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要领

树华(诗意随笔)

<p><br></p><p>几种常用对仗的方式:</p><p>【工对】: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中天文、地理、时令、器物、服饰等同一意义范畴的词。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对仗相当工整。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p><p>【宽对】: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p><p>【邻对】: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叫“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如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p><p>【自对】: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引李义山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诗中多各相为对,如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孤凤对离鸾等等。</p><p>【借对】:近体诗的一种对仗方式,或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 A: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如杜甫《曲江》诗:“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 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B: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俞弁《逸老堂诗话》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p><p>【扇面对】:诗、词、曲对仗的一种格式,即隔句相对。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各联中的出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就诗方面说,例如**白居易的《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诗:“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令夜月明前。”第一、三句为对,第二、四句为对。词中也使用扇面对,如柳永的《玉蝴蝶》上片:“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下片“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曲中的扇面对,如程景初散套《春情》:“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燕子”句与“杜鹃”句即为扇面对。也即是第二句与第四句隔句为对。</p><p>【错综对】: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综对。</p><p>【流水对】:近体诗对仗的一种。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语言结构。如杜甫《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诗的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它们有前后相承接的关系,必须是从四川的巴峡到达巫峡,然后才能再从襄阳到达洛阳,先后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语句的关系上,是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句,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这种对仗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故称之为“流水对”。</p><p>【合掌对】:是格律诗对仗的一种毛病。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合掌”。合掌是对仗时所应当避免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这种对仗为“正对”,是一种拙劣的对仗。他在文中言明:“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p> <p><br></p><p>诗中要有情味:</p><p>大家都知道“诗言志”这句话,诗里的“志”是什么?就是我们说的诗之情味。诗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文学?人常说诗言志,词言情,其实情就是志。不论诗词的主题是什么,内容是什么,也不论它描写了什么,它的本质就是“情味之表达”。</p><p>人之有情方为人,情之美味即成诗。人有七情六欲,七情是什么?通常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中医说法,其余说法大意相似)。六欲则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七情从心,六欲从身。七情六欲实则左右着我们的健康乃至贯穿我们的人生。我们写诗,讲究平仄格律、讲究对仗押韵、讲究句法修辞、还讲究谋篇炼字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为“情”之一字所服务。</p><p>表达好诗的情味,才是写作的根本。所有文章都可能带有情感要素,而诗之一体为其最,没有之一。所以,写诗的最根本要素就是达情。正所谓“无情之人莫言诗”。诗之言志,言谁的志?诗之情味谁之情?这个问题非常非常关键。有的人写诗,仿佛是人大代表,仿佛以高干自居,满篇都是高屋建瓴,句句都是领袖视角。祖国如何巨大成绩,政策如何深入民心,谄媚之词实乃恶俗之象,可以确切地说,此乃诗人之大忌。初学者尤其要谨慎。</p><p>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代他人言志,你说政策好,我看政策恶,你却喊着“万众一心”,你有何资格代我发言?言不由衷,必然其情不真。虚情假意必然陈词滥调,又何谈为诗?情到最美处,乃是真情出。话到感人时,那是真心话。真切、真味、真情感,才是诗之根本。除此无它。</p><p>所以,言情志必须言本心,情味所到乃是己出。诗词乃是最“自我”的文体,凡是言诗,必须“以我为主”。任何缺失“自我”的诗词,都是伪诗词。写诗技巧很重要,写诗情味之本心更重要。这是我必须强调的。</p><p>所谓情味需要怎么表达呢?“以我为主”是前提,也是重中之重。还有,情味的把握也是需要掌握的。不论是喜悦还是哀伤,愤懑或者惆怅,各种情绪都可以写,但是需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美”。我们需要记住,美学之下的任何情绪,都具有积极意味。</p><p>哀而不伤,悲而不颓,喜而不忘形,怒而不变态。能做到这些,前提都是美学基础的把握。如果写悲伤,切忌沉沦无度。如果写喜悦,定要落在实处。如果写激愤,视野要开阔。如果写忧郁,环境要配合。</p><p>我们学诗吟诗,真正的目的是修养。好诗的可以养人的。而好诗的标准,首先就是具有情味的诗,并且,这样的情味一定是美的。即使是凄情,也要写成凄美。只有美学意义上的情味,才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最符合诗味的,更是可以增加我们修养的。我们写诗,如果一味沉沦在悲悲戚戚中,这样的负面情绪其实得不到舒缓。反而因为这样悲切之熏染,让我们心理时常处在压抑之中。</p><p>不是不能写悲情之诗,而是怎么去写它。悲伤就是悲伤,难道还要强颜欢笑?悲情之诗,一定要用美感的笔触去写。同一草一木叙说,向天地之间呐喊,让自己融进自然中,既然悲,就天地同悲,重在视野的开阔,视角的变化。融自身入大自然,化万物为同心。如此,所谓的伤感就疏散到外界中,小小的我可能装不下它,但是大世界就足以消化了这样的情绪。</p><p>以我个人的经验,不论多么惆怅伤感的诗篇,在诗的结尾处,尽量让笔调“扬起来”。所谓“扬起”不是转悲为喜(这容易突兀),而是让视角转移,或者让视野宕开。但凡负面情绪的诗,都要这样处理。抱怨、悲凉、哀情、愤懑、惆怅、苦闷等等情感基调的诗,收束之处,一定要发散。</p><p>另外,如何让诗句“美化”起来,那就多增加一些拟人、拟物、多用比兴手法,多使用修辞手段。并且,让景物的动感活起来,目之所及皆能语,此情此景似故人。在空间的布置上要灵活穿插,善用透视效应。在时间的穿越上要自然,往复之情味,百感一瞬间。回眸一顾琴声在,此处飞花如旧诗。角度变化余地大,也相当于视野大。有时候,真正的大视野未必要写神州大地或千山万水。要善于写出“一花一时间,一木一菩提”的效果。以大写大那是俗套,是以小写大才是真功夫。如果写大,那大场景也一定要配合近感受,类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p><p>“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都是大景致,“萧萧下”则是近身看,“滚滚来”也是亲身感。这些是老杜的《登高》诗里的。再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同样“万里悲秋”和“百年抱病”也都是写大,“常作客”“独登台”则是写小。不怕写大,但是忌讳的是一味的大,只发散而无收束,就一定失去诗之本味了。啥是美感?美感就是在这大小错落之中,就是在虚实转换之间。</p><p>《登高》一诗可谓悲凉。诗中甚至还有“潦倒”字句。可是我们读这样的诗,一点都没有颓废沉沦之感。相反,我们吟诵之后,隐隐心中升起豪阔之气,甚至壮志之情。看似悲凉,其实雄壮。所以,对于这样负面心绪的描写,一定要注意如何去处理它。当然,前提是我们心境不能狭窄。心境开阔时,悲也不成悲,那是一种隐忍。苦也不是苦,那是一种磨砺。所谓诗味,就是在这纵横交错间,在这跌宕往复处。或起落,或抑扬,贯穿美感之脉络。或瞬移,或穿越,指点时空之变化。心之念念无处唱,情寓景中方为诗。</p><p>上面是以“悲”之情味举例,说明写作原理。其实我们人类的情感很复杂,所谓七情也未必只有七情。七情也不一定是单独存在的,所谓五味杂陈说的就是情感之纷杂,但是写诗一定要把握住情感的基调。还需要注意不同情感味道之间的搭配。写欢乐、喜庆、愉悦、庆祝、颂典这方面的诗又如何处理?尤其是,写时政时事方面的诗又如何处理?</p><p>经常见到某些诗群有命题诗。颂扬、赞美是少不了的。读之,几乎绝大多数诗篇的风格都是假大空。言不由衷,虚夸凑合。其实我不赞成多写这样的题材。虚夸浮夸,强自赞美,不仅仅违心,更让自己感到一种累,满纸荒唐言,时间久了,慢慢就变成了荒唐人。这样题材的诗不是不能写,而是非常不好写。其难度很大。它难在什么地方?就是很难把握住“自我”。非常容易写飞了。</p><p>&nbsp;言己之乐好写,言众之乐就难写了。关键点就是情味如何把握。我谈恋爱我娶媳妇我高兴,我知道高兴在什么地方,我能享受什么样的快乐。这绝对是“自我情感”的一种愉悦,写写曾经的一见钟情,写写那年老槐树下的盈盈一握,写写花前月下的喃喃私语。有真实体验和经历,就言之有物,其情其感就来的真切。而写什么政策的伟大,写写中央决策的英明,这样的诗才是最难写的。