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书香校园 构建理想课堂

杨树少先队

<p> 读书好,静心雅致;</p><p> 好读书,知晓天下;</p><p> 读好书,厚积薄发I。</p><p> 读书,</p><p> 丰富了我们的阅历,</p><p> 净化了我们的心灵,</p><p> 陶冶了我们的情操……</p><p>让我们以好书为伴,收获智慧,走向成功!</p> <p>  这个世界上的图书浩如烟海,而每个人生命都是有限的。那有限的时光一定要亲近和享受自己喜欢的且适合自己的书。永红小学乘着“新教育”阅读的春风,打造书香校园。 为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书香校园,深入推进阿城区新教育实验开展,践行新教育“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成长“三专”模式,激发教师阅读和写作的自觉,让阅读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永红小学四十位教师参加了阿城区新教育“礼赞中国书润人师”源创图书漂流活动。</p><p> </p> <p>  陈云:有幸能够拜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刚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想这本书就像为我量身定做一样非常适合我,当读完这本书后发现真的受益颇多,特别是书中平实淡雅的文字和真实的案例非常适合我这个正在探索期的青年教师,读完后让我对这份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使命感,这本书也为青年教师打开了一条去往真理的路,帮助青年教师免走无用路,在一边读的时候一边反思,自己从教来的心态和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是否“合格”。为我以后怎么做和该怎么做指明了方向。</p> <p>  叶欣鑫:拜读了张贵勇老师的新书——《学生眼中的好教育》,初次拿起新书,已然被封皮上的一段文字吸引“孩子天生是生活家、艺术家,更是教育家——那些藏在童真深处的单纯、善良,那些看似幼稚实则隽永的话语,总能让人醍醐灌顶” 在共建书香班级以及在检测学生的阅读的成效上。深有共鸣并且获得诸多启发。</p> <p>  李华:在这段闲暇时光静下心来拜读了《给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一书,这本书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历年教育特稿精选集,特稿以媒体特有的敏锐,重寻课堂生命,叩问师道尊严,讲述教育故事。本书用故事化细节性的叙述和荧幕纪实镜头,真实地再现学校中发生的那些教育故事,以冰点般的冷静和客观,传达出教育肩负的使命和教育者深切关怀。一堂堂引人入胜的课堂、一个个魅力非凡的教师、一所所承载理想学校的……这本书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教育坚守与突围的全景图。</p> <p>  张丽娜老师:《一间辽阔的教室》这本著作,让我感受到:生活将激起美丽的浪花,课堂能引发无尽的想像,思绪会飞往遥远的未来。身为教师,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课堂的引领者,做思绪的放飞者,将我们有限的教室无限放大。</p> <p>  杨安娣老师:《为“真学”而教》是冯老师多年的心血和结晶,从正反两反面给出18条“改课”建议,好用易学。著作中,冯老师给出了18条建议,每一条,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第一线的教师切身需要的,仔细研读冯老师的18条建议,我感动之余,窃喜之心如获至宝。</p> <p>  林美玲老师:《重新认识课堂》,面对课堂,我们需要思考,更需要想象。审视现实,有了思考,也就能明确努力的方向,对照现实,有了想象,也就能积攒前进的力量,思考力、想象力,都是课堂教学的生产力!让思考与想象照亮课堂的现实与未来!</p> <p>  黄希娜老师:刚拿到《教育艺术随想录》这本书时,随意翻阅一下,给我的第一感觉这是一本跨越20多年的对话录,是多么的珍贵,这里面包含的是一位老校长在教育道路上的探索与总结,这份初心不改,这份坚持真的震撼着我。</p> <p>  本月我校共有四十位老师参加,参与人员包括二十位班主任教师、二十位科任教师,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等多个学科的任课教师,成员的广泛性更好地保证了活动的效果,让新教育的思想理念更好地植根在教师心中。</p> <p>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还开展了“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暨新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力图通过这次活动为新教师提供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平台。</p> <p><br></p><p> 课后,13位新教师分别从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等方面进行反思性说课,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各教研组教师认真评课、分享心得,朱校长和李校长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鼓励新教师们不断努力,坚持学习。</p> <p>  读书和教研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教师们学习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打造书香校园,构筑理想课堂,新教育的路上我们且行且学习!我们相信,永红小学依托着“新教育”这艘“航母”,定会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p>

教师

教育

课堂

老师

书香

本书

青年教师

课堂教学

教学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