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成长,能够成长——11月25日上海创高集团专家指导儋耳实验学校教研工作小记

幸福妈妈

<p>  “人到中年,愿意成长,能够成长是件幸福的事情。”这是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在一篇论文的结束语。虽说我们的老师们人还未到中年,但是我们知道,愿意成长是我们的态度;能够成长是我们的能力。所以,我们期待专家的引领!</p> <p> 高度重视 充分准备</p> <p> 任务就是命令。一接到上海创高集团发来的本次指导的日程安排,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张文玉校长整体部署安排,梁木林副校长主持召开相关部门会议,落实各项安排,教务处李群老师在学科组会议上再次细化安排,确保专家到校指导工作顺利开展。</p> <p>  上完一节课不容易,上好一节课更是不容易。为此,我们上课的老师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写教学设计、磨课、评课、修改,个个浑身是劲。</p> <p> 专家引领 紧跟步伐</p> <p> 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我们要“看得远”,那必须要有“巨人”鼎力相助,我们先来认识这次到校指导的“巨人”。</p> <p>中学语文教学专家:王晓红老师</p><p>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p><p>浙江省语文正高级级教师</p><p>浙江省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p> <p>中学数学教学专家:黄家礼 </p><p>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p><p>上海市优秀教研员</p><p>浦东新区数学教师培养基地主持人</p> <p> 第一环节 听课活动</p><p> 两位专家一进入校园,来不及休息一会,马上进入教室,观摩课堂。</p><p> 七年级的颜艳老师执教《植树的牧羊人》的展示课,唐秋楼老师执教的是《植树的牧羊人》随堂课,陈维元老师执教的是《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随堂课。三位老师教学风格各有特点,唐秋楼老师的沉稳,颜艳老师的随和,陈维元老师的激情都给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七年级的三位数学老师进行以课题《同类项》的同课异构,陈高婷老师在临时多媒体教室上展示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王少蓉老师和罗惠娣老师在班级教室上随堂课,同课异构,各展风采。</p> <p> 第二环节 专家评课</p><p> 下午三点钟,专家们和老师们齐聚一堂开展评课活动。虽然学校目前条件简陋了点,但是老师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各抒己见,讨论氛围浓厚。</p><p> 首先授课教师们进行简短的说课,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反思。接着听课教师进行互评,大家从课堂的优点、不足以及今后改进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后专家们对授课教师逐一点评。</p><p> 唐秋楼老师的课字词落实得好,用句式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架,文中关联词语挖掘到位,但是提问题的明晰度不够,朗读不够,课堂节奏不明显。</p><p> 颜艳老师在上课过程中留出时间给学生默读,有反馈和检测,但是默读两次默读的梯度和取舍不够。</p><p> 陈维元老师上课有激情,课堂引入精彩,课堂能说,读,写相结合,板书设计一目了然,书写漂亮,但是课型定位不太准确,自身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朗读也是不够,课堂应有更多的停留。</p><p> 王老师肯定我们三位老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做的非常好,对课文的重难点把握较好,同时提出三位老师上课太拘谨,不够松弛,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课型特点要明晰。</p><p><br></p> <p> 黄老师对三位数学老师,从教材处理、课堂环节及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细致点评,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p> <p><br></p><p> 陈高婷老师以生活实例引入,迁移到数学分类,引出课题。课中通过小游戏、小组合作、学生代表讲解解题思路、生生互评等多种形式丰富课堂,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层次的变式练习,抓住本质,发展数学思维。</p> <p> 罗惠娣老师以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课堂结构合理。通过观察、列表等活动抽象出数学概念。课堂应变能力强,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及时改进。注重学法指导,勤引导,善鼓励。</p> <p> 王少蓉老师对于教材很熟悉,对课堂教学做到游刃有余。教学语言逻辑清楚,教学环节衔接流畅,引入新内容前做好知识铺垫,充分考虑学情,密切关注学生,灵活处理课堂。</p> <p> 第三节 专家微报告</p><p> 评课结束之后的“压轴戏”粉墨登场了。两位专家的微报告,高屋建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说是“微”,内容并不“微”。</p><p> 王晓红老师给语文老师带来了《指向学习真实发生的语文课堂》的报告。王老师从学生核心素养引到真实情境中的深度学习,王老师用生活中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什么叫真实情境,原来“教会”到“学会”,是通过知识学习,实现意义的理解和迁移应用,并促进能力素养的生长。最后,王老师希望我们从语文人向文化人迈进。</p><p> 黄家礼老师给数学老师带来的是《理解数学——教好数学的前提》微报告,黄老师从数学的学科性,数学的层次性,数学的系统性及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四方面展开。黄老师平易近人,论述有力,结合具体案例来分析解说,让老师们豁然开朗。</p><p> 两位专家的微报告,让老师们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不然。两位专家都提到,建议老师们多阅读,多学习,多反思,多思考,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p> <p>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感谢局领导给我们搭建的高平台,感谢上海创高集团的专家悉心指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相信我们儋耳的老师在专家的指导引领下,学而不厌,努力提升自我,因为我们都愿意成长,能够成长!</p>

老师

课堂

专家

教学

数学

学生

成长

评课

我们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