因为,这样的真切很直接体会到。如果不认真的去寻味,把握不好切入点,势必写成假大空,老干体。</p><p>遇到命题诗而一定要写的时候,千万不要急着落笔。而是真正地和自己联系起来。比如写扶贫题材,它扶到我没有?可能没有。扶到周围的人没有?可能也没有。它扶了与我不相干的人的贫了。我怎么写?</p><p>这个时候,要采用“代入法”。诗语中,我们可以化身为山河,化身为花草,当然也可以化身为“被扶人”。就好像古诗人,他自己不是宫女,却常常写宫娥怨,汉宫秋月啥的。白居易也没有卖过炭,却写了《卖炭翁》。逼真如亲见,仿佛他就是那关苦命的卖炭翁。他就采用了代入法。也就是,不论什么题材。如果离自己比较远,那么就“代入”进去。目的是,让“自我”的情味与主题的情味更接近,乃至融合。</p><p>或者说,化虚为实,化大为小。世界再大,用的还是我的视角。万物纷繁,凭的还是本心。如此,就进入了“以我为主”的境界中。情味自然就存在了,诗语妙然,诗味自然也就浓郁可人了。</p><p>诗之咀嚼处,在于情味几何。情味洋溢处,在于是否有“自我”。自我珍贵处,在于我的视角。视角如何变化,在于美学方法上。美学方法的根本,在于虚实。虚实之间,在大小,在远近,在主客,在方圆,在动静,在前后,在明暗,在阴阳……。</p><p>我个人更喜欢写一些带有忧伤诗词。在伤感中起舞,或许舞出一个更精彩的美感。诗言志就是诗言心,诗言心就是言人性。我们每每言诗时,往往都是独自青灯下,孤影守夜时。悲剧,或者悲情之诗,其实就是把人性掰碎了,展示出来。写忧郁之诗,未必就是沉沦颓废,它可以是一种回味,一种反省,一种沉淀,一种含苞待放。彩虹之前的风雨,无限风光前的攀登。说是伤感,未必就是沉沦,而更多的是沉郁。沉郁之后的雄阔豪迈,更有风光。</p><p>总之,最后,不论什么体裁都归于情味,不论什么情味都寄托于美感。美学的守候,是我们写诗人的终极追求。</p> <p><br></p><p>关于炼字:</p><p>在以前的各种讲座中听过很多,有多次列举过不同位置上的字的不同炼法。</p><p>在过程中谋篇和炼字是永远的课题”。写诗,格律等基础性的知识都是“硬性”的,其实,只要用功,是不难掌握的。但是,有的人格律也熟了,对仗也会了,押韵也能比较准确地押了,可是写出来的诗,就是没有诗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甚至,大白话入诗,也可以合上平仄,也可以在格律上符合啊。</p><p>这是因为,他不会炼字。那么,什么是“炼字”呢?炼字是个诗词学的的术语。其实,通俗点说,就是写诗填词时,对所选用的字的挑选和修改。如何去挑最好的“词儿”来写自己的作品,就是炼字。我们一般把所有的汉字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实字”,一类叫做“虚字”。实字,是指着字本身具有一定意义的字,比如名词,代词,代名词。比如“山、水、日、月、花、春、秋、鸟、张三、你,我,他们……”等等。这类字,经常构成了我们写作时的主体.写山,写水,写你,写我,写神仙。怎么运用这实字,其实,实字的选用问题不叫炼字,真正诗学上所说的炼字,其实是指着炼虚字。我们下面所要关注的,就是虚字!那么先知道什么是虚字。很简单哦,除了上面说的实字,其余的都是虚字了。比如,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等等。一首诗里,实字是骨架,虚字是脉络和筋,虚字才是使诗意灵动起来的关键。比如说一个“山”有什么意思?但说它是“大山、小山、高山、秃山、青山……”这一加上虚字,就把山给说的清晰逼真了起来。再比如说一个“笛”字,这有什么意思呢?一个乐器而已,但是如果说成“横笛、吹笛、弄笛、奏笛……”,那是不是就生动了起来?怎么来形容这个“笛”?怎么让它动起来,让它具有精彩的灵动?这,就是炼字!字炼的好,你的作品就生动,不会炼字,就写不出好诗来。所以,炼字,真的真的很重要的。</p><p>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的炼第几个字的方法。比如七言里,第一个字怎么炼,第二个,第三、四、五、六、七个字怎么炼。近体诗分为五言和七言的两种。传统上的说法是,五言要炼第二、三字,而七言,要炼二、四、五、七字。其实,想开了,就不必拘泥什么位置了,可以肯定的说,炼字是不分什么位置的。建议是,见虚字就要去“炼”,而不管它在第几个字的位置上。比如我们看老杜的一句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上下句第一个字就是动词。看他这字用的怎么样?开句一个“映”字就使句子活了起来,下句一个“隔”字领句也非常到位。这个“映”字呼应了尾字的“色”,没有映哪来的色?而“隔”字,和后面的“音”字扣合了起来,前后照应,浑然一体。炼字怎么炼?炼字,其实就是要让诗意变的更和谐,更具有整体的灵动的流动感。</p><p>我们还要注意这“映”与“隔”的关系。这是一个对仗句,我们要注意上句用了“映”字,下句就不要用同类的字来写了,如果下句写个“照”,那和“映”就是一个意思了。上下句之间,首先要避免的就是重复的意象和重复的动作,这可是常见的“毛病”哦,上句写什么意思,下句换个词儿还写它,我们把这叫什么?叫“合掌”,这是写近体诗时一定要避免的。诗意是要变化而丰富的,你在一个意象上转来转去的写起来没完了,那你的诗还有什么看头?上下句之间,可以写成递进的关系,形成一个连贯的“流动感”,可以写成并列的关系,但并列不等于相同。还可以写成对比的关系,总之,是要错落开。错落而不失去联系,是关键。所以,炼字的好坏,也决定着谋篇的成功与否。再看老杜这句,有了“映阶碧草”,才有了“隔叶黄鹂”,怎么联系上的?上面有“草”,下面有“叶”,上句写的“映”其实形容的是草,下句“隔”的叶,才有了来源。上句写色,下句写音,按现在的话讲,这视频和音频都给你整全了,搭配的又是这么协调,这诗句能不活吗?这诗能不好看吗?我们都听过贾岛炼字的故事,他因为“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而挠头不止,我们现在常说的“推敲”二字,就来源于他炼字的故事。他还道出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叹。我们写诗,立意容易,措辞却难。只随意而写,常常却用辞不工或出律,如果只去琢磨词儿了,却往往伤了我们的气格,使原来的立意跑了调。辞和意,总是很难协调起来,这就是初学着面临的一道门坎儿。那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解决方法只有八个字---丰富底蕴,换位思考。</p><p>[丰富底蕴],就是多做积累哦。要炼字,你首先得有字可炼,汉字的特点是非常有趣的,同音不同义,同字不同义,同义不同字,同字不同音,变化多端,丰富多彩。你掌握的越多越好啊。比如一个“说”字,你可以写成“讲”写成“言”写成“曰”“云”“侃”“喷”“吹”“撂”“描”“道”……呵,还有很多,用在你的诗句里,哪个最恰当呢?知道的多,选择余地就大。所以,可供选择的材料你得备足了。除了一个“说”字,你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多可以形容“说”的,你不知道它有这么多的变身,你拿什么去炼字啊?除了这个字,你没有别的字可选,当然觉的诗难写,更难修改了。再看前面说的贾岛,他呢,也只是会在“推”和“敲”二个字上打转,怪不得他要“一吟双泪流”呢,能不愁哭了吗?其实,除了“推敲”二字,他还可以选别的字啊---“鸟宿池边树,僧寻月下门”不好吗?还可以写成“僧移月下门”“僧踢月下门”“僧扶月下门”“僧依月下门”“僧开月下门”“僧呼月下门”……呵呵,多了去了。</p><p>但是要说明的是,我们炼字用心痴迷的精神可以学它,炼字的方法却不可以学他。我们可以比他选择的范围更大更丰富。知道的词越多,炼字的底气就越足。[换位思考],是提高炼字能力的关键所在。如果觉的自己想不出好词的时候,就要换个角度去写它。写同一个动作,换个角度去看去写,那动作表现的效果就不一样了。换个角度,再换个角度,再再换个角度。就好象去摄影,选个最佳的角度去拍照,拍出的照片就是最佳的。最佳最妙的角度去看这个动作,那这个动作就是最精彩的。把这个动作相应的词用上,就是炼出了好字了哦。比如我们写一个燕子和树的关系,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这场景色。我们可以写成“紫燕穿林过”,这个穿,是形容燕子的动感。我们还可以写成“林间藏燕影”,还可以再换几个角度去写它“燕语枝前闹”“雏燕鸣春柳”“雨燕擦梢影”等等等等。</p><p>前面贾岛的“推敲”。“推”和“敲”,是说这位和尚深夜归来临门而做的动作,是直接推开好呢?还是先敲敲门好?贾岛犹豫的是这个。但是我们放开思路,把视线放在和尚身上,用一个“寻”字,则可写出另一个态势,是说他找不到回家的门了,或他夜行寻宿呵。写“踢”呢?则可以表现另一个情景,比如《水浒》里的鲁智深回寺院,那就得又砸又踢,再比如上面选一个“扶”字呢,也可以形容他夜不成寐,或者说他忽有佛悟,扶门而望哦。根据自己的立意,换个角度,多点想象,炼字,其实也不是很难的事。如果不以炼字为难,那么写首好诗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哦。我们感觉自己词汇量不足的时候,我们就用“换角度”的方法来弥补。其实,写诗就是写的灵气。什么叫灵气呢?八面玲珑,角度多了,思路就开了,灵气自然就在其中了。</p><p>看李白,看杜甫,看白居易,他们写的诗,有多少生字难字吗?他们会的字,我们也会哦。他们比我们强在哪呢?他写的诗,炼的字咋就那么精彩呢?根本原因是,他会换位思考。他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山,用山来说话,可以把别人换成自己,用自己来写别人的话。把话说回来,动词,形容词,本身就是一种变化性的词,我们何不以变化的角度来运用它们呢?我们再看一个“来”字,我们可以把它写成“去”字,因为我们把方位变化一下,就可以了。把来字可以写成“上”字也可以写成“下”字。“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的“下”就相当于一个“来”字或者一个“去”字哦。我们长说“北上”和“南下”,这里的“上”和“下”,其实也就是来来去去啊。在我们写诗的时候,也要这么去思考,去想象,去联想,那么,我们的诗必然也就会灵活了起来。炼字,是个长期修炼的课题,说到底,它本质上不是个方法的问题,而是个思维模式的问题。我们学习写诗,其实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训练的这种思维模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诗思”。多去读那些经典的名篇佳作,去注意那里面的虚字是怎么运用的,起到的是什么作用,可以试着去给他换一个,看看是不是会更好。</p><p><br></p><p><br></p> <p><br></p><p>虚实概念:</p><p>从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说起,这个概念是【虚实】。然后,结合这个概念,我们同步渗透到诗词写作的每个细节当中。对于所谓学写诗,其实没有什么一定之规“序”可言。尤其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按照传统的学习步骤,已经来不及了。&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不如打破常规,我们就饥不择食,随需随抓,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诗的学问很多,立意、命题、平仄、押韵、对仗、造句、修辞、炼字、谋篇、引典等等等等。</p><p>每一个方面都足以构成一个大学问。而我们学诗词,其实不是为了应付高考,不是普通学科进修,甚至,某种意义上说,诗,不是用来学的,而是需要悟的。如此,能和大家一起共同参悟,是值得珍惜的事。</p><p>为什么我说虚实是诗学的基础概念,而不是什么平平仄仄,这个,可能以前人们都不怎么提,虚实是我们的一个极其普通而常见的概念,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但是,恰恰这个普通,才是我们学诗的关键所在。