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菰城冬至,烟雨迷蒙,今日宜会友,宜研讨,宜学习。11月25日,南浔区初中语文短期培训暨教研大组、课改小组主题研训活动在南浔开发区实验学校如期举行。此次研训活动主题为“语文教学与《作业本》使用”。研训内容主要分为“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与专题讲座“语文教学与《作业本》使用”两大板块。本次活动共有130人参加。</p>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一路“研”途,且听且思</b></h1><div> 活动伊始,教研员韩翔老师结合此次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古诗文阅读专题为我们带来讲座。韩老师从具体试题出发论说当今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强调了语文知识和策略的重要性,指出知识与策略须贯穿于初中教学的始终,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并应用,运用知识与策略来分析、评价,解决具体问题,从而提升思维能力,培育语文素养。韩老师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用好配套作业本,建构并完善新的语文知识点体系。</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课堂活动,精彩纷呈</b></h1><div> 南浔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费雅芳、徐鸣两位老师带来两堂依托《作业本》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展示课。她们也是区教研大组、课改小组成员,是课改的先行者,本次课堂教学尝试也为大家展示了“语文教学与《作业本》使用”的有效策略。<div> 费雅芳老师带来小说阅读课——《范进中举》,她亲切自然的教态,富有魅力的语言瞬间吸引了在场学生的目光。费老师课堂设计精巧,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讨论。课堂伊始,费老师带领学生们简单了解科举制度,并筛选课文信息,对范进生平加以概括。接着,她结合《作业本》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范进中举前后变化,并探究作者写作意图。而后,在品味夸张手法时,她通过范例和问题设计,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塑造时的讽刺意味。课堂的最后,费老师通过补充资料,拓展范进与周学道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实现课文与名著阅读的无缝连接。</div></div> 徐鸣老师执教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课,从“寡”字入手,注重学生的文言字词训练。课上,徐老师先展示学生们的翻译作业,通过作业中的纠错,帮助同学们归纳翻译方法,如课内外迁移法、字典查阅法等。随后她巧妙地对课文进行整体架构,让学生们了解文章观点,清晰把握课文脉络。接下来徐老师依托《作业本》,通过赏析对比,解读虚词“矣”,齐读整句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孟子说理中磅礴的气势。听、说、读、写相结合,学生们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了学有所得。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b style="color: inherit;">以教研心,以研躬行</b></div><div> 下午,教研员韩翔老师、杨祖艳老师为教研大组、课改小组成员颁发聘书,勉励各位组员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div></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精讲点评,交流成长</b></h1><p> 教研大组肖莉阳老师、杨卫国老师,课改小组冯雨晴老师、方一鸣老师对两位教师的展示课进行了点评。交流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的中肯点评让此次研讨会更具实践意义。点评过后,两位执教老师也分别谈了自己的备课思路与设计理念,并进行教学反思。</p>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深耕课堂,任重道远</b></h1><div> 教研员杨祖艳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语文教学与<作业本>使用》的专题讲座。杨老师从前期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入手,指出《作业本》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有效策略,强调《作业本》是与教材紧密结合的,是落实教材的有力抓手,希望老师们更新理念。进而阐述了“为何要使用《作业本》”以及“如何使用《作业本》”这两个问题。她认为教师依托《作业本》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情基础之上的,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和自己的风格改善《作业本》设计各个学习任务,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展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机会,“把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话筒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口说话”。最后杨老师通过分享老师们的课例,建议每一位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每一件“成品”或“半成品”,珍视每一次学生想要说话的欲望。<b></b></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聚散有时,来日可期</b></h1><p> 本次活动为全区语文老师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指明了利用《作业本》开展课堂教学的方向。而对于“愚人们”来说,学问上的切磋琢磨,从来不止这一朝、一夕。“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我们想走得慢一点,但是走得远一点。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唯有热爱,才可抵岁月漫长。愿我们携手并行,风雨同路,昂首前瞻拨开所有未知、有限和迷茫,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