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由骨干二组的林蓓蓓同学以——既见“森林”,又见“树木”为题,就四上五单元的习作单元整体教学作单元教材解读。 她站在整个单元的高度提出:整个单元所有的内容都在为习作铺路,围绕“把一件事写清楚”,层层推进,聚焦表达方法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生把一件事写清楚的能力。 她引导教师们学习阅读单元导语,本单元是以“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为主题来教学的。语文要素方面,单元导语页下面两句话给出了明确的提示:(1)阅读训练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也就是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2)表达训练要素:“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即运用写作手法,将事情的重要部分写清楚。<div> 不难发现,本单元习作的核心内容是“写一件事”,评价标准是“写清楚”。</div> 围绕“把一件事写清楚”这一习作目标,安排了这样的基本结构,首先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麻雀》、《爬天都峰》,然后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之后是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最后是单元习作。 《麻雀》一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全文虽然不足四百字,但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十分清楚,且叙述生动,读来扣人心弦。 《爬天都峰》一文 写的是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的事。课文按爬天都峰的过程一步步叙述,读来明白晓畅。 两篇精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感受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这样的精读课文,它的切入点就是以写作的视角来进行,所以我们在教授的时候还要更多的落实到我们的切入点:习作方法。 交流平台以精读课文为例,提炼出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即写事六要素以及写事要注意顺序、要注意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写一件事的方法。<div> 随后又安排了初试身手这个环节。在初试身手这个环节当中,没有阅读的存在,但是这个环节上乘着精读课文的阴凉。又下接着习作例文的地契,就起了一个衔接的作用。因为通过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所学到的方法,在初试身手环节,让孩子尝试着运用这些方法去表达,趁热打铁,练习写事。</div> 然后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旁边的批注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揭示了写事的不同要点,使学生进一步领略写事的方法。习作例文的作用就是进一步感悟和积累经验让孩子更多地是关注写作方法的落实。 最后的单元习作是为了检验孩子的学习成果。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让学生选一件印象深刻的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是对本单元所学的综合运用,来看一下你这一个单元掌握的怎么样,用一篇文章的形式,用生活万发筒的方式,把你的学习成果呈现出来。<br><br> 纵观整个单元,导语明确了要求;精读课文,学表达方法;交流平台,梳理方法;初试身手中尝试运用方法;习作例文,进一步感知和巩固;最后在习作中形成学习的成果。 在这个表格当中,我们呈现出了两篇精读课文,16课《麻雀,》17课《爬天都峰》,两篇习作例文。在这部分当中有两个关键词,那就是起因,经过结果,在16课当中和小木船当中,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关注文章的顺序,这个并不是孤立的,在课文里面都有呈现。 第三条和第四条,分别对应的就是我们导语当中的第一条要素和第二条要素,也是我们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第五条,便于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从单元的整体性上来看,我们给出了这样的教学建议。<br>第一,教学重点要一以贯之。 应首先确立单元的整体目标,继而根据单元目标设定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及单元习作的目标,以确保各部分的教学都围绕单元总目标展开。<br>第二,各部分的教学应体现整体性。需要注意的是,习作例文主要是用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不要把习作例文当作略读课文来教,不必对例文的字词、内容、思想感情提出过多要求,作过多讲解。<div>第三,重视联系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已经学过写一件简单的事。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习作经验。</div> 基于以上的思考,骨干二组的同学们将本单元进行了细致地课时设计:单元先导课是1课时,两篇精读引领课用2课时。关于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在有一些教材建议当中,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可以紧跟着精读课文。关于这两部分的内容,呈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可以整合到精读课文里面,可以合并讲,也可以拆开来讲,具体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进行整合。 接下来由骨干四组的孙运安同学就六上五单元的习作单元整体教学作单元教材解读。 通过“单元导语”页中的提示,孙老师提示大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分别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这个要素很明显的指向了阅读,首先让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感悟和体会。另一个要素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这个要素也很明显的指向了习作。有读有写,读写结合,读写一体。阅读的要素和习作的要素,两者互为映衬,以阅读为基,以写作为目标。通过阅读实现方法的习得,通过习作训练实现能力提升的目标。 通过单元的主题发现,单元以立意为先,写文为后;立意为要,写文为辅的理念。纵观三年级至六年级习作策略单元各要素的梳理来看,语文要素很清晰明确的梳理了方法的习得。而人文主题则提出了更高的更加灵活的用法的要求。 教材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分别是散文《夏天里的成长》和记叙文《盼》。还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分别是写人文章《爸爸的计划》和写景的文章《小站》。从选文的体裁中我们发现,本单元中的选文更倾向于让学生从不同的文体或同一文体的不同的题材中体会、感悟、提炼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夏天里的成长》全文共4段文字,开篇即抛出文章的中心句“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文章的2、3、4段分别围绕着这一中心写了“有生命的动植物的生长”“无生命的河流、铁轨、柏油路的生长”“人的成长”。