所以,不妨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诗学观,就是一切以虚实为出发点,然后去研究诗词写作的每一个方面。事实上,所有的艺术,都离不开虚实二字。没有虚实表现,几乎就无艺术可言。诗词,同样是艺术。这样的文学艺术,当然也不例外。试看我们学诗过程中遇到的每个方面,都可以用虚实来解释,甚至,可以成为我们学诗的指导途径。虚实是一个普通概念,诗学运用它,就能得到想像之外的效果。</p><p>比如,诗的格律,二平二仄的分布,其实就是一种虚实交替。押韵,白脚和韵脚的交替,同样可以理解为虚实的变化。谋篇之触景生情,同样如此。我们写诗,有言景之语,有言情之语,景之为实,情之为虚。以虚实观点,一样可以比照。先建立起我们的“虚实观”,之后再面对我们在诗学中的每一个问题。这样,就是我们另类的诗学锤炼法。所以,一定一定要注重“虚实”二字。</p><p>说虚实,都知道。但具体虚实是啥呢?啥是虚?啥是实?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真正解释明白。首先,虚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世上没有绝对而单一的虚,也没有绝对而单一的实。虚和实,是互相依托而成立的。没有对方,就没有它自己。也就是说,虚实,其实是比较出来的。换言之,没有比较,就没有虚实!它在诗学里,具体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在我们的诗学对仗之中,虚实的作用就很关键了。它表现的一个“铁律”是,上实,下虚。诗中的对仗,一定会,并且一定要依照这个规律去写。甚至,包括楹联等等,都是这样的规律。之所以我把它定义为“铁律”,是因为,它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而且符合诗文之正常表现。另外,我们从大量的古典诗词作品中,也可以得到验证。空闲时候,可以随便去找一篇著名古诗词。看看其中的对仗。就明白了。任意找一篇著名诗词作品,可以看到这样的规律。就是“上实,下虚”。因为,它对我们的写作,具有很大的帮助。&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初学对仗经常犯的错误是,合掌。但是了解上实下虚的特点,就完全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格律诗,尤其是律诗的写作“要求”是,中间二联要对仗。事实上,律诗,包括七律和五律,是由四个“联”组成的。每一个联,其实都构建成了一个内部小环境。此联既与整体谋篇有关,也自成气候。所以,写这些体裁的格律诗时候,既要照顾好整体谋篇,也要经营好“小天地”的建设和维护。因为对仗对于诗词写作太重要了。</p><p>我们学诗的时候,学对仗只需要记住几个要素就足够了。所谓的形式,不是谁谁发明的。我们了解基本要素,我们自己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形式。对仗的基本要素,简单明了,平仄不用考虑。因为诗里的对仗句,同样符合格律的平仄。词性是必须考虑的,对仗句中,每个字对应位置的字的词性,必须一致。名词对名词,动对动。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虚词等等,都要一一对应。这点必须严格要求。还有人说,是不是词类也要一致?这个不必!写诗,不是背诵《声律启蒙》,那种声律启蒙类的要求词类相同。写诗,则不必。虚实的概念,还有更多的用处。比如我们造句,就一定要考虑虚实的因素。这里讨论的与所谓的“老干体”有关,老干体之所以为老干体,它真正的原因,其实就是对“虚实”掌握不好。雄心大志满篇飞,神州大地全写遍,不喊口号,也是思想内容都塞满。虚之无度,就成了所谓的老干体。&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诗句,是诗里的最基础的单位。所谓诗篇,都是由句子组成的。造句功力不足,诗就很出彩。所以,造句,对一个诗人而言是十分重要,也十分致命的。而造句,一个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必须注意句子里的虚实安排。如果谁忽视这样的安排,造句就很容易失败。所谓的“失败”,就是写的难看呗。</p><p>关于造句就是一个要点。这个要点是【虚话实写,实话虚写】。这也是所谓的八字方针。如果能透彻理解,并且运用好,诗,想写不好都难。空闲下来的时候,我们要多琢磨一下这八个字,会有益处的。&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一句之内,有虚实。一联之内,有虚实。一篇之内,有虚实。虚实虚实,到底该咋写虚实?虚实到底是个啥东西?就按我们日常生活的所见所感所思来理解吧。近处为实,远处为虚。这个没问题吧?静为实,动为虚,也好理解吧?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眼前为实,当下为实,而昨天和明天,都是虚。很多,自己去体会,其实,这样的概念,离我们都不远。景物为实,思想为虚。景物和景物之间,也不一样。景物之间的比对,也有虚实。理想,和妄想之间,也有虚实。</p><p>如此,我们这样多角度去理解虚实。那么好了,我们如此重视并且理解这样的虚实概念,在写作的时候,就要善于运用它。本来大家都熟悉的概念,而不善于利用,是不是浪费资源?那么,一句之内有虚实。也就是,一句内,虚实都要体现。写完之后,不妨自己审度一下。如果,一句之内虚实不能达到平衡。也没有关系,就用对句。或者,下一联,来补充它,以达到虚实的平衡。可以一句实话多,下句虚话对之。本联实字满,下一联虚字对应之。总之,一个目的,诗词作品里,需要达到一种平衡,就是“虚实的平衡”。不论是句内,联内,或者篇内。这样的虚实平衡,才是检验一首诗的本质问题。虚实平衡,深入说,是一种动态平衡。也就是,趋向平衡的态势,这样的态势,对作品的塑造非常重要。</p><p>先熟悉并重视起虚实的概念,然后学会运用它。并且把诗学里的每一个概念,都用虚实比照对应一下。会发现。诗的写作,其实完全就是虚实的运用。建议大家都给予足够的重视。</p><p>诗学,没有一定之规。所谓诗之有法,诗无定法。写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享受写作的快乐。而且,享受思考的快乐。切记切记,虚实之重要。我们针对具体的诗学问题,研究起来,我们就有了研究的工具,也就是有了我们自己的“理论工具。”很多诗病,我们写完了自己很难发现。检查来去,就是找不出问题。那么我们了解虚实之后,就容易找到问题了。就拿对仗句也有一种虚实的关系存在。我们要认清这点,才更容易掌握它并使用它。多数情况下,上句就往“实”里写,而下句则在“虚”上描。也就是说,上句尽量做客观的(如景物实在)描写,下句则可以融进人的思想(感受、想象、比拟、夸张等)的主观因素。甚至上句写景象,下句写人象,都可以分出这种虚实的关系。按这个思路去设计对仗句,则不仅避免了合掌的出现,还可以在大结构的背景下,构建出小的节奏背景,使诗意丰富蕴藉,精彩灵动起来。也就是说,在大的虚实布局下,构建小的虚实节奏。我们可以随便找几个古人律诗里的对仗句,体会一下这种虚实的关系: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闻笛》赵 嘏(颈联)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冬景》刘克庄(颔联)黄金甲锁雷霆印,红锦韬缠日月符----《送天师》甯献王(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林 逋(颔联)</p><p>“妙有虚实”诗家定论。虚实并举,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即对立又统一,是艺术的辩证法则。清代画家兼诗人方薰说:“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山静居画论》金圣叹指出:“须知文到妙处,绝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作诗填词度曲,亦无不如此。何为虚实,一般说来,意念上的、不可感触到的事物为虚,如人主观之所思、所想;而客观存在的外物,可感、可触的东西为实,如一切自然物。就诗词创作而言,情为虚,景为实;义理为虚,物象为实。诗词作品,离不开“情景”二字,情,是人内心世界的主观感受,景,是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虚实相生的体现。杨巨源《城东春早》云: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寓虚于实,实里透虚,虚实相生。化抽象为形象,变理论为画面。通篇比喻,将议论之虚形象化,通过对新春嫩绿形象之实的赞誉,烘托出“新春”(实喻新一代人才)时节的宝贵。先画图景,后抒情怀。</p><p><br></p> <p><br></p><p>诗中炼字(下)</p><p>“炼字”的意义和基本思路。这炼字于诗而言,怎么看重它都不过分。写诗高手和初学者的区别在哪?主要体现在炼字上。一个字可以救活全篇,一个字可以带来一番新的境界,这是毫不夸张的说法。</p><p><br></p><p>常有人说,写诗要重意境,可以不拘泥字句或者格律,其实这是很不负责的说法。意是什么?于诗而言,再高深的意也是要靠一个个具体的字的组合来表现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把字炼好了,才能表达好你的诗意。</p><p>如果不讲究字,随意堆砌,那么你再丰富的想象,再好的意,也只能留在你的脑子里,而化不成好诗。所以,写好诗的基础是“炼”好字。炼字,其实就是在炼意。。</p><p><br></p><p>练过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打太极拳有个说法是“重意不重形”,我觉得这和我们写诗的道理是一样的。太极拳是个意念拳,由于意念领先,它能起到意、气、形融贯一体,对气敷全身起到极其良好的作用。但是意念领先的前提是对拳练多年,动作(形)正确,而在练拳中已取得一定经验的人而言的。</p><p>如果叫初学者去重意,那么他本人就不会太极拳规范的拳架(形),不明白形与意的关系,所以用“重意”之词只能去吓唬初学者。太极拳"形"的质量,决定于意的质量,形正,意就正,形乱意必邪。</p><p><br></p><p>太极拳是具有文化内涵,富有哲理性艺术性的拳术,其意与形的关系,也可以借鉴于我们诗词写作的。诗是什么?诗言志,诗写的就是“意”,诗意诗意,所以诗当然以“意”为重。但是诗也要有形的,诗“形”不正,诗意也是必邪。</p><p>诗形是什么?当然是指诗之体裁的合体,诗句的合理通顺,以及诗中每一字的具体运用。字炼的越好,意就表达的越贴切,越传神。</p><p><br></p><p>我们欣赏诗歌的思路会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呢?很自然,我们会先看语言,再看意象,再再品味意境,最后才感受情感。看诗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你的语言组织,语法不通,语句乱堆,生硬之词随意凑,那么,第一印象就得不了高分,语言都不过关,你就没资格喊什么“意境为重为先”这样的口号了。</p><p><br></p><p>语言组织得当,才能塑造好意象以及意象间的关系,意象与意象间的合理而巧妙的互动,才能塑造出诗之意境。诗之意境出来了,诗意的情感也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了。</p><p>我在上次讲座时说到,“炼字”指的就是炼虚字,诗的炼虚字,其实主要是指炼的是动词和形容词。虚字本身是无意义的字,是配合实字而具有意义的。所以,炼字时,其实还是要结合实字一起炼的。贴合实字展开想象,那么,虚字的运用就能使我们的诗灵动了起来。,</p><p><br></p><p>我们先看一个例子体会一下。