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漫行之红星照耀中国在陕北的延安时代(二)

蕨苔

11月18日,沿延西高速直奔延安,看了壶口瀑布,抵达延安已经傍晚7时,径直入住点评较高的网约“雷家土窑洞”客栈,19日临时决定去了延安甘泉峡谷。20日开启了延安红色游。<div>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延安之名,始出于隋。延安在历史上一向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经久不衰,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共发现各类文物遗址580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4处,省级文物26处,县市级文物183处。 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同年设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在地。</div> <p>  延安又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全市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多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国家级保护文物。</p> <p>  <b>【宝塔山】</b>又名嘉岭山,在延安市东南,延河西岸,山上之塔,巍然直插蓝天,如一忠诚的卫士守卫着延安古城。延安古名肤施,是西北的边塞重镇。宋代韩落、范仲淹曾在此镇守。宝塔山为历代守将必去之处,宝塔建于唐代(一说明代),塔高44米,9级,为八角形砖塔。</p> <p>  1937年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延安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心和总后方。“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成为无数革命青年和爱国人士向往的地方,这座古塔也焕发了青春,成为圣地的象征,延安的标志,于是便有了“延安宝塔”之称,古老的“嘉岭山”之名也被“宝塔山”所代替。</p> <b>【杨家岭革命旧址】</b>位于延安城北3千米处。中共中央在此继续领导抗日战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领导解放战争。这里修建了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厅楼及百余孔窑洞、百余间房屋。 1937年10月,贺子珍离开延安赴西安,后去苏联看病。次年11月,毛泽东与军委办公室秘书江青结合。 这里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及中央各机关旧址等。 1942年5月在这里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在此讲座并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枣园革命旧址】</b>在延安城西北7.5千米处。背山面水,视野开阔,环境优美。枣园因其多枣树而得名,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机关的旧址。中共中央书记处在1943年10月由杨家岭迁往枣园,在此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筹备召开了中共七大,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带领中国人民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岁月。 <p>  1940年中央机关在此新建房屋、窑洞。1943年,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等先后迁居枣园,这里成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p> <p>  有周恩来旧居、刘少奇旧居、任弼时旧居、彭德怀旧居,书记处小礼堂旧址及社会部、作战研究室和机要室旧址等。</p> <b>【南泥湾革命旧址】</b>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方圆百里。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 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 <p>  在短短的三年内,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p><p> </p><p> </p><p> <b>待续集:《西安漫行之人文美景》(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