔 <p class="ql-block">  说到水塔又是一段佳话。历史悠久的师大水塔始建于1954年。它与南单楼、旧文科楼、旧理科楼等概由国内专家设计,设计时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在那个“缺钢多气”的年代选择砖石构造显然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上图是国内常见的两种水塔。左边的常见于早期工业化的东北、上海。右侧年代稍晚,常见于西南、华中等地。而师大水塔风格迥异,它明显带有欧式城堡建筑的特征,但其顶部却又是一个中国风的阁式塔顶。这是我目前仅见的一种类型,反映了当时师大建设者学贯中西的底蕴。</p><p class="ql-block">  四层水塔加上水塔山的高度足有近30米。水塔座山望岳、俯视凡间,实乃鹤立鸡群的天选之子。用一切美好的词汇描述它都不过分,秀美、壮丽、挺拔,高耸,雄伟,朴实……,不一而足。师大水塔已经永远停止运营,但水塔永远是人定胜天的“师大人”为之骄傲的不朽丰碑和精神象征。</p> 上图:黄河铁桥 <h1><b>**后记</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整个师大包括水塔山曾遍植枣树。师大子弟们的一大保留节目就是秋天打枣分而食之。</p><p class="ql-block"> 枣原产于中国。枣树耐旱、耐涝,对土壤适应性强,耐贫瘠、耐盐碱。枣树耐得寂寞、安于贫贱,于乡野间茁壮成长,为荒山披上绿装。春季群芳吐艳时它拙于开枝散叶仍默默积累养分,在炎热夏季百花蛰伏之际却盛开绽放奉献花蜜,秋季为人类提供营养极其丰富的果实。枣子耐储,干燥后往往数年不坏。部分品种的枣甚至可以挂果过冬,是灾年的救命食品。</p><p class="ql-block"> 兵团的朋友告诉我:改开以后新疆大枣畅销,领导决策把一些低产棉田改为枣林。不仅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而且落枣使田鼠、野兔数量大增,进而引来了鹰、狐狸等小型食肉动物。小小改变竟然增加了一条食物链,极大改善生态多样性。</p><p class="ql-block"> 枣木又名赤金檀,俗称红花檀,质地坚硬密实细致。枣木虫不易蛀,古代刻书多用枣木雕版。枣树实乃文化传承之载体。</p><p class="ql-block"> 枣是实而不华的典型代表。枣树恰如在艰苦地区奋斗师大人的写照。</p><p class="ql-block">“枣子”们的二代子弟从不缺乏责任感、使命感。明显具有大院的情结,真诚、勇敢;但长期居于象牙塔,为人处事略显理想和原则。在伟大的互联网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创新”,红色“枣子”容易变成绿色的“韭菜”。愿卓尔不群、和而不同,超越自我,是金子总要发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开师大此去经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面对扑面而来的工作、生活、情感,每个人都沿着自己的学习曲线艰难前行。其中沟沟坎坎,只有自己体会。正是这些子弟同学们,把酒言欢,鼓励我向着光明前行。在此致以谢意。</p><p class="ql-block"> "时间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君王",我们如溪流各自奔忙,终将汇入大海。愿你我不负时光,欢喜无憾,人生豪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哥本哈根的猫于北京人定湖畔</p><p class="ql-block">2020112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上图:黄河日出 <h1><b>**番外篇</b></h1><h1>附1:西北师大当年为何选址十里店?</h1><h5>(摘自西北师大公众号)</h5> 1940年4月,为何国民政府令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再次迁设兰州?<br>  这是因为汉中地处偏僻,高校太多,而甘肃高校太少,迫切需要培养中学师资以发展教育。<br>  教育部部长陈立夫签署“渝字1528号训令”,要求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往兰州后,将甘肃省立甘肃学院之文史、教育两系并入办理,并以甘肃学院院址作为西北师范学院院址。