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水光潋滟寒意浓,</p><p>党校学习踏征程。</p><p>师意影像展雄风,</p><p>多彩情怀傲苍穹!</p> <p>11月25日上午,河南省教育教育专家,中小学国培教育专家,2019年度教育新闻年度人物,2020年河南最美教师获得者,长期专注于电影课程研究与推广的一线班主任教师王晓琳,开启了一场《电影润泽生命》的专题讲座。</p> <p>王老师认为,让电影走进教室,让电影走进家庭,让电影成为生活润泽的一种方式,在电影故事中孩子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p><p>这种教育理念和我的教学思想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在我的教学中,也经常用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p> <p>我一直认为,语文,是一门探寻美的课程。只有让美走进课堂,才会让语文课绽放真正的生命力。只有用美的力量召唤出学生心中对美的感知和渴望,才会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潜力,进而提高他们表达美的能力。</p> <p>如今教学条件提高,我们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更生动。可以搜集一些视频资料,包括一些精彩的电影,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这些作品无论是用词、配乐还是意境、画面,一定要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内容尽可能丰富,音乐欣赏、诗词赏析、文化之旅、历史风云、家国情怀等,都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让同学们感受体验。</p> <p>长此以往,在这种美感的熏陶下,学生的对美的感知能力必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而且这种方式,改变单一的授课模式,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让美走进课堂的同时,也充满生机与活力。</p> <p>比如,在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第一章是《论语》,作为中国的至圣先师,有必要让学生对其精神和经历有较为详细的了解。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了胡玫导演、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p><p>通过电影,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这样一个孔子:为信念,风雨无阻,颠沛流离;为梦想,艰难万险,依旧寻觅。他高大的身躯穿过了千年的风霜,依然卓然挺立。一声“孔圣人”,便是千万人对他的铭记!他虽逝去,却从未远离,因为,梦想永远在前方,不离,不弃,不移,不易,至死不渝!</p><p>这种感受,只有通过影像,才能带给学生更强烈的历史感受和人文情怀。历史风云变幻,世界沧海桑田,宏大的场景,浩渺的苍穹,心神跌宕间,经典永流传!</p> <p>还有央视经典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百家讲坛》,《经典咏流传》等,也是我课堂上经常播放的内容,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在现代科技手段的衬托中,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还有一些意境极美的音乐电视作品,更把学生带入美的世界,美轮美奂,诗意盎然。</p><p>有时,讲一节课,不如在光影里曼妙地一瞥,</p><p>有时,做太多题,不如在影像里斑斓地一念,</p><p>这是美的课堂,这是心的碰撞!</p> <p>向美而生,绽放语文的生命力,让美的课堂点燃学生对美的渴望,让美的力量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是多么幸福,因为我们每天都与美共舞!让我们为自己舞出精彩,为学生舞出未来!</p> <p>作者:罗菲,原封丘一中精英班语文教师。现就职于封丘县民生学校。名师之梦,锦绣峥嵘;文学之光,照亮征程。于秦汉明月间流连,在唐诗宋词里缱绻,感受文化的灿烂,邂逅语言的斑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