全文中心突出,结构一目了然,学生很容易上手,也很清晰的呈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br> 《盼》这篇文章篇幅略长,但内容生动活泼,笔触细腻,贴近学生的生活,也便于引起学生的体验共鸣。<div> 全文以“新雨衣”为线索,以“盼”这个字为题目、为中心。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描述了“我”得到新雨衣,盼望穿雨衣,如愿穿雨衣这几件事情。其中又围绕着盼望穿雨衣具体写了盼变天,盼出门,盼雨停这三件事情。整体安排上中心突出,内容有详有略。材料围绕中心紧密,而且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更强化突出了“盼”这一中心。使文章篇幅虽长但并不散乱,事情虽多但并不游离。<br><br></div> 从两篇精读课文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两篇精读课文联系紧密,呈梯度训练变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紧紧围绕习作单元训练目标,渗透由读到写的梯度变化。而且,第二篇精读课文要比第一篇精读课文所承担的教学着力点更多、更具体也更深入,对于习作的目标指向性也更强,与后面 的“初试身手”和“习作”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本单元的另外两篇选文分别是《爸爸的计划》和《小站》。这两篇例文,一篇写人,一篇写景,为学生提供同一文体不同题材的范例,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div> 习作例文中共有5处旁批,说明了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又是如何组织材料和将重点材料写具体的。也有课后题提示学生思考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课文是怎样选择材料表达中心意思的。两篇习作例文直指习作目标,即可以作为习作之前的范文引路;也可以作为习作之后的例文对照。同时,两篇习作例文结构完整、中心突出、方法清晰。即可以独立成篇教学,也可以进行整合教学。</div> “初试身手”是习作单元的一大特点。这也是将“大习作”进行动作的分解和细化。<div> 本单元初试身手中涉及了两个题目,一个是给了题目,给了中心,给了事例,学生选择事例。一个是给了题目,给了中心,没有列举事例,而是让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或阅读储备自己选择题目和中心并列举出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两个题目由易到难,由低到高,既包含着立意的层次变化,也包含着选材和事例的层次变化。与大习作的联系紧密,也为大习作提供了学习的“支架”。</div> 由精读课文的学写到交流平台的悟写,再到初试身手的练写和习作例文的范写。各环节直指习作目标,目标更明确,环节更清晰,联系更加紧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独立的看待习作部分,而是要与之前的环节加强整体教学。 统编教材中的习作策略单元的结构的每一个部分所承担的功能来看,单元导语:明确要素、掌握方向。精读课文:初读感受、体会方法。交流平台:归纳整理、提升认识。初试身手:任务驱动、习作热身。习作例文:针对指导、体会写法。单元习作:实践训练、运用方法。纵观整个习作单元安排,其实也是在潜移默化的渗透着“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思想。也是在构建着学生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再认识的认知路径。所以,我们在进行这个单元的整体教学时也是基本上本着习作策略单元的教学思路展开的。 1.精读课文之间的整合。本单元两篇精读课文结构清晰,中心突出。2.精读与交流平台的整合。由精读到交流平台,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3.初试身手与单元习作的整合。也是单元习作的前期尝试和铺垫。4.习作例文与单元习作的整合。5.基础知识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整合。虽然单元选编的精读和习作例文,不仅中心突出,结构清晰,突出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但是不能忽略了选文的基础知识、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教学任务。<div> </div> 为了保障习作教学的完整性和流畅性,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单元整体教学前的单元先导课和单元整体教学后的达标训练课的形式,将非习作教学任务进行集中教学和评价,保证单元整体教学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统编教材教学用书中根据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5个板块共安排了8个课时,精读课文的教学要点中主要包含着基础字词、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单元习作要素。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和习作例文的教学要点中主要包含着总结归纳选择材料的方法、尝试运用选择的方法以及进一步体会如何把重点材料写具体的内容。 “单元先导课”是将2篇精读课文和2篇习作例文进行整合教学,设计的教学要点主要是:(1)掌握生字新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2)整体把握单元学习任务,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知道课文围绕中心意思写了哪些内根据以上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思路,结合单元的教学要点,对本单元的教学进行了调整。不同于教学用书根据版块安排教学,我们尝试根据课型安排教学。本单元共分成三种课型,分别是单元先导课2课时、精读引领课3课时、表达训练课2课时共7个课时。 单元先导课”是将2篇精读课文和2篇习作例文进行整合教学,设计的教学要点主要是:(1)掌握生字新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2)整体把握单元学习任务,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知道课文围绕中心意思写了哪些内容。<br>“精读引领课一”是将《夏天里的成长》和交流平台以及初试身手的第一题进行整合教学,设计的教学要点主要是:(1)把握中心句,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写的。(2)抓住关键句,进一步体会语言的特点。<br>“精读引领课二”是将《盼》和交流平台以及初试身手的第二题进行整合教学,设计的教学要点主要是:(1)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2)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3)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选择适合的材料。<br>“表达训练课”是将习作例文和习作进行整合教学,设计的教学要点主要是:(1)自主阅读习作例文,能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2)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并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3)与同伴交换习作,能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