看看杜甫的一首诗</p><p>旅夜抒怀&nbsp;杜甫</p><p>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nbsp;</p><p>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nbsp;</p><p>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nbsp;</p><p>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p><p><br></p><p>我们注意一下他的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他对星和月的描述是用“垂”和“涌”来表现的,叫我们来写星写月,一般是不会想到这两个字吧?</p><p>他描述的前提,是建立在“平野阔”的基础上,星悬高空,与“平野阔”(写成平面的感觉)构成了立体的效果,这“星”好象要往下掉一样,这样的形容,生动异常。“月涌”呢?月从江边升起,就好象在江中升起一样,江水滔滔,托月而起,一个“涌”字,平添了如许的动感。</p><p><br></p><p>我们再看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p><p>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p><p>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p><p><br></p><p>我在上周讲课时说过:“他写的诗,炼的字咋就那么精彩呢?根本原因是,他会换位思考。他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山,用山来说话,可以把别人换成自己,用自己来写别人的话”,看李白写诗,其实就是这样,他正是以物观物,所以才不知何者是自己,何者是山,才会这样忘我与投入。</p><p><br></p><p>这是一种投入状态,也是一种闲适的心境,他将自身的这种“闲”化为了云之闲情,化自己为云,所以他写出了“孤云独去闲”。这种将感情移到了身外之物上去的写法,在美学上,叫“移情”。再看起句的“众鸟高飞尽”,鸟高飞而渐渐淡出视线,一个“尽”字写出了这种淡尽的形态。一尽一闲,呼应得当。</p><p><br></p><p>好,我们举上面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几个问题。五言诗,炼虚字主要在第二字第三字第五字上炼的,这是传统的说法,而我们这两个例子正是一个炼的第二字,一个炼的第五字。</p><p>以后凡写五言,在这些位置上有虚字(主要是指动词和形容词),就多加推敲,因为对五言而言,这位置也算是个多变的“节点”。</p><p><br></p><p>五律炼第二字,还可以参考下面几个例子:</p><p>水廻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廻,度(孟浩然)</p><p>红入桃花嫰,青归柳色新。---入,归(杜甫)</p><p>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动(王维)</p><p>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孟浩然)</p><p><br></p><p>五律炼第三字,我们再借鉴下面这些例子</p><p>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连,送(李商隐)</p><p>青天回玉垒,远树出华阳。---回,出(王渔洋)</p><p>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有,自(杜甫)</p><p>藏舟移夜壑,华屋落泉台。---移,落(黄庭坚)</p><p><br></p><p>我们不妨再看一下五律炼第五字</p><p>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流(王维)</p><p>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湿,寒(杜甫)</p><p>寒梅雪中尽,春风柳上归。---劲,归</p><p>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白,青</p><p>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疾,轻</p><p><br></p><p>关于七律,多在第二,四,五,七字上炼。多读读古诗,例子到处都是,我这里不一一举例了。只看两个在第七字上的虚字的炼法,</p><p><br></p><p>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远,疏(高适)</p><p>看这上句“青枫江上秋帆远”,前面是“青枫”“江上”“秋帆”几个物象的陈列,最后用一个“远”字便将他们合理的布置起来了。对句“白帝城边古木疏”也是这样的功效。前面是实字组合,最后这个字是虚字。</p><p>断句可为“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远是形容“秋帆”的,“疏”是形容“古木”的,而前面“青枫江上”和“白帝城边”,起着状语的作用。语法清晰,层次分明。</p><p><br></p><p>再看一个:</p><p>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隔,遥(杜甫)</p><p>断句和上面是一样的,一个“隔”字透出了不得相见的悲凉,一个“遥”又写出几许孤身寂寞之感。&nbsp;</p><p>还是强调一个观点,炼虚字,最好是见虚字就要炼,虚字是随着实字走的,是意象间的纽带和脉络,没有好的虚字的炼,那所写的意象就是死气沉沉的堆砌。而上面说的五言或七言的几个关键位置,是需要重点注意,多加推敲的。炼字,就是炼意,虚实结合,先立“象”(实字),再炼字(虚字)。</p><p><br></p><p>这里看一个炼虚字的特例</p><p>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杜甫</p><p>这是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中的颔联,看看这里虚字的运用,这一联中除了“时、雪,客、春”外余下十字皆为虚字,颈联更狠,上下句分别只使用了一个实字“岁、乡”,有《诗话》对其评道:“两联用二十二虚字,句法老健,意味深长,非巨笔不能到”。&nbsp;</p><p><br></p><p>其实,一个句子里,特别是在七律中,可能不止有一个动词,需要炼的可能有两处。下面把这样相关的例子罗列一下。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句子中,不适合出现三个以上(包括三个)的动词。</p><p><br></p><p>两个动词,足以表达出你要表达的任何意思了,如果你意犹未尽,那就请把多余的动词放在其他的句子里去。习惯上,我把这包含动词太多的句子称为“多动症”。这一点,我着重强调,因为我见到的初学的朋友经常犯这样的错误。</p><p>虽然这不是绝对的,比如上面举的杜甫的这个例子就含有三个以上的动词,但是,多动了,我们很难掌握,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很多诗病的原由皆是因为“动”的太多了。所以,我再三的强调这点。,</p><p><br></p><p>炼双字,有下面这些类型,</p><p>1,炼第一、第五字。2,炼第二、第五字。3,炼第二、第七字。4,炼第三、第六字。5,炼第四、第六字。6,炼第三、第七字。</p><p>我们着重看一下“炼第二第五字”,因为这是比较常见的,其余的就不一一举例了,炼双字时,重点注意的是动和动之间的配合和协调,</p><p><br></p><p>2,炼第二、第五字</p><p>“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杜甫)。----“移”“开”,“绕”“识”。</p><p>“秋入园林花老眼,茗搜文字响枯肠”(黄山谷)。----“入”“花”,“搜”“响”。</p><p>“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高适)。----“冷”“苦”,“空”“干”。</p><p>“水合南江壮,山连大剑昏”(王渔洋)。----“合”“壮”,“连”“昏”。</p><p>“灯昏山鬼逼,雨止蛰龙还”(王渔洋)。----“昏”“逼”,“止”“还”。</p><p><br></p><p>看前人的句子怎么炼的,对我们是个借鉴。读到精彩的句子,我们就要习惯地看看它到底精彩在什么地方?看他的动词和形容词是怎么运用的?想象力的发挥,其实多源于这里。&nbsp;</p><p><br></p><p>下面说一下关于诗的“诗眼”的问题。我们前面所说的炼字,其实炼的是什么?就是在炼诗眼。</p><p>什么是诗眼呢?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做“画龙点睛”,也理解它的意思,其实,所谓的诗眼,就如这龙的眼睛一样。看诗,就看最重要的那部分,最能体现诗意,最具精神的那一段,那一句,那一个字。</p><p>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对理解全篇的结构脉络或者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点示的作用,这就是诗眼。&nbsp;</p><p><br></p><p>古人炼字,讲究的就是“点眼”一说。“诗眼”这个词是宋人提出来的。苏东颇的话是“天工忽向背,诗眼七增损”。南宋的范成大的形容是“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比如杜甫的诗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溅”一“惊”皆为眼也。&nbsp;</p><p><br></p><p>李白的“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寒”和“老”把诗给带活了。宋朝人论诗,把诗句中突出的、不平凡的字,称为"诗眼"。好比人的眼,有眼才见精神。眼睛有神,人才精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有光彩,也须看诗眼所在,诗眼是诗歌的神采。</p><p><br></p><p>诗眼,其实还分为句中之眼,和篇中之眼。句中眼是基础,篇中眼是精髓。炼诗眼,炼的还是虚字。我们主要是在动词和形容词上多下工夫。下面举例中,以句为例的是看句中眼,以全篇为例的,我们找的是篇中眼,这点说明一下。</p><p>我们先看王昌龄的《闺怨》:</p><p>“</p><p>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p><p>这里哪个字最关键,其实大家也看出来了,在这个“悔”字上。一个“悔”字把这位少妇的“闺怨”浓愁抒发得淋漓尽致,这里炼的就是动词。训练自己,读诗时要善于找出诗眼所在,下笔时,也会比较注意锻造这个诗眼,让我们的诗有眼,我们的作品也就有了精神。好诗都会有诗眼的,不成功的作品就是散光,无神。。</p><p><br></p><p>再看李商隐的《柳》:</p><p>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p><p>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p><p><br></p><p>要找这里的诗眼,我们自然就看到了“逐”字和“带”字,这两个字使诗活了起来。“逐”和“带”是这里的诗眼。“逐”有追逐的意思,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枝的蓬勃生气。