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南京的初冬浪漫且唯美,成熟且洒脱,遇上一场连绵的雨,挥洒着金陵的人文与历史,更是极美了。融入其中,我们静享着一片教育的沉思与诗意。</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梧桐叶上潇潇雨,细雨甘霖润心田,12月26日,济南初中教研人继续第二天的深入研讨,共话理想教育,拥抱心之所向。</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榜样·见贤思齐</b></p> <p><b style="font-size: 18px;"> “十三五”期间,济南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为教育所向,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有温度有品质的济南教育”成果显著。教研促质量,质量促发展,济南教研呈现出勃勃生机,涌现出一批守正创新,勇立潮头的先进典型和群体。</b></p><p><b style="font-size: 18px;"> 路和远方,我们会选择脚下的路,因为路会带我们抵达更远的地方。上午的研讨学习在精彩纷呈的经验交流中展开,会议由市教研院吴雨宁老师主持。对标身边榜样,向先进求学问道,与同伴相习共研,我们且思且行……</b></p> <p><b> 历下区教研室李红主任首先为大家带来题为《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的精彩报告。</b></p> <p><b> 历下教育素以齐鲁韵致、泉城风格、历下特色而著称。2020年,历下教研紧紧围绕“均衡、优质”精准施策,夯实责任,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同步推进,取得斐然佳绩。</b></p><p><b> 春蚕丝,蜂酿醇,时艰面前无所惧;燃赤诚,备优课,同袍一心克疫情。报告中,李红主任与大家分享了历下区疫情期间以“五育并举”为理念,精心做好线上、线下教研教学的经验和做法:组建空中课堂教师“战疫”梯队、开发名师精品课程资源、科学有序推进“教、学、评”一体化“云检测”,深度教研示范引领,都彰显出济南教育人、历下教育人大考面前、共克时艰的智慧与担当。高目标站位、高质量立教,历下区的先进经验启迪着兄弟区县以抓均衡为纲领,固本强基的工作要义。</b></p> <p> <b>来自济南育英中学的何晓丽主任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为学生的生长而设计》的报告。作为一线教育教学管理的行家里手,何主任用鲜活的案例带大家走近育英中学这所理想中的学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大校的大气磅薄,名校的名至实归。</b></p> <p><b> 百年风华、秋实雅颂的育英中学,不仅拥有庞大的体量,更拥有一直辉煌的骄人成绩,既是济南教育的亮丽品牌,也是市中教育的代表与缩影。一切为学生的生长而设计,何主任详细介绍了学校打造优质教育的“四梁八柱”——增强教师力、增强课程力、提升学习力、提升管理力。四力齐发,为学生成功打造了成长的完整链条。教育的目的绝不仅是为了分数,而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点燃和唤醒学生生命的潜能。精心育人,铸根立魂,学校教育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将自强不息、永不言败融入学生的精神血脉,让内心丰盈、阳光向上成为学生的共同气质。站位高、格局大、视野宽、做事实,名校就是这样炼成的。育英中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标杆与标本,其理念与行动,思路与方法,深刻启迪着大家的智慧,弥散着见贤思齐的伟力。</b></p> <p> <b>高新区教研室李继冶主任安顿好家中急事,怀教育深情,星夜兼程,奔赴金陵,给教育同仁们奉上高新的经验与方案——《鉴往知来,带着一份清醒走向教育的新天地》</b></p> <p> <b>高新区作为济南教育新高地,近几年来蓬勃发展、加速崛起。李继冶主任为我们详解其背后的强大动力:KPI管理体制的优势,在于深刻激发教师潜能;保持定力,在教研和教学本质问题上做实做细;不忘初心,追求绿色均衡全面的教育。朝着光,努力生长,今天的高新教育已然让学生站在了教育的中央,用均衡、优质为济南教育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b></p> <p> <b style="font-size: 20px;">专家·高位引领</b></p> <p><b> 命题彰显学科价值,评价引领教学方向,26日下午的会议聚焦学考改革,深研教学本真。济南市教研院数学教研员杨军主任、语文教研员齐好芝老师、英语教研员吴雨宁老师分别带来最高位、最权威的学科指导。三位学科专家就学考评价改革促进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济莱融合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方向指引。会议由市教研院道法教研员左霞老师主持。</b></p><p><b> </b></p> <p><b> 学考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发挥着评价、诊断、选拔、导向的重要功能,凸显着“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理念。杨军主任从2020学考成绩数据分析起笔,解码学考考查要义,“一核”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领教学;“四层”即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四翼”即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并就数学学考改革中“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给出高位引领。</b></p> <p><b> </b></p><p><b> </b></p><p><b> </b></p><p><b> </b></p><p><br></p> <p> <b>齐好芝老师在报告中指出,语文学考改革坚持稳中求进,科学严谨的思路,不断推进学科教学发展,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从测试框架看,重点在积累、阅读、表达三个领域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水平。在此基础上,志于道,崇于德,充分发挥学考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价值观导向,重在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认同。齐老师还就2021年学考改革与融合给出科学严谨的语文方案。</b></p> <p><b> 吴雨宁老师就英语学科学考改革“三个有利于”的方向给予明确引领。吴老师指出,英语学考改革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立意,逐年稳步增加阅读与写作权重,引导读写综合能力提升的发展方向。吴老师还就英语教学要重“道”轻“术”,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素养,得法课内,达于课外等教学要义给出高屋建瓴的指导。并对2021年英语学考改革方案进行细致解读。</b></p> <p><b>开教育之境,照社会时代之风景;</b></p><p><b> 借改革之梯,撷教材理念之星辉;</b></p><p><b> 咀能力之华,润核心素养之根基;</b></p><p><b> 撑评价之篙,向教育更深处漫溯。</b></p><p><b> 精准把握学考评价改革及教学方向,三位学科专家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b></p><p><b> 会议最后,李勇院长做重要讲话,他要求并勉励大家,有情怀、有担当,朝着光,执着生长,成长自己,成就学生。关于学考,李院长给出具体指导:学考是科学,需要掌握规律,加之努力;学考是竞争,需要知己知彼,提升自己;学考是艺术,需要学会考试,终身受益;学考是系统,需要周密部署,协作如一。</b></p><p><b> 与大师同行,与卓越相随。设计精心,实施精致,规格精尖的会议,让我们共赴一场成长的心灵盛宴。专心领悟妙理,步入学用境界。如此,增值的不仅是学习的过程,还是我们完整的教育人生,更是我们所能影响到的每一个美好的生命。</b></p><p><b> 未来不是要去远方,未来是需要我们创造的地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