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1月16日,终于踏上心心念念的赏秋之路。第一站:塔川。塔川属安徽黟县宏村镇。每到秋天,塔川村及周边田野中错落有致的乌桕树变黄、变红,与徽派建筑相融形成一幅幅迷人的田园风光,塔川秋色也由此得名。塔川秋色还被誉为全国四大秋色之一。</p> <p>红枫中忽露飞檐翘角,粉墙黛瓦在金黄叶子的掩映下,好一幅诗情画意</p> 漫步乡间小道,偶有小狗相伴也不失野趣 质朴的农舍掩映在秋色中 <p>步秀桥,一座古老的廊桥</p><p>下午前往秀里古村,秀里虽然名气上远不如西递、宏村,但是却难得的宁静、水秀、灵气,如同其名。秀里古村也是影视基地,最出名的这里是《武林外传》的取景地,同福客栈就在这里。</p> 秀里古村小桥流水,碧水潺潺,徽派建筑错落有致。 粉墙黛瓦和爬墙的藤蔓融为一体。 <p>锈迹斑驳的门环好像主人在述说久远的故事</p> <p>这里的建筑古朴沧桑,阳光下这些蔓藤感觉还挺美的,但要是在晚上。。。我估计会遇上聂小倩😱</p> <p>追光的人</p>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在这里,或走、或停、或坐都让你欣赏到不同的美景 我们一直待到将近夜幕降临。 <p>11月17日,第二天,5点出发休宁县金龙山古村,它坐落在休宁县与黟县交界的大山上,属蓝田镇,只有一条陡峭的山路与外界相通,全村30多户人家,分上下村(上金龙和下金龙),民居依山而建。</p> <p>古村被茶园、竹林、古树、梯田围抱.</p> <p>村庄古朴,尚有一大部分是黄红色土墙。</p> <p>还在车里时已看到天际泛红,但无雾,满心惆怅。山路爬了一半看见彩虹,还没来得及兴奋,带路的老板娘说马上要下雨了,不一会真的下起了雨,赶紧躲进农家,吃了一碗热腾腾的土面。</p> <p>感觉有双彩虹有木有?</p> 不一会,雨停了,云雾开始升腾,满血复活,心也沸腾😀 <p>如果住在这里,清晨推开窗户,感觉云雾会从窗户外飘进来。</p> <p>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p> 看中村民刚收割的青菜了😀 回程路上车子出了点小事故,等待警察蜀黍。。。 下午去了休宁县蓝田镇方鑫玉家,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毛豆腐的拍摄点。 毛豆腐发源于徽州地区的休宁、歙县、屯溪一带,用豆腐在温度18左右、湿度50-55%的条件下经霉菌发酵做成。 豆腐发酵成为毛豆腐,内部已经大为不同了,毛霉菌分泌蛋白酶,让大豆蛋白降解成氨基酸等物质。这种浓郁的风味,被徽州人称作家乡的味道。 守拙园暨陶渊明故居, 之所以称作“守拙园”,是从陶渊明诗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中得来的。 <p>进入园区,穿过一条小径,立刻被这无边天池吸引,湖面犹如镜面一般,那三面的远山,一排排的徽州民居,没有任何的围挡,豁然开阔。</p> 阳光正好,各种拍拍拍。。。 登高远眺,秋意正浓。 18日,第三天。5点准时出发去奇墅湖拍云雾与日出,因为住得很近,以为还早,没想到湖边早已人头攒动。今天可惜天公也不作美。 奇墅湖位于宏村西南方向3公里,距县城10公里。深水处水深达几十米,湖内风景秀丽。 风大,雾聚不起来 等太阳出来时,我们已要离开了。 下午3点到达菊径。菊径村始建于宋代初期,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大鄣山乡。整个村庄布局独特,是个典型的山环水绕型村庄,四周高山环绕,一条小溪环绕整个村庄,菊径村被誉为“中国最圆的村庄”,还像个锅盖 从3点一直站到6点半,只为那一刹那的烟火!!! 这里拍摄由于地势局促,也是吵吵闹闹最多的地方。看完烟火,马不停蹄直奔石城住宿。 19日,第四天,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处江西赣州、吉安、抚州和福建三明、龙岩五地市交汇处,因“环山多石,耸峙如城” 而得名。石城,也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中央红五军团诞生地、中央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 石城也叫石城山,山上分布有两个村庄:程村与戴村。被青石板古驿道贯穿整个村庄的叫戴村,程村则三面都有古枫树环抱,早晨的晨雾悬挂在树半腰,加上村庄中的炊烟,阳光一泻,烟树尽归秋色里。 村中还保存完好的老房子 典型的徽派城堡式的建筑除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采光主要靠天井。 民宿老板家门口的参天古枫树 吃完午饭前往江岭,途中去了清华镇一个伞厂拍摄人文 离开伞厂,做伞的各道工序却还没整明白 伞厂里的打铁铺 途经龙尾村,居然是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 当晚,夜宿江岭。 20日,第五天。江岭地处婺源县最东北,是婺源最值得去的地方。它实际以油菜花海闻名,开春时那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从山顶呈梯田状铺散到山谷下,一望无际,中间散落些徽派民居,壮观而令人惊喜。<br> 雾锁山村也是江岭一大特色。静静等待天亮,可惜开始下小雨了,只能收工。 回村路上 古村落的青石板小路 回杭前去了篁岭景区,篁岭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东南7公里的石耳山脉,建村于明代中叶,有500多年历史。 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景区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乡风民俗拾趣等游览区域组合而成。 篁岭地无三尺平,因此屋顶架晒成了晾晒农作物的主要场地。加上篁岭全村房屋错落排布在落差近百米的山坡上,使篁岭晾晒更具层次感。篁岭将这种晾晒农作物的场景叫作“晒秋” 篁岭古村从民居、官宅到祠堂、牌坊,处处雕饰着的“徽三雕”图案。“徽三雕”是指徽派古建中的砖雕、石雕和木雕,是徽派建筑中精华的部分。 <p>短短五天,赏不尽皖南、婺源秋色,我想我还是会再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