&nbsp;</p><p><br></p><p>本来是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柳枝上哀鸣,诗人却用两个“带”字反说柳枝“带”着他们,(二个“带”字是重出字,后面我们会讲他的用法)同样是化被动为主动,化客观死景为活景,表现了秋日之柳的不幸。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诗人迟暮之感。</p><p><br></p><p>我们再来看李清照的《醉花阴》,这是一首“重阳词”,其结尾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是全篇的词眼。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思妇形象与凄凉环境显得十分协调。“人比黄花瘦”实际上已经成为经典用语了,皆因为这个“瘦”字。</p><p><br></p><p>咱们再看一首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王维的《鸟鸣涧》。这里最具动感的是哪个字呢?对,是这个“惊”字。“惊”字用得好,好在其反衬的效果,鸟儿的惊动反衬春涧的幽静。体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p><p><br></p><p>炼诗眼,不是仅仅炼动词,还要炼形容词和副词,比如我们看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直”写的是烽烟劲拔、坚毅之美感。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感受,用一个“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p><p>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于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一直一圆,亦刚亦柔,写的是相当强的震撼力。</p><p><br></p><p><br></p> <p><br></p><p>关于副词的炼法,我们可以参考看看柳宗元写的《江雪》:</p><p>“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p><p>这里给我们感受最深的字是哪个呢?是这个“独”字。既有“狐独”之意,又有“狐傲”之情,既表达了沉寂清冷的生活氛围,又表达了诗人傲岸卓立的情操,若换用别的字,就难以表达如此丰富的内容。一个“独”字提领出了全篇的精神所在。</p><p>写诗炼字,近体诗每个字都应该是有自己独到作用的,所以,避免重复就是要从炼字做起。炼字,就是精炼你的诗句。我在以前说过,从格律上而言,五律只不过是七律去掉每句前面两个字而已,格律是完全一样的。&nbsp;</p><p><br></p><p>利用下面一点时间,说一下叠字和重出字。</p><p>我们先看一首古诗:</p><p>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p><p>盈盈楼上女,皎皎当户牖。</p><p>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p><p><br></p><p>再看易安的《声声慢》里的句子:</p><p>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p><p>再看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p><p>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p><p>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p><p>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p><p>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p><p><br></p><p>我们注意到都使用了“叠字”。叠字就是两字连用,起的多是强调的作用,也起的是一种诗意的回味和回荡的效应。我们寻常写作时,也常用到叠字,但是,却很难写的好。叠字看着好写,</p><p>套用前人对此的评论“'漠漠阴阴’用叠字之法,不独摹景入神,而音调抑扬,气格整暇,妙处悉在此四字之中”,形容的是气氛,讲究的是声调。“漠漠阴阴”被推崇赞叹,概因在这两方面表现的好。</p><p><br></p><p>叠字有用在句首的,用在句尾的,有用在中二联的,但是我的看法是同一首诗里尽量不要多用,尤其是中二联,如果颔联用了,颈联就不要用,不然极难掌控,控制不住这诗意就非常容易“平”了。首句用了,尾句就不要用。</p><p>叠字使用的多是形容词副词等“状词”,叠起来本身就有强调的作用,如果连续多处使用,则很难突出重点到底在哪了。除非有特殊的写法,如前面易安的那个《声声慢》</p><p><br></p><p>我们写近体诗,忌讳用的是重字。但是叠字也是重字,是属于有意而为之的,不算犯忌讳。还有一种形式,叫“重出字”,也是用的重字,但是重字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和照应,这也是一钟设计,这也不算构成诗病。</p><p>比如义山的“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两个“难”字构成了排比的关系,是种修辞手段。</p><p><br></p><p>还比如:</p><p>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东坡</p><p>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p><p>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p><p><br></p><p>再看一下王安石的《游锺山》:</p><p>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p><p>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p><p><br></p><p>还有王渔洋的《题秋江独钓图》:</p><p>一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p><p>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p><p><br></p><p>这甚至四句都反复重出了字,但是形成了并列递进等互相关联的关系,是一种独到的设计。自然带出一种风味。这里,再把本人的一篇七律拿出来,虽然写的不算好,但是也尝试使用了重出字的写法,给朋友们借鉴一下:</p><p><br></p><p>谁知窈窕风来舞,却是娉婷叶托花。</p><p>长袖送香香扑语,短声衔笛笛吹沙。</p><p>平生最怕伊人笑,浅笑难扶醉客斜。</p><p>零落芬芳伤几许,桃园深处一流霞。</p><p><br></p><p>我这篇七律的颔联用了两个“香”字,两个“笛”字,看着是叠字,其实不是叠字的用法,而是重出字的用法,因为这两个“香”字不是起着强调的作用,而是接引递进的作用,下句的“笛”字,也是这样。</p><p>在颈联,上下句各用了一个“笑”,同一个字,其实是属于不同的词性,对句的“笑”其实是做名词用的。有朋友对我这一联是否工整提出了疑问,私以为还是对的比较工整的,呵呵。“笑”的重出,也不是诗病之重复,是借用、递转的作用。</p><p><br></p><p>其实,叠字也好,重出字也好,都属于炼字的范畴。字要活用,要为我所用。有所设计,有所谋划和布局,自然会有所效果,有所精彩。现在将网络上汇集的关于炼字的名句贴在下面,算是节日里给大家的一个小贴士吧:</p><p><br></p><p>1.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前蜀】卢延让</p><p>2.百炼为字,千炼成句。&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皮日休</p><p>3.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方于</p><p>4.新诗改罢自长吟。&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杜甫</p><p>5.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杜甫</p><p>6.欲识为诗苦,秋霜若在心。&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杜牧</p><p>7.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贾岛</p><p>8.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nbsp;&nbsp;&nbsp;&nbsp;&nbsp;【唐】杜荀鹤</p><p>9.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孟郊</p><p>10.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顾文炜</p><p>11.清诗要淘炼,乃得铅中银。&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宋】苏轼</p><p>12.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nbsp;&nbsp;&nbsp;&nbsp;【清】牧</p><p>13.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nbsp;&nbsp;&nbsp;&nbsp;【清】曹雪芹</p><p>14.诗家好作奇句警语,必千锤百炼而后成。【清】赵翊</p><p>15.诗可数年不写,不可一字不真。&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东晋】陶渊明</p><p>16.欲望句之惊人,先求理之服众。&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清】李渔</p><p>17.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李白</p><p>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杜甫</p><p>1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宋】陆游</p><p>2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宋】陆游</p> <p><br></p><p>平仄与拗救:</p><p>我们现在再把近体诗的基本要求温习一下:</p><p>1,每一句的字数相等,五言或七言。&nbsp;2,四句一首的我们称为绝,八句一首的我们称为律。比八句&nbsp;还多的叫⻓律,也叫排律。&nbsp;3,一韵到底,且只能押平声韵。所有的近体诗,第一句都是可押韵,&nbsp;可以不押韵的。除了第一句,&nbsp;单数句不许押韵,只能在偶数句押韵。&nbsp;4,在律当中,第一二句叫首&nbsp;联(也叫起联),第三四句叫颔联(承联),第五六句叫颈联(转&nbsp;联),第七八句叫尾联(结联)。中间两联上&nbsp;下句(3句和4句,及5句和6句)要有对仗的关系,其&nbsp;他两联可以对仗可以不对仗。颔联对仗可以略宽&nbsp;些,但是颈联则要求工对。