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双11飞抵昆明,未及目睹春城的风采,就直飞西双版纳探访傣族风情。一天的短暂逗留,领略了傣族的一种风采、一种情调、一种味道。</p><p> 西双版纳,傣语的意思是富饶美丽的地方。满山的橡胶林,满地的香蕉树便是傣家人殷实富足的家园。</p><p> 清晨,我们驶出景洪市区,翻越云雾缭绕的丛山峻岭,不到一个钟头就到了傣家村寨。一座座依山而建的吊脚楼,一色镏金的葫芦状尖顶,凤尾式的翘沿, 错落有致,别具风格。村寨的妇女主任把我们领到一幢至今保存完好的6、70年代建造的木式吊脚楼,有三层,一层架空便于通风透气,二楼起居休憩,三层堆放杂物。登上二楼走近厅堂,右手边是火塘,是烧水、煮饭、烤肉、取暖的地方,往里是妇女纺线和织布的地方,中央便是饭堂,由树藤编制的低矮的圆餐桌和圆凳,再往里就是客人睡的地铺,或是待嫁男睡的地铺,不过有点小小区别,客人头朝门,待家男头朝里。厅堂的左边便是卧室,按辈分的大小依次排开的地铺。一家老小睡在同一个卧室,这对汉族人来说是断然不能接受的。</p><p>我们围坐在火塘边,村妇女主任和我们细说傣家的习俗。傣族是一个女权社会的民族,女主家政,掌管财物。听说西双版纳自治州的州长、景洪市市长、勐腊县县长都是女的。男人统称猫哆哩,女人统称为哨哆哩,男人通统姓岩,女人通统姓玉。傣家人以生女孩为自豪,谁家生了女孩就会大摆宴席请客庆贺。生男孩是赔钱货,悄无声息。男孩长到6、7岁便出家为僧,修行三年再去读书。到了17、8岁便嫁到女方,先试婚3年。第一年在女方家学习烧饭、洗衣等各种家务,第二年跟随女方父母起早摸黑上山割胶,第三年在家打制银腰带、银碗、银筷、银首饰等各种陪嫁银器。三年后女方满意后再正式嫁娶,男方还要陪嫁20棵橡胶树等其它嫁妆。嫁到女方后便在家做家务,带小孩,闲时打打牌,斗斗鸡,其乐融融。</p><p> 走出傣家村寨,已临近中午,我们又到附近的“傣家乐”品尝了傣家风味的大餐。</p><p> 夜幕降临,我们又回到了景洪市区,漫步在澜沧江边,凭栏眺望,浑沌的江水奔流东去,流经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便成了著名的湄公河,繁衍生息了世世代代两岸四国的人民。</p><p> 此时两岸灯火辉煌,远处霓虹闪烁,隐约传来美妙动人的葫芦丝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悠扬而惬意。</p><p> “彩云之南, 我心的方向,孔雀飞去, 回忆悠长。…这世界变幻无常 如今你又在何方?…原谅我无法陪你走那么长,别人的天堂,不是我们的远方,不虚此行别遗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