<br><br>  6月,李蒸率团到兰州勘察教育部所定校址究竟是否适宜,最后发现有两大困难:<br>  一是甘肃学院的校舍不能用;二是甘肃学院合并有问题。而西北师院方面也普遍认为继续借用别人校舍不合时宜,让我们看看区别吧!<br>  于是,李蒸提出了在兰州选择永久校址的几个条件:<br>  1学校不能设在城内,在目前是为了防止敌人的空袭,而长远是为了避免城市的商业气氛对学生的负面影响。<br>  2不能离城太远,也不能离城太近,最好是仿照北平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方式,离城10—15里之间。<br>  3交通要方便,最低限度能通汽车和人力车。<br>  4必须见到黄河,一则为风景问题,二则为吃水问题,万一用水发生恐慌,还可以到黄河去取水。<br><br>  之后又到十里店找得农民的沙地数十亩作为建校基地,即拟以此地作为西北最高师资训练的所在地。<br><br>  以下是学校报给教育部的部分呈文:<br>  “兰州当西北要冲,回汉相处,如以教育为政治军事建设之前驱,则本院将永为西北最大之文化堡垒。精神国防前线之所寄托,本院不敢厚于自任、重于作始。且欲为永久基础,自宜有远大计划,若沿用甘肃学院旧址,则因陋就简,现在既有轰炸之虞,将来亦多尘嚣之扰,实不足以实现应有之使命。”<br>  “故于兰州城郊不远,交通较便之处,购置地皮,建筑校舍为最适宜。兹查兰州西郊七八公里间,黄河岸北公路稍南之处,有地平旷清净,颇合于上述种种条件。”<br>  “关于建筑校舍原则:(一)规模须朴实远大;(二)材料须就地取材;(三)设备须新颖充实;(四)作用须费小效宏;(五)房屋位置须联络与疏散兼筹并顾,以防意外。现在按照上述原则及法令规定,将本院在兰州购置土地、建设校舍、充实设备临时经费概算书、简要计划书、建筑校舍略图及择定校址位置图,详加说明,办理完竣,共计临时费98万元,备文呈赉。敬祈鉴核转呈核准拨款。”<br>  “尚请钧部力为扶持,本院自当黾勉以赴,如蒙一次拨给则全部建筑,举校迁往;若分批拨给,则择要分步建筑,每年迁往若干班,至迁完为止。”<br><br>  最后,国民党政府选择了分期拨款建设、分批迁校的方案。1941年10月1日,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兰州分院正式成立。<br><br>  西北师院迁建兰州,是西北师院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期间艰难苦痛一言难尽。 <h1>经费拮据,校舍不足</h1><br>  1941年11月,兰州分院校舍不足,为建筑校舍,学校频频催款,但总是不能满足需要。经多方交涉,在郑通和、郭维屏、杨集瀛等人的协助下,将十里店公路旁政府为躲避日机轰炸所盖的房屋十余栋,暂借西北师院使用,以应当务之急。<br><br>  关于兰州校舍建设的经费,由于物价飞涨,国民政府教育部仅拨出第一期迁建费30万元,且很长时间没有到位。<br>  1942年8月,行政院批准迁建经费为180万元,但实际上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只拨了半数。<br><br>  1943年5月3日,国民党教育部致电西北师院,关于经费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上年亏欠自行弥补,本年经费仍然不足,师生梦寐以求的图书馆、礼堂两大建筑缓建,下年度情况仍未可知。<br><br>  李蒸院长在阅完此电文后,附一便条,写下两句话:<br>  (1)近因物价续涨(兰州特别高涨),故所估计费用较三月前呈报预算数又高出一倍;<br>  (2)汽车行比照邮费于七月加价一倍,则所估计费用与两月后又将高出一倍。<br><br>  这就是学校缔造者们所面临的艰难现实。 上图:子弟学校军训(1986) <h1>迁兰路途,曲折艰辛</h1><br>  当时,兰州与汉中之间相距776公里,沿途道路坎坷难行,学校师生及物资设备分批迁移,十分艰辛。小铎拣其中两件事与大家分享:<br>  1941年10月24日,梁荣庭先生等四位教师带领一男三女四位学生,师生乘坐由汉中发往兰州的木炭车,押运学校图书、文具22箱以及师生行李40余件。木炭车行至凤岭发生故障,因木炭车无法修好,在双石铺又换乘汽油车,在雨中屡屡停车修理,边走边修,“行至一处河滩之上,前进无路,后退不能,四围高山,寂寞可怕”,大家冒险前进,在后来的路途中间,又遭遇了天降雨雪,汽油告罄等问题。乘汽车从城固到兰州,竟用了12天时间,师生疲惫不堪,但大家都视图书、文具为学校的宝贵财物,时刻守护,唯恐受损。