关于近体诗的对仗,我&nbsp;们以后有专⻔课程讲授。&nbsp;5,要合乎格律诗的平仄规律。&nbsp;</p><p>知道了上面这些,我们就可以知道了近体诗的格律是怎么回事了。说复杂也不算复杂,说不复杂&nbsp;吧,刚一接触也会有点发蒙。其实,重要的还是依仗我们上周讲到的声韵知识。写近体诗,每个字&nbsp;的平仄都是有要求的,该用平声字,就不要选仄声,这样两平两仄的节拍性的分布,就形成了近体&nbsp;诗音乐特点的旋律美感,读来自然抑扬顿挫,起伏有致。因为每个节拍主要是由二个字组成的,平&nbsp;平或仄仄,那么,这第二个字就是这个节拍的节点。平[平],或仄[仄]。所以,节奏感主要是体现在&nbsp;这节点之上的,这每个节拍的第二字,在我们的句子里,分别就占据了第二,第四,第六的位置。&nbsp;</p><p>因此,我在前面强调,所谓近体诗的“对”和“粘”,主要是看它的第二、第四、第六字。每一联的上下&nbsp;句间,这几个字“对”上了,基本就能合上律了。前一联的后句,和后一联的前句,这几个位置上的&nbsp;字&nbsp;的平仄相同了,那么,也就是“粘”上了。最后一字是韵字,或者是仄声收句字,我们另会根据押&nbsp;韵规&nbsp;则来约束它,前面的第一、第三、第五字呢?一般就可以轻松些不要求那么严了,这,就是传&nbsp;说中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了,呵呵。二四六尽量不要⻢⻁,该平不能仄,该仄不能平,要鲜明&nbsp;啊。</p><p>单看二四六这几个位置的字,只能有这样的表现---“平仄平”,或“仄平仄”,非此,即判为不合&nbsp;律。&nbsp;“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挺好记,也是一般判断格律诗是否合律的常⻅方法。但是,它不是很绝&nbsp;对&nbsp;的,有两点必须要注意到:</p><p>1,不能犯“孤平”。&nbsp;什么是“孤平”呢?,就是前后两字都是仄声字,而中间夹一平声字,这就是“孤平”。句中如果犯了“孤&nbsp;平”,那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拗句了。“拗”是啥意思?别扭,不顺口呗!句中有拗即是病。严格的说,&nbsp;标&nbsp;准的理想的格律诗,是不能有拗句存在的。但,这样的标准型的格律诗,使在唐诗三百首里,也&nbsp;找&nbsp;不出来几首的。写诗嘛,言的是个心情,干吗那么束手束脚的这么严格呢?所以有这么一句是“拗&nbsp;而&nbsp;能救,既不算拗”,松绑了。</p><p>在七言诗中,第一个字离音节比较远,它的平仄如何完全可以不用管&nbsp;它。那么,第二个字犯“孤平”是被允许的了。对七言诗而言,主要是看第四个字,如果犯了“孤平”,&nbsp;那就是拗句了,这是必须要补救的。而五言诗只是七言诗去掉前两个字而已,那么,对于五言诗,&nbsp;就是第二字不能孤平了(4-2=2)。如有孤平出现,就算拗句。而拗句需要采取不久措施的,称作&nbsp;“拗&nbsp;救”,给救回来了,那还算合律的格律诗,否则,就是不合格的出律诗了。&nbsp;</p><p>2,不能“三平尾”或“三仄尾”&nbsp;所谓“三平尾”或“三仄尾”,就是句子最后三个字,不能连续用三个平声字,或连续用三个仄声字。尤&nbsp;其是“三平尾”是近体诗之大忌,是不可救之拗句,所以坚决要避免,必须的。但这里有个特殊情</p><p>况,&nbsp;可以逃过这样的约束,那就是对专有名词开绿灯。如果出句为三仄尾,那么对句则以三平尾来&nbsp;救它&nbsp;(值得商榷的说法)。下面有几个例子可以参考一下:</p><p>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应物&nbsp;仄仄仄&nbsp;平平平</p><p>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杜&nbsp;甫&nbsp;仄仄仄&nbsp;平平平</p><p>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寒---王维&nbsp;仄仄仄&nbsp;平平平&nbsp;这几个例子,属于特例,只是简单介绍一下。</p><p>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要轻易去试,养成习惯就不好&nbsp;了,坏了规矩,就不能成方圆了。其实,在唐诗里,下三仄和下三平,也不少⻅的,但多⻅在五言&nbsp;近体诗中,七律很少⻅到。古诗中,三仄尾常⻅,三平尾少⻅。延习下来,形成这样的概念,“三仄&nbsp;尾”尽量避免,但是不算大错,“三平尾”绝对禁止,救无可救。</p><p>下面不妨再列几个“三仄尾”的例子:</p><p>“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这是⻙应物的。&nbsp;仄仄仄</p><p>“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这是刘禹锡的。&nbsp;仄仄仄</p><p>“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老杜的。&nbsp;仄仄仄</p><p>下面,我们以前面所列的四种七言的平仄句子为例,说一下近体诗的“拗”的情况有哪些:&nbsp;(1)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仄平平仄仄平。&nbsp;@@*&nbsp;@*@&nbsp;(3)平平仄仄仄平平。(4)仄仄平平平仄仄。&nbsp;@@X@@</p><p>说明:</p><p>一,下面标&nbsp;@&nbsp;的字,是可平可仄的,不算拗。</p><p>二,下面标注上&nbsp;*&nbsp;的字,是必须要拗救的,而且是可&nbsp;以救的字,救的方法有“自救”和“对句救”两种。</p><p>三,下面标有&nbsp;x&nbsp;的字,是无法救的拗了。该仄的时候&nbsp;给整成平了,那就是“三平尾”了,该“平”的时候给整成仄了,那就是“三仄尾”了。在这里还要说明一&nbsp;下,关于“孤平”是诗之大忌,必须要拗救的,关于所谓的“孤仄”是不犯格律的,所以不存在“孤仄”的&nbsp;问题。也就是说,“孤仄”不是病。&nbsp;上面认识了什么样的句子是拗句,那么,下面介绍一下“拗救”,就是如何对可以救的“拗句”进行补&nbsp;救。&nbsp;</p><p>1,自救&nbsp;在七言诗中,第三字,除了“(2)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子之外,都可以平仄不论,拗了也不需要&nbsp;救。主要是因为在“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如果第三字将平字换成仄字,那么,就必然形成了第&nbsp;四&nbsp;字的“孤平”。而其他三种句型则不存在这个问题。这句,如果真的在第三字用上“仄字”而不可&nbsp;换,那&nbsp;么,怎么救它呢?---将第五个字的“仄”给改成“平”就可以了。这就是自救。</p><p>举个例子如下:</p><p>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nbsp;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nbsp;看这句“南去北来休便休”,按格律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样的,但是“北”字,使得该平的地方用&nbsp;上了仄,那么,作者便将该仄的第五个字使用了平声的“休”字。再看第四句“一任晚山相对愁”,“晚”&nbsp;字的位置本该平,但是“晚”这个仄字不想换,那么,作者便在本该仄的第五字的位置上,用了平声&nbsp;字&nbsp;“相”字,这样,也救了前面形成的“孤平”。</p><p>2,对句救&nbsp;在七言诗中,第五个字只有在“(2)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中是可以不论的,选平选仄是无所谓&nbsp;的,&nbsp;不构成孤平。但是在其他句中是不可以的比如在“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中,,把第五字给换成仄音&nbsp;字,那么,第六字就必然形成孤平了,这句就成了“拗句”了。一般的,所谓的“救”都是后面救前面,&nbsp;而这第五字,后面空间太小了,所以“自救”不成了,怎么办?那就只能靠“对句救”了。</p><p>举例:&nbsp;劝君更进(一)杯酒,⻄出阳关(无)故人&nbsp;---第五字“一”拗了,那么改变下句的第五字的平仄,用“无”(平声字)来救它。&nbsp;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nbsp;---第五字“直”拗了,那么改变下句的第五字的平仄,用“空”(平&nbsp;声字)来救它。</p><p>儿童相⻅(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nbsp;---第五字“不”拗了,那么改变下句的第五字的平仄,用“何”(平&nbsp;声字)来救它。</p><p>&nbsp;关于“对句救”,其实只是指着这一种“(1)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的,其他三种,(2)仄仄平平仄仄&nbsp;平---&nbsp;不需要救,前面说过了。(3)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拗了就成三平尾了,不可救。(4)仄&nbsp;仄平平平仄&nbsp;仄---如果第五字拗了则成;&nbsp;三仄尾了,也不可救或不必救。&nbsp;</p><p>再次强调一下前面那就个“三平尾”的举例,那是特例,人家作者是大诗家,名人效应或类于“为伟人&nbsp;讳”,所以一般人不会去指责的,而我们学习者,是尽量不去模仿这种特例的。他写了那是特例,你&nbsp;要是写了,会被砖头拍死的。为了安全,还是别去乱试哦。&nbsp;关于近体诗的“拗和拗救”其实是个令人挺头疼的问题,不仅困扰了大多数的初学者,连一些所谓的&nbsp;“高手”也纠缠不清的。</p><p>尤其是一些特例,总是给人一种很“无理”的感觉。我个人感觉的,能不拗则尽&nbsp;量不去拗,也不要去为显示自己多少会一点点“拗救”而特意的拗拗来去的炫耀,“拗”毕竟是个“病”,&nbsp;即拗救了,那也是打个补丁而已,难以言美。</p><p><br></p> <p><br></p><p>拗与拗救:</p><p>因为近体诗的“拗与拗救”是困扰很多初&nbsp;学者的“大问题”,也是很多诗词写作“高手”们纠缠不清的一个问题,所以,今天继续探讨它,为的是今后再遇到这类问题,我们不再困扰。</p><p>舍得为你讲拗救,你和舍得一起去传播诗词文化。我们自己会一点,就和大家分享一点,抛掉那些&nbsp;狭隘的⻔户之间,鄙视那种文人相轻的陋习,诗词是文化,不是拿来装点自己那脆弱的小小虚荣心&nbsp;的。爱诗,爱词,爱文化,从爱护自己做起,从开拓自己的心境做起。狭隘的心境永远培养不出诗&nbsp;心来。</p><p>那么,就让我们以欢喜的平和的心态,来继续理顺这拗和拗救吧,让格律诗的“拗”我们这里再&nbsp;拗下去</p><p>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本句格&nbsp;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正格</p><p>按正规格式,这一联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但是他这里“有”字出律了,怎么办,他在下&nbsp;句用“相”字给救了回来,“相”这里,应该仄的地方改成平字。其实,这下句“暮禽相1与还”的“暮”也出&nbsp;律了,它使得“禽”字成了孤平,但是,同样这个“相”字也救了它,这又是自救。