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东北边陲、北纬45°4、温度最低-35℃的地方,有一个山清水秀、林海苍茫、万木葱茏、鸟语花香的“城市后花园,”这就是黑龙江省鸡西市胜利林场。他们面对发展困局,不等不靠,观念破冰,机制创新,因地制宜探索并大力发展适合高寒冷凉地区的特色林下经济,变林下青山为“金山银山,”圆了“放下斧锯不砍树,生态优先能致富”的梦想,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国有林场产业转型之路,实现了国有林场的涅槃重生,跨越发展,被评选为“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2020年12月9日,场长陈明国还被国家林草局选聘为国家“林草乡土专家。” <div><br></div><b>思路决定出路 产业转型升级</b><br><br><div>始建于1962年的胜利林场,历史上,职工的工作就是采伐森林,林场的收入就是销售木头。在跨进21世纪后,他们在“天保工程”等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积极主动推进国有林场的改革,根本转变旧观念和老模式,坚持“生态优先、产业发展、持续经营、立足长远”的办场方针,用现代生态林业模式替代“木头经济”的陈旧模式,在确保森林资源稳步增长的同时,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在林冠下开展药果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式生产经营,从而使山林和多种经营,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格局,实现了“生态立场、项目强场、产业兴场”的发展蓝图。</div> <div><br></div>信念坚定不动摇,思路一变天地宽。近10年间,胜利林场完成了封山育林19700亩,完成造林3035亩,完成五味子改培10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7.6%,森林蓄积量达到170万立方米。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森林质量明显提高。<br>随着经济效益的攀升,职工工资也明显增加。2019年职工平均年工资由23000元增加到68000元,增长近三倍。简陋的场区,变成花园式新区。林场先后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省级防火先进单位(连续37年无森林火灾)、被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中国林场协会2020理事会通过严格评审,胜利林场在全国4800多家国有林场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2019至2023年度“全国十佳林场”。据了解,获此殊荣的林场全国仅有36家,作为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的黑龙江省,只有胜利林场独享殊荣。 <div><br></div><b>林下“百草之王” 林上山木蓊郁</b><br><br><div>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野山参在长白山一带濒临绝迹,致使市场奇缺,价格奇高。胜利林场地处长白山余脉,天然林下生态,是培育林下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模拟天然生态环境种植“野生人参,”是胜利农场经过多年考察实验后,上下一心、内外同力发展“林药结合”模式的首选项目。<br>他们从2002年开始,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始试种,到2014年,天然林下培育山参技术成果,通过了鸡西市科学技术局专家鉴定,开始大面积推广。他们用项目的优势和前景以及让利于民的优惠政策,吸引林场职工和附近森农的积极参与,参农与林场签订天然林下培育山参林地承包合同,每亩年收费只有20元,15年成熟期后,一亩地的市场收入至少可达30万元。</div> <div><br></div>林下参是人工把种子撒在林下自然生长的人参,被国家列为野山参的范畴。魅力独具的“人参娃娃,”,广泛吸引了社会资本的投入,推进了林场的改革深化;林下参的大面积种植,既可满足市场需求,又提高了参农和林场的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对林木的保护,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一旦树木被盗伐或发生山火,不仅国家林木遭受重创,林下人参也会毁于一旦,保护森林资源变成了承包者“自己的事,”从而实现了“以项目拴身子,以身子护林子;以管护带致富,以致富促管护”的良性循环机制。这也是实现全民护林的治本之策。火灾是森林的天敌,也是森林保护的头等大事,胜利林场连续37年无火灾发生,除依法治林外,林下经济发展也功不可没。 <div><br></div>实践证明,林下培育山参能形成一种高效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模式,它的发展将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大棚式”毁林种参的面积,且能生产出具有野生人参特点的无污染、高价值的高档商品人参,从而缓解了高经济效益人参种植业与高生态效益林业之间的矛盾,林下山参培育技术建立在森林可持续发展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基础之上,是实现“兴林富民”的好项目。因此,天然林山下培育的山参项目荣获鸡西市第十七届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天然林下培育山参技术与推广荣获2015年鸡西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黑龙江省林业厅组织召开的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评审会上,列为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 <div><br></div><b>林果锦绣香甜 北药间作两利</b><br><br><div>上世纪九十年代,胜利林场大力发展经济林栽培,面积近万亩,2006年被确定为“全省十大产业基地”。