<br><br>  1942年8月中旬,李蒸携全家与部分教职员及眷属赴兰,卡车行驶过天水后不久,在一个山坡的拐弯处,突然翻倒,车上人和行李全被甩了出去,幸好都是轻伤,而李蒸院长此时不顾自己的伤痛和被碰伤的额头赶紧察看其他人的伤情。<br><br>  对于这次车祸,李蒸先生的儿子李幼蒸后来回忆说:“在我四五岁时,全家随学校迁移至兰州十里店时乘坐的敞篷卡车途中翻了车,所幸均未受重伤。后来我的嗅觉永远记住了那次卡车旅行中的汽油味道。多少年后,一闻到汽油味总会想到那次陕甘路上的初次嗅觉体验。我还模糊地记住了途中过夜的天水市。这个名字大概是我一生中除城固外记住的第二个地名。”<br><br><h1>克服困难,共绘蓝图</h1><br>  当年西北师范学院兰州永久校址的缔造者们,殚精竭虑,描绘蓝图,在这片黄河之滨的荒滩上,白手起家,从无到有,艰难缔造。克服了经费拮据的困难,一步一步完善着学校的设施和条件。<br><br>  让我们来瞅瞅学校计划在兰州建筑的校舍:<br>  校钟亭、大会堂、图书馆、总办公厅、教室及实验室、仪器及标本室、音乐教室、体育场、风雨操棚、体育器械室、教职员宿舍、教职员食堂、教职员俱乐部、迎宾馆、学生宿舍、学生接待室、研究所、校医室、学生食堂、学生课外活动区、洗衣室、缝做室、博物系温室、马棚、库房及其他附属房屋。<br>  具体设想:总办公厅48间(包括院长室、各处室、会议室等),普通教室108间,各系科实验室、仪器及标本室48间,教职员宿舍4所122间,学生宿舍男生240间、女生60间,研究所研究室30间等。共建房屋1300余间,平垫操场、修建道路及水沟等。<br>  为节约经费,各系科主任研究决定减少印刷讲义的费用,限定每人每周发两支蜡烛,减少开水供应次数,减少伙食开支等。<br>  当时,教职员与同学没有住处,因此,暂时租用了西北师范学校的校舍,但不幸汽车兵团先租用过这里,房子几乎全部毁坏了,学校租来后,花了8千多元修理费进行维修,另外在距教室有二里地的地方,买了现成的小学教室9间作为男生宿舍。<br><br>  1943年,兰州分院续建教室36间、学生宿舍60间、饭厅厨房等27间,以23万元购买兰州十里店市政府疏建区房屋35所。<br>  为保障兰州校址学生宿舍、食堂建设及相关设备配备,学校除财政部拨90万元外,向中央银行兰州分行透支了50万元,待财政部下拨另外90万元时,学校偿还透支款后,只能使用剩余的款项。<br>  20世纪40年代,张治中将军曾两次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讲演,听到李院长报告的困难很是同情,随后,张治中以中央团部名义拨款20万元,在西北师院建筑“青年馆”。<br>  即使在经费急缺,跌催不济的情况下,学校仍通过各种办法和途径,力求获得支持。李蒸院长利用到重庆向教育部汇报工作的机会,还晋谒蒋介石,并向他汇报了学校迁建方面的困难。此事颇有成效,最后,一笔经费从西北建设专款中拨给学校。 上图:日落下的水上公交 艰苦奋斗,终见曙光<br><br>  1943年9月,随着兰州所招学生的增多,兰州分院改为本院,城固校区改为分院,期间解决了300新生的住宿问题。<br><br>  1944年2月,学校向中央银行商借国币200万元,计划用其中100万元建筑礼堂,另外再建两排教室和两排宿舍。同时,为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学校加强了与宁、青、新三省的联系,积极宣传学校在发展西北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以便与地方政府密切联络、且实合作。<br><br>  1944年7月,学校开始修建大礼堂,大礼堂“中间接梁无柱,其大可容1200人,有戏台,合于演剧电影之用,附设青年馆及化妆室”,同时,还添建了一些教室、宿舍、实习室,城固方面的设备和物资也陆续运抵兰州,办学条件稍有改善。<br><br>  至1944年年底,经过师生艰苦奋斗,终于在兰州十里店建成了占地330亩,南面黄河,北跨公路,分为东西两区的完整校园。 1943年1月,由财政部长孔祥熙签发的关于核拨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建费有关事项的通知书。 西北师范学院兰州永久校址的首份蓝图,大门对应的中轴线上计划建筑大会堂和图书馆,进门左侧为科学馆和实验室,右侧为教师和师范研究所。 <p class="ql-block">2023.08.03清晨登兰山远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