那么,这个“相”字既&nbsp;救了上句(对句救),也救了本句(自救),这个叫什么?这叫“双救法”。</p><p>过去古人诗中的有些拗,其实就是诗人有意而为之。他觉得格律对他的“意”约束的紧了些,而他故意&nbsp;想取那种“高古”(古拙,不拘)的调⻔,在音的节奏点,刻意“拗”下去,形成重的“低音炮”效果。</p><p>看孟浩然的这个“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上句竟然连这四个仄声。他怎么救的呢?用一个“成”字&nbsp;救了它。注意“成”这个字的位置,不论是自救还是对句救,起“救”的作用,尽是在七言的第五字,或&nbsp;五言的第三字上。这个“成”将本该的“仄”换成了“平”,救了上句的拗,其实它也就了本句的拗“往”字,&nbsp;它是什么?对了,这也是用的“双救法”。</p><p>我们再看一个特例吧,大家都熟悉的大拗之句的例子</p><p>江南春绝句(杜牧)&nbsp;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nbsp;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p><p>看这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平平仄仄仄仄仄),竟然连用了五个仄声字(岂止是三仄尾,哈)。&nbsp;这首绝句,网络诗词界对这样的“拗”句也是争论不休。其实,他只用下句“多少楼台烟雨中”里的一个&nbsp;“烟”字就给救了。另外,我认为,虽然七言的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不影响本句的音节,但是,这里的&nbsp;“多”字,从音韵和谐性的⻆度来看,却对上句的大连仄也同样起着“救”的作用。如果换个“仄”字试&nbsp;下,显然声韵上不如这个。这里再提请大家注意,这个“烟”字,还是在这七言的第五字的位置上。</p><p>&nbsp;关于近体诗的“拗和拗救”之法,其实还有很多的变例,我这里就不一一讲述了,其实我自己也在学习&nbsp;中,呵呵。初学的朋友,对于一些特拗不必过于看重。我们要着重注意前面我讲的“自救”“对句救”这&nbsp;两种最基本的方法。一般的就能对付过去了。</p><p>读唐诗时,我们还经常读到一些现在看来不合格律要求的诗,尤其是有大量的诗甚至就没有“黏”。一&nbsp;般的来讲,绝句中,第三句不“粘”反而去“对”的,律诗中第五句不去“粘”而在平仄上用“对”的这样的&nbsp;诗,我们称为“折腰体”,就是中间开始,平仄上不去粘了,而去对,下面还继续按新的平仄的粘对去&nbsp;继续。其实,更有甚者,律诗中第三句就不去粘了,有的,是尾联不粘,更令人吃惊的是,有的诗&nbsp;每一联都不去粘。这些啊,不管它是折头折腰还是折脚,我们统统把它们列为拗体诗。</p><p><br></p> <p><br></p><p>古诗词中的离别意象:</p><p>在古代诗词作品中,离别,总是被当作反复歌咏的主题。“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唐玄宗的凄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柳三变的缠绵;“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是朱淑真的幽怨;“怕人寻问,咽泪装欢”,是唐婉的酸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p><p>古代的离别诗词,往往涉及一些特定的风物,如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或者吹笳弹琴,吟诗高歌。总体说来,这些有关离别的意象常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p><p>第一,离别的时间。如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等等。春天是个特殊的季节,万物复苏,本来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但离人却要就此远去,带走了一年的希望。所以作为离别的双方,怎不倍加伤感?当然,离别诗更多的场景摹写是在秋季。如“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孟郊《古怨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等等。当然,从小的时间范围来讲,许多诗人更喜欢把离别与落日、夕阳、暮色联系在一起,用以表达浓浓的别情。离别的伤感与落日的苍茫正相协调,悲凉的环境正好可以烘托凄凉的离别之情。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等。  </p><p>再者,离别地点的安排,诗人也有讲究。古代的作品,常常写到灞桥,写到劳劳亭、长亭、南浦等。灞桥,建于汉代,位于今西安城东12公里,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对送行人而言,这是终点;对远行人来说,这是始点。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所有的文学作品中,灞桥是最富有离别气息的经典意象。  </p><p>劳劳亭,位于南京城南,是著名的送别之地。在古汉语中,劳劳表示非常忧伤,如成语中就有“劳燕分飞”之说。  </p><p>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此送别。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句子便取其离别之意。  </p><p>南浦,即古南浦郡,其水滨常为古人送别之处。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如屈原《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p><p>另外,在离别的景物上,古人常常描写柳枝、春草、月亮,由于长期大量使用,这些诗歌意象如今已成了离别的代称。“柳”谐“留”音,折柳相赠表示留念、挽留之意,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再者,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一切顺遂。杨巨源“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刘禹锡“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等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p><p>“春草”也是这样一种意象,它经常被用在表达送别、相思主题的作品中,成为抒发离愁别恨的一个载体。李煜《清平乐》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王维《山中送别》中“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等句均有对“春草”这一意象的涉及。  </p><p>当然,“寒蝉”“夕阳”“秋雨”“阳关”“古道”“月亮”“酒”等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p><p><br></p> <p><br></p><p>诗中造句一:</p><p>中国传统诗歌艺术范围里,或言之诗歌技法范围中,句法乃最重要环节之一。一篇作品里,语句之作用者甚。其上可与谋篇相配合,下可及炼字之精要。且句句之间的关联,或相对而对仗鼎立,或勾连而前后呼应。句外千丝万缕,句内风云变幻。骨血相连,脉络纵横,造句之法度,不可轻视之。古往今来,诗歌句法之演变,结构之类别,论述之精要,不胜枚举。</p><p>而今我等论句法,兼而顾之,拆而分之,揉碎而细研之,透视而体悟之,可得出些许醒悟。句随意走,意取灵秀。内视句中有世界,自成体系而独立之。虚实有度方成气候,下字成词须具匠心。外视句外乾坤界,遥相呼应在其中。</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古诗话云【凡作诗,使人读第一句知有第二句,读第二句知有第三句,次第终篇,方为至妙】(摘自《钟伯敬先生朱评词府灵蛇亨集》)。道的是“诗意贵开合”。这就是说句子的外延性、接续性、勾连而成篇。也就是,言一句而谋下一句,且同时,须回顾前一句。此等作诗之思维,应该养成习惯。</p><p>造句之法,蒙于谋篇之法。谋篇之法,缘于立意命题。我们说,不论下字还是造句,其守则就是要“瞻前顾后”,不可“盲人摸象”。写一山一石,须顾及此山石能否用于篇意。言一花一木,当化身为花木以花木视角代己言。晴天为何象,风雨何寓意,春天象征之心绪,秋雨如何入我心。取景者即为借景之言,咏物之,定为言情语。化景物为代言人,那么,不论言何景色,其实延续的都是情志之一脉。脉络不断,诗语自是流畅。诗语之流畅,语句之间的勾连呼应自然形成。如此,我们造句之“外延法”就出来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也即,不论言何景物之语,都须依情而造。时刻不忘记写诗初衷,维系好我们诗之脉络。一般而言,所谓诗的脉络,即是言诗立意时的情绪氛围。这个情绪氛围,是脉络,也是诗意基础。这里重点是,如何取景?究竟何方景物有资格入选,为我代言?我们不妨先看一下义山的《锦瑟》</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p><p>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nbsp;</p><p>开篇即是“锦瑟无端五十弦”,瑟,弦乐之器也。锦瑟,装饰华美之瑟。眼前之物,眼前之景。这里其实本意写的就是“锦瑟五十弦”。平铺直叙地道一景物,很简单吧?但如果只是写出“锦瑟五十弦”就干巴巴的很无聊了。</p><p>这起句的重点是在“无端”二字上。此二字道出,情绪之感就开始了漫延。无奈、叹息、迷茫、回味,甚至有一些悲凉,等等说不清道不明的杂感就扑面而来。“无端”二字,就是无端带来了一种情绪态势,这是一种什么情绪呢?像雾像雨又像风。作者又为何而叹息呢?接下来便是“一弦一柱思华年”。</p><p>从“锦瑟”到“一弦一柱”是一种具象化,仿佛把镜头拉近了,细细端详这瑟,纤毫毕现,弦柱分明。而“思华年”接续的就是起句之“无端”。通过此例,我们能感觉到其句子的外向意味散发,是如何延续的吧?句子可以简单写,诸如“锦瑟五十弦”谁都能写。但是这“无端”二字才是本句的精髓所在。这说明,写景物不是复制景物,而是要融进自己的情绪,使句子带有情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详细看后面的全篇,就会明白。这“无端”所带来的情味,漫延全篇的每一句里。这样的情味,就是这首诗的“诗脉”。</p><p>我们说造句,“其上可与谋篇相配合”,就是,句法之精要,首先要配合章法之构建。章法着,起承转合也。</p><p>起承转合是诗之结构的布局,也是对诗句位置的安排。不同的位置,就要有不同的诗句表现。一个是刚才说是整体情味之维系。二就是不同位置的诗句,完成不同的功能。起联该如何写,承联又该如何接,转联的升华又需要怎么处理,合联,收束中的艺术。</p><p>明白每一句,在章法结构里不同位置的需要,就要表现不同的作用。我们的句子,可能就会随口吟成,挥笔成金。每一联(或绝句中的每一句)在完成谋篇任务的同时,再经营自己的小环境。我敢说,即使我们的诗句看起来不那么华丽,甚至有些小瑕疵,但是章法稳了,诗写的也绝不会难看。所以,章法是造句的前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造句的二个前提是,1&nbsp;融进情味,2&nbsp;配合章法。想写出情味未必需要情语,如这《锦瑟》起句,“无端”二字无疑就是一声叹息。不露痕迹地在“锦瑟”和“五十弦”中的虚语,就可让人无限遐思,引人入境。