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帝都文脉,观古今陕西(中)—2020年8月陕西行

人可人青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我们一行驱车来到位于距陕西省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这里就是著名的靖边波浪谷所在地。</span></p> <p>在入住酒店的阳台上看周边的晚霞</p> <p>酒店周围景色</p> <p>当地老农</p> <p><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中国的羚羊谷~陕西榆林波浪谷。目前景区在开发中,所以不要门票,不过只能到3号、4号和5号景点,听说国庆节再开放2号景点。</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波浪谷,又称靖边红沙岩峡谷,靖边龙洲丹霞地貌。波浪谷是一种红砂岩地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处发现了波浪谷,神奇的外观和极高的科研价值使其成为了世界八大岩石奇观之一。而靖边的波浪谷也有着与美国波浪谷媲美的红砂岩峡谷。</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中国靖边波浪谷和美国波浪谷的差距并不大,都是红砂岩地貌,靖边波浪谷更加年轻,只有6000万年,很多砂土还没来得及凝固为岩石。</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来到波浪谷,看到红色石头像泥石流一样呈现出一种流水状,一圈圈、一坨坨、一弯弯的向沟壑中涌去。这种石头类似一种沙岩,风化脱离很严重。在上面行走,一不留神就会被附在表皮上的红色细沙滑倒。沿着沟边的红色石头一直往下走,在宽阔之处看到很大的且平整的石壁,从上到下均为红色,而且颜色基本一致。在狭窄之处,红色石头呈现出一种流水状,就像红色的泥浆一般纷涌汇聚,向沟底流淌。在闫寨子沟对面的长嘴畔,这里地势相对平缓,那些层层叠叠的石头就像一大批铺盖在地面上浸染过后晾晒的红色布匹,一层层、一卷卷、一盘盘在夕阳的渲染之下,异常的鲜红;又似黄土中冒出的一股红水缓慢地向低洼处流淌。沿着红石头的踪迹一直走,眼前豁然开阔,一条貌似峡谷的河沟横在前面。红色石头全部呈流水状凝固在这里,像一株株红色的冰挂,又似一股股封冻的岩浆,与沟底一处处流淌细小的河水和远处覆满绿色植被山顶上转动的风车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实景画。</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来到波浪谷,看到红色石头像泥石流一样呈现出一种流水状,一圈圈、一坨坨、一弯弯的向沟壑中涌去。这种石头类似一种沙岩,风化脱离很严重。在上面行走,一不留神就会被附在表皮上的红色细沙滑倒。</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层层叠叠的石头就像一大批铺盖在地面上浸染过后晾晒的红色布匹,一层层、一卷卷、一盘盘在夕阳的渲染之下,异常的鲜红。</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85, 85, 85);">目前景区无人管理不用门票,小众景点去的人也不多,还能拍出超级大片感。</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85, 85, 85);">靖边波浪谷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相似,而且岩石颜色更加赤红,不用去美国,也能假装在美西!目前景区无人管理不用门票,小众景点去的人也不多,还能拍出超级大片感。</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整个景区的地貌此起彼伏,并且呈现赤红色,就像是红色的波浪在翻滚一样。</span></p> <p style="text-align: right;">镇北台,在榆林&nbsp;市城北4公里处的红山顶上。它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nbsp;中国&nbsp;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nbsp;山海关&nbsp;、中有镇北台、西有&nbsp;嘉峪关&nbsp;)"和"万里长城第一台"&nbsp;之称。站在镇北台上向北方眺望,目光可及之处,便是内蒙了。因此,镇北台可以说是控南北之咽喉,扼边关之要塞。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北台当之无愧。</p><p><br></p> <p>镇北台建筑很有特色,古朴、凝重、威严、霸气,整体上呈方形,里外共4层,一层高过一层,层与层之间有着防御沟,因此,每一层都有着极强的防御作用,入侵的敌人即使攻入了第一层,要想占据第二层难度很大,余类推,最高处设有烽火台。站在镇北台的最高处,四周景物尽收眼底。</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石峡加镇北台红石峡,位于&nbsp;</span><a href="https://m.mafengwo.cn/travel-scenic-spot/mafengwo/11613.html"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71, 71, 71);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榆林</a><span style="color: rgb(71, 71, 71);">&nbsp;市区约北5公里,在明长城口红山脚下的榆溪河谷,当地人也称为“雄石峡”,因为山上都是红色石头,所以得名红石峡。峡谷内山奇水秀,石窟古刹林立在现存的石窟中,第四窟和第六窟还是值得游客一</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古代驻守榆林的文人墨客,甚至武将,都喜好到红石峡题刻以抒发边塞豪情壮志,所以红石峡又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也可以看出榆林古时“九边重镇”的地位。此外,还可以欣赏到宋元时期的石窟艺术。运气好的话,赶上晴天,就可以留到傍晚,一睹“红山夕照”的风采,这夕阳之下如同晚霞一般绚丽的红石峡风光,是著名的“榆林八景”之一</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榆林东依驼山,南凭榆阳河,西临榆溪,北踞红山。明成化年间,延绥镇巡抚余子俊将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卫以后,曾多次修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三次:第一次是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第二次是明弘治五年;第三次是明正德十年(1515)。这就是当地历史上流传的“三拓榆林城”。经此修拓,榆林城益发坚固雄伟。此城至今已历600余年沧桑,虽屡遭兵火,迭经风雨侵蚀,但大部完好,不失为塞上明珠。</span></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榆林古街,曾经是边塞重镇。走在青石板的街道上,看着明清建筑的六楼—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和鼓楼,一座座的走过,感受时光的荏苒。街两边店铺林立,又是一种生活的风景。而且店铺里不乏老店,当铺,书店,理发店,感觉时间在倒流。</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榆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古城步行街的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分布着凌霄塔、文昌阁、万佛楼、新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和镇北台。塔台相距二十多里,遥相呼应,堪称大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36, 38, 41);">榆林古城人间烟火气很浓郁,各种小吃沿着古城两侧一直延伸下去,中午下雪的孩子们,欢声笑语。路旁有下棋的老人,还有小商贩的吆喝声,织就了一副美妙的画面。</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无论是被绿树浓荫掩映的书画店、工艺品店、绸布店,甚或是不怎么起眼的理发店、风味小吃店,自行车行…… 铺面一应仿照明清风格而建,自有一番古雅在里头。难怪榆林素有“小北京”之称,如今看这一路的气派,便知不无道理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