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静水流深》:水到深时流自静

大嫚

<p>川端康成曾说过:“如果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p><p><br></p><p>确实,美好的事物总能让我们感受到心灵被抚慰后的轻松与惬意。音乐也是如此,一曲好的音乐会安放我们的欢喜与忧愁,释放最本真的自己,让心灵得到诗意地憩居,就像《静水流深》。</p><p><br></p><p>《静水流深》是巫娜老师《禅踪》专辑中的一首古琴曲,潺潺流水声中,琴声曼曼,箫声悠悠,让初次听到的我如饮甘露般畅快,不由得惊呼:怎么可以这么好听!然后心里默默地念叼:这是我的,这是我的……</p><p><br></p><p>确实,在我的记忆中,还没有哪一曲音乐能像《静水流深》这样一下子俘获我的听觉与内心。从此,单曲循环,常听常新,如须臾不愿分离的老友般,陪我住在了庸常的日子里。</p><p><br></p> <p><br></p><p>很多个慵懒的午后,就这样将它挂在耳边,聆听着每一个空灵通透、散发着独特禅意的音符,体味着其中那份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的抒怀。于是,尘世的喧嚣与纷扰悄然遁迹,自己恍如置身于轻烟淡岚的水墨画中,素简的世界是那么恬静、唯美、清幽,让一颗心不由得澄澈起来,如净水涤过般无尘,只留下满心的详和与宁静……</p><p><br></p><p>我仿佛又回到了像风一样自由的孩提时代,与小伙伴们在逼仄的胡同里、花草相间的草地上嬉戏打闹;在河里捉鱼摸虾,直至暮色降临时,才用马尾巴草串着鱼虾回家;在田间地头搭起简易的炉灶烘烤柿子吃,每每被路过的乡亲笑着嗔怪:“瞧那黑嘴巴子,哪还像个姑娘家家”……</p><p><br></p><p>伴随着叮咚作响的流水声,那个梳着羊角辫、怀揣文学梦的少女又坐在了淄河边那块光滑的石头上,她一边翻着心爱的小说,一边看水流划过脚丫泛起的串串白花,悠然地度过她的闲暇……</p><p><br></p> <p><br></p><p>“音乐不是用来听的”,有人这样说,深以为然。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不仅能满足我们的听觉享受,还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取一种人生的积极心态和向上的能量。</p><p><br></p><p>《静水流深》一曲由琴箫合奏,古琴音色高雅、委婉、平和;洞箫音色清远、悠长、深沉。琴与箫一唱一和,一呼一应,完美地营造出了空灵而清雅、充满诗意与禅意的意境。</p><p><br></p><p>没有嘈杂,只有静谧;没有纷争,只有详和;没有烦恼,只有安宁……“美而不艳、哀而不伤”,淡淡的忧郁的旋律中蕴含着希冀与力量。有人说,从这曲《静水流深》中看到了“孤崖上的傲梅,空谷中的幽兰,浮云中的竹海,清溪边的水仙”,深有同感!我将它视作疗愈的神曲,因为每一个音符就如同知心爱人的一句暖心话语,娓娓道来,妥帖地安抚你的烦绪,让你的一颗焦躁的心渐渐地沉潜下来,积蓄直面人生凄风苦雨的勇气。</p><p><br></p> <p><br></p><p>一曲好的音乐作品,往往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传递给我们精神力量的同时,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思索与感悟。</p><p><br></p><p>“静水流深,智者无言”源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说,越深的水流表面越安静,越聪明的人越敦默寡言。将其深层含义拓展开来,其实就是说,水面越是平静,其深处涌动的力量却越大;越是不动声色的人,其内心越豁达通透。如此说来,“静水流深”何尝不是对我们人生态度的一个解读呢?</p><p><br></p><p>在繁华尘世间行走,总有满足不了的欲望,本来已拥有很多,却还想要得更多。只待到千帆过尽,风景看夠,岁月的行囊里装满了酸甜苦辣咸等各色人生百味后,我们才会明白,“淡”才是人生真味。有些事是强求不来的,不要对不该有的作非分之想,无论是繁华还是荒芜,看过的风景就不要太留恋。幸福藏在素简的平淡里,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才是最美的风景。我想,这就是“静水流深”的人生境界吧,正所谓“水到深时流自静”!</p><p><br></p><p>蓦然回首,已是半生。只想手握已有的简单与快乐,春来看花开,秋到扫落叶,冬天看红梅,夏天扑萤火。正如林清玄所说,“不忧昨日,不期明日,把握当下,尽心即是完美”……</p><p><br></p> <p><br></p><p> ( 写于2020年11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