至于如何配合章法,我们又大有文章可做。</p><p>上面提的二条,是诗句之外部环境处理纲要。也是造句的必备前提条件。而真正的诗句打磨功夫,更是我们要具体面对的现实问题。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最难的就是提笔忘大字,“万诗开头难”!事实上,这个开篇起句,一些老诗人也犯难。老练诗人其老练之处不是开篇,而是开篇之后的“顺流而下”很牛。</p><p>每欲言诗之始,可能都会沉吟良久,而后再一日千里的诗情澎湃。正如我们的书法家一样。纸铺好,墨沾饱,却面对空白宣纸久久不能落笔。他们在干嘛?他们就是在作难。这个难处,首先需要构图布局,而后考虑笔法走势,都是落笔之前需要考虑的。我们写诗也是一样的。万千思绪无从起,一味回旋下字难。其实,这是一种慎重,这是一种尊重,先谋而后动,应该。不知所诗为何物,又何必言以诗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起句难,起句慎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起句本身的性质,其实就是为全诗而“定调”。这点一定要清楚认识,并且足够重视。不论是言愁、言恨、言欢喜、言悲凉。喜怒哀乐之情味,都取决于诗篇之“起”(句或联)。起句定调,承之发挥,转句升华,尾句收束。也就是所谓诗脉之源头,在于这个起。起句好不好写,看我们举例的《锦瑟》就知道了。“锦瑟无端五十弦”。其实就是触景所及,随手擒来。</p><p>我一再以它举例,也是想说明起句的一个特点,那就是“随意起”。给所有起句犯难的朋友一个建议,这个“随意起”很重要,也很实用。所谓随意起,就是触手可及者,皆可入句。所见之景,尽能起之。哪怕是脑中忽闪而过的记忆片段,亦可用之。起无分类,俯拾皆可。</p><p>李商隐写《锦瑟》,可能就是因为看到锦瑟而起诗。或许,他眼前根本就没有瑟的影子,只是他想到了,就以其为起句,权当他守着锦瑟而写锦瑟。一个念头,也可起诗。如果这样看,最难的也就成了最容易的。随意归随意,前提莫相忘。写诗的前提是立意,立意之意须有情味。带着这样的情味去看景,去选景,这景也自然就沾染了“情”之味道。锦瑟本无情,弦柱也无意。从无情到有情,需要的就是一个“艺术处理”。</p><p>随后,我们会详细叙述处理之法。诗道学无限,痴迷可成仙。</p><p><br></p> <p><br></p><p>诗中造句二:</p><p>如此高端的文学艺术,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语文做功底,试想,你能写好诗吗?主谓宾状补都分不清,词性都不明白,又如何运用诗词中高端的语言技巧?所以,但凡爱好诗词创作的朋友,首要任务就是让自己的基础语文知识补课。比如律诗中的对仗,首先要求的就是词性相对,如果词性都分不清,怎么对啊?</p><p>名词动词相对好认,还有人可能分不清形容词和副词吧?基础语文功底薄弱,会严重限制着你诗词水平的提升。古典诗词,尤其是格律诗,在词性运用上和平时语言的表达也有很大区别,它具有高度凝练性。突出表现是,类如助词以及叹词等等几乎是被诗词语言忽略的。诸如“的地得着了吧喽啦呢啊哇吗呀……”等等。</p><p>这些词汇你用来写所谓的“现代诗”可以,但是古典诗词的写作,至少是慎用。我没有说绝对不许用,但是即使特殊情况下使用,也多是被转化了词性,或者使用的是它的其他词性属性。比如“地”的使用,当做名词尽可使用,但是作为助词就需要谨慎。</p><p>初学者尤其要注意这样的语言特点。我们经常鉴别某诗句,说它不属于“诗语”,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词性的使用不当造成的。写诗所用语言,谓之“诗语”。填词所用语言,谓之“词语”(也属于诗语范畴,也叫诗语)。诗语的特点、特征以及所体现的“诗”的味道,一定要尽快熟悉起来。这也是基础必备知识。</p><p> 诗语具有什么特点呢?不是“酸腐”、不是“堆砌”、不是“强凑”、不是“掉口袋”、不是“点鬼薄”。而是一种凝练、巧妙、精要,明白而不俚俗,通达而不做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说废话,不啰嗦。类如“群山峻岭有仙居”这样的,群山就群山,峻岭就峻岭,都是山,不要反复在“山”的意象上涂抹。</p><p>同类意象的词汇,尽管字不相同但是内容哪怕接近,都尽量避开挤在一起。有时候这样的情况自己发现不了,需要特别谨慎。尤其是修改的时候。这样情况写起来肯定会出现无味、平淡、贫乏、苍白的后果。除非特意设计的叠复、重出等等目的,同义不同辞的做法尽量避开。不仅仅一句之内,整篇之内,如果没有必要联系的同类同义词语,也尽量避开。</p><p>不仅仅是重字之避讳了。如此要求,也是实现诗语之精炼的必须。我上次讲过,写诗的时候要“瞻前顾后”就是这个意思,一句之内避免重复(字以及义),全篇之内也要避免。所谓的没必要“重复”就是等于在诗里“注水”,无形中降低了诗的品质。另外,尤其要注意句子的结构问题。</p><p>句式结构具有一个比较复杂的划分,比如主述结构“羌妇/语/还笑,胡儿/行/且歌”“城乌/啼/渺渺,野鹭/宿/娟娟”(二/一/二式),“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情”(二/二/一式)。主述宾(二一二)式:“南纪/连/铜柱,西江接/锦城”“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还有主述状、主述补、主谓连、主主谓等等等等。句式形式很多种,有相关的学术论述这些。我不一一详细列举了。</p><p>如有时间具体讨论句法结构,可以详细说它。这些句式的形式,不要求做强行记忆,而只做一般了解就可以。我们真正的目的,是如何运用这些句式。总的运用原则就是---尽量避免句式重复。尤其是联和联之间,避开相同句式重复。</p><p> 其实我们知道的诗之“八病”里面有“四平头”。也属于重复位置重复词类的问题。所谓“四平头”就是连续两联(四句)开句词汇是同类词。如:</p><p>雪中二首(陆游)</p><p>春昼雪如筛,清羸病起时。</p><p>迹深惊虎过,烟绝闵僧饥。</p><p>地冻萱芽短,林寒鸟哢迟。</p><p>西窗斜日晚,呵手敛残棋。</p><p>注意第三、四句,第五、六句,即颔颈二联的前二字“迹深…,烟绝…。“地冻…,林寒…。”两联之间产生了重复的叙述形式的。这就是所谓的“四平头”之诗病。不一定只发生在二三联,其他位置有同样现象,其性质也等同于四平头。句头之领乃一句之“亮相”,反复同样的出场方式就不新鲜了,谓之犯复。四平头只是一种说法,如果不注意,还可能“六平头”“八平头”呢。记住,避免“重复”是诗学一大要点。不论是字义,还是句子,还是这种“平头”。</p><p> 再就诗句里的虚实关系,我们稍加说说,它对于写作非常重要。我讲过“一句之内有虚实”。也就是一句之内,要兼有虚和实的成分。试随便举几个杜诗中句子的例子大家体会:</p><p>弟妹悲歌里,乾坤醉眼中。---《九日登梓》</p><p>风尘为客日,江海送君情。---《送元二适》</p><p>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十六夜玩》</p><p>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对雪》</p><p>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p><p>风含翠筱娟娟静,雨浥红渠冉冉香---《狂夫》</p><p>略一看就能看出来,其句内都有虚实。这句“弟妹悲歌里,乾坤醉眼中”例。“弟妹”是实,亲人,活生生的人,可见可亲可念想的实在存在。“悲歌”为虚,悲为情绪,情绪为主观存在,可感不可触摸。</p><p>歌也为虚,耳听为虚。如此可见,一句之内虚实兼备。另外还注意这联的对仗,我说过对仗(对联)要“上实下虚”。从“弟妹”到“乾坤”肯定是小范围到大境界,上实对下虚。再看,相对而言,“悲歌”为现实之情绪,“醉眼”是无限想象之态势,仍然是上句实,下句虚。说到诗中造句,我们离不开一个关键词“诗眼”。诗眼是什么?它是一个相对含糊的概念,它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也可能是一句话或者是一联。简而言之,诗眼也就是诗里的“点睛之处”,让人眼前一亮,让人回味不尽,让人感到惊艳之处。</p><p> 根据以往的写作规律,在诗句形式上,我们把七言第五字,五言第三字,也称为“眼”。古法云“七言诗,第五字要响。五言诗,第三字要向,致力处也”。如“平地风烟横白岛,半山云木卷苍藤”,“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p><p>我们的注意点是“横,卷。翻,失”。再如“夜潭钟月魂,溪面印冰姿”“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里的“钟,印。随,上”等等。所以强调此等位置的字,一是在语音音节上它们的作用,二是语句结构上它们的作用。七言句,我们最常用的习惯是“前四后三结构”,那么第五字就是后三字的“起字”,也就是它在四三结构里具有转折、衔接、变化等之“拐点”作用。</p><p>换言之,七言中的第五字(五言中第三字)就是句中的“变化点”,它“字要响”,就是它表现的要突出,响,未必一定指着读音,还有字义的重要性。一般我们在讲“炼字”的时候,强调诗眼。炼字的目的也是为了造句。所以,写作的时候,每一句都要考虑到炼字的问题。</p><p>七言第五字,五言第三字,是传统说法,乃古人之总结。在重视它的基础上,也不用拘泥于此。具体原则是,句中有虚字,见虚字就炼。炼字,其实就是炼句。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清晰诗学里的实字和虚字的概念。名词、代词、代名词等都是实字,而除此之外的动词、副词、形容词、连词等等等等全部可以归为虚字。所谓“炼字”就是指炼虚字。尤其注意的是,区别于一般语文教学的地方是,动词,在诗学里属于虚字,不当实字看。</p><p>另外,“见虚就炼”要养成一个思维习惯。尤其是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炼字之于诗句,就是点睛,炼句也是炼诗眼。句之灵动性也完全取决于“炼字”。山不重要,水也不重要。而具体是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才是最重要的。山和水的互相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张三李四都不重要,张三和李四都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之间发生什么故事才重要。</p><p> 前面我们说了,造句的原则是“瞻前顾后”,是指句间的关系。句中的炼字也如此,炼字就是炼句,炼句就是炼意。诗人行吟的思维习惯,是一种整体性,系统性。这种整体性的把握也不难,就是每一句每一字,都须依据谋篇之起承转合。诗句的处理需要大量的磨练工夫,但并不是你写的多就一定会写的好。</p><p>写作水平的提高,不仅仅需要量,更需要“质”的打磨。尤其是对初学者而言,只追求于量,害处很多。写的再多都是垃圾,又有何用?单纯追求写作数量还有一个害处,就是养成“不认真”的习惯。我认识一个老先生,格律诗写的有五六万首,比全唐诗都多,可是,全唐诗里随便一首都能碾压他的作品。</p><p>另外,初学写诗的人,在写作上暂时不要学李白,李白那是谪仙人,李白能醉酒诗百篇,那是诗中大仙。李白暂时学不起,学诗就学贾岛的“苦吟”吧。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推敲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贾岛对境界的投入,那是真正融身到诗境里了,那种痴迷才是一种大快乐。我不相信贾岛每首诗都这么费劲,但是他对诗境的精致完美之追求是肯定的。</p><p>即使如李白之飘逸,曹植之快捷,也属于“台上一分钟”的亮相,焉知他们背后十年苦吟之勤奋!我们熟知的典故“铁杵磨成针”讲的就是李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