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怀着激动地心情来到了曹禺先生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曹禺故居纪念馆。它坐落于天津市河北区意大利风情区的民主道23号,紧挨着曹禺剧院。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意式小洋楼地方并不是很大,但非常雅致、古朴,弥漫着文学艺术的气息,面对着这一栋小楼,总会让人产生对曹禺先生的无比崇敬之情,是非常值得去的一个地方。</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纪念馆前铸有曹禺半身铜像,生动表现了大师的风采和内心世界。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这位以《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话剧蜚声于世的著名戏剧家曾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曹禺故居分为前后两个楼,均为意式建筑风格。前楼和后楼用一个小长廊连接,纪念馆前面部分现在为曹禺剧场,听说好像每星期有话剧演出,还有曹禺先生所写的话剧的展览,是个不错的地方,前楼以展览为主,展示曹禺先生的生平,前、后楼恢复了曹禺生活的家庭环境,包括曹禺童年居室、青少年居室、万公馆大客厅、小客厅、佣人房、重现小洋楼里“终日弥漫着的忧郁、伤感的环境,熔铸了一个苦闷的灵魂”,馆内展出大量史料和近500余张照片,恢复性摆设、家具50余件、物件40余件。有助于我们了解曹禺的成长与创作的历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曹禺先生一生的成就卓著,他把毕生的精力和智慧献给了中国的戏剧事业和文艺事业,为推动中国的文学艺术事业和戏剧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伟大的功勋。看到郭沫若,巴金等名人对他的评价,我得心情更加激动,内心更加崇敬曹禺先生了。他那为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曹禺先生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叫刻苦努力、自强不息;在曹禺先生的笔下,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叫挥洒自如,感情细腻;从曹禺先生的精神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通过这次的参观,不但感受到了曹禺先生的文艺气韵,更学到了曹禺先生的品质和精神。</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非常感谢新报读者俱乐部组织此次外拍活动,好极了!两位美女辛苦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