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2020年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之际,作为“四史”学习的重要一课,我们精心组织观看了抗战影片《八佰》。<br> 影片讲述了1937年10月,淞沪会战后期,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余名官兵(对外以声势为意称共800名官兵,故称“八百壮士”),坚守上海闸北的四行仓库,即四行仓库保卫战,亦为整个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以弹丸之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十余次疯狂进攻。其战斗事迹之英勇,爱国气节之豪壮,振奋国人,震惊世界。<br> <br></h5> <h5> 影片以湖北保安团进入上海市区支援淞沪会战为开场,以国民革命军524团整建制退入租界为结局,以天为单位切割叙事及影片时间轴,分别讲述了1937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间所发生的事件与战斗。影片中所叙述的四行仓库所在的位置面向当时已经沦陷的上海,背对上海公共租界的苏州河南岸,以苏州河为界,已到无路可退之局面。电影以国民革命军524团以及沿途收拢的各路逃兵,散兵的视角描述了四行仓库内部所发生的事以及回击日本军队进攻;以苏州河对岸的中国民众,外国记者及英国士兵从第三视角叙述了战场的整体情况和各种不同职业、性别、国籍之人士的视角;以日本上海派遣军的视角叙述了日本军队对四行仓库的进攻以及偷袭。<br> 当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过着普通而平凡的生活的人们误打误撞来到四行仓库,当贪生怕死、想要逃走的人之本性被爱国之情感染,他们担起重任,宁死不屈,以血肉之躯守护楼顶国旗屹立不倒。这些英雄像战争废墟上的星光,汇聚成永不落幕的史诗。<br> “八佰”中展现的民族团结凝聚力、尽职尽责、奋不顾身、义无反顾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5000年来所传承的精神,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激励着代代中国人,特别是在民族面临外抵侵犯和重大自然灾难之时,所迸发出的民族精神是顽强的、摧不垮打不倒的,中国人民所迸发出来的爱国精神是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所与之比拟的。<br>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抗日战争最终取得的胜利,用血的历史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不屈不挠的民族,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那些拼命救了中国的烈士们,是永远铭记在我们心里的。<br> 感恩英雄们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奉献了全部,也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那么,我们怎么样做才能够不辜负付出了生命保卫国家的战士们呢?答案一定不是,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国家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也涌现了很多伟大的爱国企业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公益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行也尤其重视社会责任,肩负起大行担当,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利用金融科技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他们的难题。大到企业,小到个人,国魂正是由你我支撑,如果每个人都不思进取,沉迷娱乐,那么国家就失去了灵魂,也会处于落后的地位,必然会受到欺凌,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也会被摧毁。想到这里,我们就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工作岗位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拈轻怕重,不好高骛远,不贪图享乐,积极进取,借用老子的名言,“生而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恶渊而为善,无尤也”,保持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就像影片中的战士一样,是平凡人,但是通过坚定不移地爱国信念,不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勤勤恳恳,我们终究会变成那个让自己骄傲的人。最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管理好自我,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国更加强大。<br></h5> <h5> 新中国的成立,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所换来的,很多的无名烈士筑就了新的长城,改革开发,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这更是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共产党人的努力与心血,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用自身的实际行动,继续把无数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br> 四行仓库像是中国抗战的一个缩影,八百英雄的精神唤醒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蒙昧初醒的国人,也永远感动和鼓舞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