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上周,我校青年教师优课比赛拉开序幕,赛评课活动不仅体现出教师风采,教学智慧,还指引低年级教师牢牢把握学段要求和学生特征,融合多元化识字策略于课堂中;帮助中高年级教师厘清文本教学目标,精准设置支架落实单元语文要素。</p><p><br></p> <p> 盛校长对青年教师殷切关怀,亲临指导。她指出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因,低年级孩子重在培养识字兴趣,养成阅读习惯。</p><p> 她朴素的话语,进一步明确了中高年级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默读、速度、有预测的读等方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言语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方法,领悟语言的表达形式。提升阅读质量,拓宽阅读视野,构建“精读—略读—整本书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p> <p> “一文一世界,一师一视角”,本周的六节语文优课展示,执教者充分理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为全体语文组教师更高效地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p> <p>党瑞云老师,执教二上《雾在哪里》</p> <p> 党老师以其童趣化的情境创设,将识字、朗读、理解与口语交际融于一体,给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实例。</p> <p>蒋书娟老师,执教六上《伯牙鼓琴》</p> <p> 师生们在朗读中得其声,得其境,得其味。共同还原“高山、流水”意象,开掘文化意蕴。</p><p> 好文如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疏可走马,蒋老师很善于挖掘文中的“空白”,引领学生揣摩想象伯牙志在“明月、杨柳”时的情景,精心设问,巧妙点拨,创造性地为这些空白添补亮丽的色彩。</p> <p>孙凯华老师,执教一上《大还是小》</p> <p> 把汉字放在课文中,放在句子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教学在阅读的语言情境中重新获得了生命。</p><p><br></p> <p>王颖娟老师,执教五上《慈母情深》</p> <p> 王老师紧扣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聚焦“舐犊情深”“语言表达”两个维度,引领学生感受文中母亲的爱子深情。</p><p> 本文作者梁晓声曾说在当下的时代,整个民族的历史和那个时代人的生活状态,需要被惦记,“孩子们和家人之间的情感更需要被强调,被唤醒。”</p><p> 在文字建构的画面中,体验人间至情。我们再次感受到使命在肩,语文教师要教给孩子的,是一颗“能够被真情打动的心。”</p> <p>宁家起老师,执教六上《书戴嵩画牛》</p> <p> “理趣为重,情智相融”,宁老师从诵读力、想象力、理解力、表达力四个着力点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启发学生推敲、讨论、辨析、质疑,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布置课下讲故事的作业,创造性复述又为学生思维的深化提供了可能。</p> <p>应凯伦老师执教,五上《四季之美》</p> <p> 这节课,师生间的问答使学生进一步由字入情,由浅入深,透过文本,携着情感去注意、去发现文本中的诗意美。</p><p> 学生的状态是主动、积极、活跃的,“文图并茂”的PPT,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意境之美,也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p> <p> 精彩的课堂离不开孩子们的参与,孩子们的童言稚语、流利表达、深情朗读,得到了评审领导、观课教师的高度赞誉。</p> <p>观课领导、老师掠影</p> <p> 优秀语文教师的成长,往往是“集万千折磨于一身”的过程。本次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我们钻研教材,“磨”练底气;关注学情,“磨”砺功夫;集体备课,打“磨”精品课例。</p><p> 观课让我们对“教什么”“怎么教”两个维度的思考更广,讲课让我们对“人在课中,人即是课”的体会更深。</p><p> 沐“统编课改”之东风,浴“语文要素”之智解,备、讲、观、评、思,我们将用真实的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用完整的教育滋养成长的生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