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 陶艺进校园•五育共发展</b></p> <p><br></p><p><br></p><p>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时代育人方式,推动荣昌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荣昌,以陶文化为载体,开展“陶艺进校园•五育共发展”系列活动,探究新时代五育融合育人荣昌路径。</p><p><br></p> <p> 11月27日, 来自华东师大基教所、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专家团队,会同重庆市巴蜀小学、重庆市巴蜀小学联盟校以及四川省隆昌市、自贡市、泸州市、荣昌区的同仁300余人齐聚安富中心小学。</p> <p> 荣昌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谢军燕主持会议。</p> <p> 荣昌区教育委员会主任雷华初同志在开幕式上致词。</p> <p><b> 课堂教学展示</b></p> <p> 上午第一节,安富安富中心小学刘老师执教《安陶小镇》,刘老师以民谣“安富场,五里长,瓷窑里,烧酒房,泥精壶壶排成行,烧酒滴滴巷子香……”引入,让学生穿越到古时的安富镇,领略曾经的繁华。再让同学以小导游的身份,给客人们介绍如今的安陶小镇。实践创作环节,学生采用荣昌陶传统的装饰技法“剔刻”,在双色泥板上创作作品。</p><p><br></p> <p> 第二节,由后西第二小学赖老师执教《鱼儿游游》,赖老师向同学们发出“陶宝令”作品征集活动,以问题情境导入。从鱼儿的生活习性、结构,再到品味鱼的文化寓意,简化鱼的外形,用点、线、面装饰鱼的纹饰。以微视频展示泥板成型制作鱼和现场手捏塑鱼的造型,同学们置身于陶艺的世界,用心感受,用心创作。一条条鱼儿游动,一张张笑脸绽放。</p> <p> 来自荣昌和自贡的专家就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对话式课堂教学点评。</p> <p> 两位老师带来了两节不一样的陶艺课,她们的课堂打破传统的陶艺课堂,走向了陶艺+学科,走向跨学科学习。荣昌区将更加深入探索陶艺+学科学习和项目化学习,构建新型的陶艺教学。从重单一陶艺学科,走向整合美术、语文、综合实践等其地学科融合教学,从单一技能技巧传授,走向五育融合育人。</p> <p> 荣昌区美术教研员伍朝彬作《传承千年陶、五育共发展》汇报交流,以荣昌陶文化为载体,分别从聚五育融合之力、拓五育融合之路、行五育融合之实介绍荣昌经验。</p> <p><b> 陶艺活动展示</b></p> <p> 让陶艺融入学生的生活,学生以舞蹈、诵读安陶赋、陶笛演奏乐曲,在生活中传承荣昌陶文化,在活动中收获快乐。</p><p><br></p> <p><b> 陶艺作品展示</b></p> <p><b> 专家悉心点评</b></p> <p> 荣昌区安富学区长张大清、荣昌区安富中心小心校长陈绍宏、荣昌安富中学副校长李立、重庆市荣昌中学(中央民大附中荣昌校区)副校长闫淼,就学区、学校开展陶艺进校园,课堂构建、特色活动开展、融合育人分别作经验分享和交流。</p> <p> 重庆市巴蜀小学艺术部主任庹祯平作点评。</p> <p>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王永强作点评。</p> <p>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所所长邓建中作点评。</p> <p><b> 报告精彩纷呈</b></p> <p>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五育融合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宁本涛《五育融合“让城乡教育一体化”更美好专题报告。</p> <p> 宁教授从“五育融合”的基本认识、如何理解“新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本质、新劳动教育实施的案例解读与反思,以理念引领,生动的案例精彩纷呈。</p> <p> 重庆市荣昌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余晓堰对整个活动作总结。</p> <p><b> 活动花絮</b></p> <p> “陶承天下、知行合一、五育并举、润泽桃李”,在五育推进的探索中,荣昌教育立足新时代,寻求新突破,乘时代东风,站在时代前沿。教育的革新如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探索新时代育人方式,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荣昌教育以开拓创新之笔开创五育融合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