近年来,胜利林场面临着经济林树龄老化、烂皮病时有发生、果树品种急需更新等困扰。带着这样的问题,2016年鸡西市林业局领导组织胜利林场科技人员经多地考察调研,寻找、探索,总结出了锦绣海棠与白藓高效栽培技术,并进行推广示范。林上果树开花结果,林下北药间作套种,是新时期胜利农场结合立体开发,退耕还林而优选的可以以短养长,互利双收的新的经济林栽培模式。<br>锦绣海棠历经多年嫁接、遴选、试验,他们选育出的适合鸡西市生态环境生长的果树新品种。锦绣海棠俗名“塞外红”“鸡心果,”果皮全红,风味独特,成熟后,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现已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山区不可多得的赏食兼用的优良抗旱苹果类品种。</div> <div><br></div>近几年来,他们利用林场自身的优势,主要在林果、林药间种方面,加大研究力度,扩大推广面积。林果包括红松坚果、小苹果(锦绣海棠)、五味子、大榛子、蓝靛果、文冠果;林药包括林下参、赤芍、白鲜皮、桔梗等。<br>目前,完成锦绣海棠与北药(赤芍、白藓)间作80亩,造林成活率达97%;平欧榛子与北药(桔梗)间作20亩,桔梗出苗率达98%,长势良好;果树品种物候适应性稳定,并采取了防寒措施,顺利度过越冬期。完成野生木本中药材(五味子)培育10000亩,主要是采取清林透光、补植、专人看护等措施,创造适于五味子植株生长的环境条件,并引进深加工设备,研制五味子果、五味子茶、五味子酒、五味子粉等系列产品,增加北药经济效益产值。对大花杓兰、文冠果、吉杨-9号接续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邀请东北林业大学和黑龙江省林科院有关专家指导共同探讨了产业发展思路。 <div><br></div>近年来,胜利林场筹集及争取项目资金2989万元,全部用于珍稀树种的培育和发展林药林果项目。在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降噪除尘、净化空气、丰富果品市场的同时,带动周边农业增效、森农增收,提高地域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成了奔跑在绿色振兴路上的示范者。锦绣海棠与北药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荣获2018年鸡西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药材,不仅药用成分含量高,商品性状好,春天还都开花。每到北国之春,胜利林场漫山遍野,山花烂漫,废弃的荒山坡地被改造成花海果园、北药基地,成了当地一道遐迩闻名的养生观光园。 <div><br></div><b>创新管理机制 坚守初心不移</b><br><br><div>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同时,胜利林场还眼睛向内,向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要效益,大力推进产业全方位转型升级。比如经营项目,他们排除各种阻力和干扰,坚持公开透明,依法面向社会招标。1060亩的红松坚果林的管理和经营,由于2020年7月公开面向社会竞标,结果远超出林场预估价格十几倍,提高了红松坚果林的经济价值,取得经济效益最大化。<br>林区森林资源经营保护工作,责任重于泰山。胜利林场在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提高群众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同时,针对辖区面积大,地形复杂等特点,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对盗伐易发地段,安排专人看守,设置线人盯防,有效减少了林政案件的发生。在公检法部门的支持下,对林政案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依法严惩盗伐毁林的不法分子。<br>他们还运用卫星、GPS定位仪、电子监控、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对森林资源实行全天候动态监测,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全域保护、全覆盖管护的格局,积极打造“平安森林”“健康森林”“美丽森林”和“活力森林”。迄今为止,胜利林场已连续37年无森林火灾发生。<br></div> <div><br></div><b>改革迸发活力 林场一派生机</b><br><br><div>在推进国有林区改革进程中,胜利林场站位高、举措实、眼光远、力度大,整个林场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林场职工收入朝不保夕,生活难以为继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老旧的场区和职工的“棚户区,”早已成了历史的陈迹,林区职工真正获得改革红利。<br>近年来,林场新建办公室1160平方米,安装了路灯,新建了文化休闲广场,改造了家属区自来水工程。场区绿化树2870余株,建草坪5100平方米。场区、家属区都设置了标准式垃圾箱。职工住宅全部更换了彩钢瓦,安装了暖气,整修了街道。新修的林区道路四通八达,宽阔的水泥路一直延伸到林区深处。道路的畅通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也促进了当地林业产业和经济的发展。</div> <div><br></div>“生态环境优美,森林经营持续,富裕和谐的新型花园式林场,”这是社会上对胜利农场的广泛赞誉。这里森林苍莽白云间,鸟语花香水潺潺。高大挺拔的松树直插云霄;生机勃勃的山杨、五角枫多彩多姿;蘑菇、榛子、林下参等非木质林产品遍布山野;野花药花,交相辉映,色彩斑斓,芬芳四溢。加之现代化的营林房舍点缀其中,尽显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以及绿色生态描绘的壮丽画卷。因林场行政区隶属于鸡西市恒山区,距市区中心仅有32公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后花园,”春夏时节,吸引众多观光者,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