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十一月初,有幸赴西安参加了“名师之路”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要素·语用”教学观摩研讨会。会上,专家们巧妙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适、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行云流水般展示于课堂,赢得在场教师一次次掌声,所有听课的教师享受其中,受益匪浅。两天的研讨会是短暂的,而留给我的思索却很深很长。他们对教材独特而细致的理解、深入浅出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新课改的有一次华丽的转身,看到了语文的美。此次去西安“取经”,收获是丰硕的,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的广度、钻研的深度。</p> <p> 本次活动分“要素统整、深研致用”,“语用实践、守正创新”,“文本解读、课程建构”,“单元整合、言语感悟”四个板块。我们先后听取了全国模范教师武凤霞老师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及微讲座,教育部语文课标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老师《活用统编教材改进语文教学》的讲座,西安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四季之美》,省教科院语文教研员,全国小语会理事李琦老师做了点评和《依托统编教材,促进思维发展》的讲座。省教学能手王广智老师带来了他的小古文教学《司马光》,全国特级教师罗才军老师带来的古诗教学《浪淘沙》及微讲座,全国小语十大名师,高级教师朱煜老师执教的《西门豹治邺》及单元整合教学统编教材实施。共计六节示范课、五个微讲座。</p> <p> 房燕和宁梅两位老师,分别关注了语文要素,或引导学生群言堂,读写结合,或主抓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中创设意境体会文本中的美。</p> <p> 李琦老师做了中肯的评价,希望课堂上关注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把语言再现成画面,摒弃“热闹是老师的,学生什么也没有”的不良现象。</p> <p> 王广智老师的文言文教学中,简单中透着不简单,学文和学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形象生动,特别在体现教古文的趣味性上独树一帜,孩子们快乐学习中激起了对古诗词的喜爱。</p> <p> 朱煜老师的课堂中,紧紧围绕单元要素,巧妙地识字教学,把生字放在词语当中,将关键词语提出来有机结合内容串讲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且能通过对话反复的熟知课文内容,借机对学生的读书进行指导的同时,提取信息,为训练简要复述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得当。</p> <p> 印象深刻的是武凤霞老师执教《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过程中,基础的关注读、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思考,整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提问到解决的方式,理解文言文的“一词多义、简介明了、古今异义”的特点。</p><p> 在结尾时,她以题目整合的方法,《王戎七岁》《道旁李树》《王戎识李》这些题目和课文的题目进行对比,体会课文题目知内容的特点,进而教会学生习作时题目的重要性,以及这种呈现方式,不失时机的关注了本单元所有的课文题目的特点,让学生找规律,从中体会,题目也可以是课文内容的概括。别具匠心,润物无声。</p> <p> 罗才军老师的课,如所有南方人的特点那样温婉,对教材的巧妙处理,整节课都在渗透方法的指导,这种无痕教育让人舒服,整节课堂,教师与学生互动,师生与文本互动,孩子与作者互动,使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和挑战,让我想起,多年前,有人说,学语文,就是与文本对话,让文本中的字站起来。</p> <p> 教学相长,关注学生,聚焦要素,重视语用、发展思维。</p><p> 本次教学研讨围绕各学段,紧扣“语用”和“要素”展开研讨观摩。今后我们想上一节好课,就应该关注这些,几天下来,所有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有以下:</p><p> 关注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p><p> 从教材的变革来看,篇目的增加,从几位老师的教学来看,他们都重视这一点,一首诗带动这个诗人的更多首或同一主题的更多首,还有呈现方式上,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背诵时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补白、填空,到如今变字体,变呈现形式,变书法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而热爱传统文化。</p><p> 语文老师不仅要关注语用,还要重视学生思维发展。一节课既要有“书声琅琅”,也要有“静心思考”,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师生间要进行有价值的对话,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记忆、理解、应用的初级认知阶段,更多的是关注孩子,让他们走向分析、评价、创造的高级认知。重视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要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获得感。</p><p> 高品质的学习,首先要依赖于每一个学习个体的积极参与和投入,必须是师生、文本、情境呈现深深的卷入感,每个所得都应该指向学生,层次递进,步步深入。必然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思各方面均有所得,情动而词发,这是积极的运用。</p><p> 教师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这些老师们诠释了教学不是“告诉”而是引导。 从阅读文本入手,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去发现,去感悟。</p><p> 总之,感受颇多,学习让我的精神在思想中得以洗涤。</p> <p>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p><p> 很多东西要慢慢回味,在工作中慢慢体验、总结、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向专家看齐,向同事学习,以专家和同事的引领、辐射,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p><p> 教学之路,任重;成长之路,艰辛;人生之路,漫长。但,只要有光,就有希望,名师之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愿你我学会向外张望,欣赏不一样的风景,教育路上,做幸福的追光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