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联通时空 教研未因“疫情”停滞

莫语

<h3 style="text-align: right;">——记津南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研活动</h3> 11月25日,原定于葛沽第二小学的信息技术区级教研活动,因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重新升级,而改为线上进行。<br>  为了搞好这次线上教研活动,主办方葛二小刘学菊校长、王砚霞主任大力支持,孟祥亮和甘雪老师作了大量前期准备。先是甘雪在宁老师指导下反复修改教案,制作课件,然后是孟老师为甘雪录制并剪辑上课视频,调试网络播放设备。期间双桥河一小的张顺波老师也给予了鼎力支持。这次教研活动在多方合作下,顺利于网络上展开。<br> 甘雪老师的授课内容,是在初步学习了制作演示文稿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通过修饰文字、插入艺术字的方法美化和完善演示文稿。而采用的学习素材正是关于新冠疫情防控的内容,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了疫情防控知识传授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渗透点。 课的开始,即以观看抗疫宣传片引入。之后引导学生用老师提供的素材,制作“同心抗议”宣传活动演示文稿,这就培养了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用信息技术为人民服务。 <p>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也在本课中得到有效体现。甘老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借用“翻转课堂”理念,将本课所学做成微课,由学生提前自学,并就本课将要制作的演示文稿进行创意设计规划,因为学生在之前已经有过学习经验,这两点不难落实。这就拓宽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信息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p><p>  回到课堂,通过宣传片引入后,甘老师出示了两张演示文稿的封面图片。</p> <p>  让学生观察讨论——哪一个图片更好,更吸引人,为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形成一个好作品的标准,即本节课的评价量规——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内容充实、思想积极、搭配合理。后面的学习与制作都是在这个评价量规的指引下进行,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p> <p>  课后,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了人人通平台,进行展示评价,孩子们操作流畅,可见训练有素。这样的评价方式也拓宽了评价的范围,丰富了评价方式,便于互相学习,数字化学习方式再一次被展现。</p> <p>  老师在课前和课始都引导学生进行规划设计,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小到做事,大到人生,一个好的规划,总是稳步向前的基础。甘老师的信息课,不仅是教技术,而且从技术学习升华到了意识、思想层面,使课程更具深度。</p><p>  一节因疫情而转到线上的研究课,因为教研员、授课教师、幕后服务老师和听课教师们的认真,并未有丝毫的折扣,反而更加生动。本次教研活动,共有全区40多人参与,上课过程中,听课老师不时就教学中的亮点展开讨论。课后王伟、张伟、李朝、李振江、张士春、宁老师也纷纷对这节课进行点评。</p> 最后,再次感谢葛沽第二小学领导,授课和幕后服务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感谢全区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积极参与。

老师

教研

信息技术

学习

学生

文稿

甘雪

演示

评价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