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我们去洞口写生……•[散文/石谷]

【耕墨堂•七点推广】-用作品说话

<p>文/石谷</p> <p>  有一天晚上,我刚从外面回来,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他是市艺术中心美术馆的王主任,还说他们馆要组织一次去洞口县采风写生的活动,问我有时间去么?因为突然,又和王主任素不相识,一时有点懵懵懂懂,再加上单位要上班,请假不易,所以犹豫了一下,却不知道如何回答。不过,当听说本次活动是由画友即工笔画家姜建清先生带队,而且首站是我老家高沙古镇采风写生时,不禁有些兴奋,便又即刻答应了下来。</p><p> 于是,第二天我便在单位请了假。好在活动是在周末进行,又是一次艺术下乡扶贫的文化公益活动,所以请假的时候单位领导还是很支持的,自然是二话没说就欣然同意了。因为按约定得先在早上八点半钟之前赶到近十公里之外的市艺术中心美术馆集合,然后乘大巴车准时出发,所以去的时候,我一大早便携带了行李和写生工具等上了公交车。到了美术馆站点,一同下车的,还有一位叫申春兰的刚从桂林乘火车远道而来的邵东籍美女画家。只见她背着一个偌大的画板和拖着一个沉重的行李箱,需跨过地下人行通道到对面的美术馆去,一上一下的,确实有些吃力。可我也是全部武装,整个人儿背着画板画具和提着大小行李等,只能爱莫能助了。</p> <p>  我们到达的时候,大巴车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了,而且车身两侧各挂了一面红色横幅即“艺术扶贫,决胜小康-邵阳市美术馆乡村采风写生展示活动”。听说,这次参加活动的包括三区九县大概有二十多人,市区也就十来个人,而且除了市美协主席李月秋、工笔花鸟画家姜建清和王唯及油画家康建中等人,其他画家及美术馆的几位同志我并不熟悉。不过,一回生二回熟,相信这次洞口之行,大家都会熟悉起来,并成为好朋友。</p><p> 尽管从市区乘大巴车去的人不多,但大巴车车底行李箱和车箱后座位却装满了画架、画板、画框、画布、画纸、展示架等写生工具和展示用品。到了九点钟出发的时候,蔚蓝的天空中,布满了淡淡的云彩,使周围的一切显得异常靓丽。也尽管是秋冬,但却有一种夏天般的热烈与清新感。看来,天气总的感觉还不错!</p><p> 大约一个来小时,我们便来到了我的老家即高沙古镇,并统一在镇内一个餐馆里集合。不久,除了邵东县工笔花鸟画家王唯、油画家刘顺秋搭乘大巴车一同来外,来自其他各县参加这次活动的画家也相继如约而至,如来自市区并自驾车来的油画家杨颂武、蔡文武,来自邵阳县的山水画家张志涛,来自城步的焦墨山水画家杨文武,来自武冈的国画家陶慧,来自新宁的国画家朱戊扬、杨永志、洪代华,来自绥宁的水彩画家陈志勇,及来自洞口本县的水彩画家龙志勇和油画家戴宁等。按计划,我们得先在此吃了中饭再去写生,但现在离吃中饭还早,于是好些画家们迫不及待地步行去古镇老街先采采风再说。</p> <p>  而我则利用吃饭前的空隙时间,到了离餐馆不远处的“王明炎美术馆”那里去玩了一下。但到了那里,王兄并不在馆里,我正欲准备返回,却恰逢王兄坐了一个电动轮椅,从外面摇摇晃晃地回来,他一听说我们来了二十多个画家要在镇里写生,立刻兴奋来了,说他也要和我们一起去。我说:“你行动不方便吧!”他竟然非常自信地说:“我现在好得很,都能飞得起!”还说要我告诉他我们写生的位置,等一下他就过来。让人真是想不到:他曾得了重病落了个残疾却还有如此乐观的心态!</p><p> 简单的中餐之后,我们便乘车来到了古镇蓼水河畔准备写生。这时,往河面上望去,只见碧波荡漾,倒影如画,几座形态各异的桥梁横跨两岸,而那座被称为“祖师桥”的风雨桥,则特别引人注目。于是,大家先站在河岸上,以祖师桥和对岸一片延延绵绵和高低错落的徽派建筑为背景“咔嚓、咔嚓”几下,照了一两个合影,以示留念。不一会儿,王兄也赶到。而几个同行的画友,见他来到,突然发现其造型独特,顿生灵感,便让他在祖师桥上倚栏而坐,当起了临时模特,并一个个竟然画起人物肖像来,而王兄也是欣然同意。</p> <p>  然后,大家背着画板画架等横过祖师桥,再兵分两路人马行动。一路人马是画水彩和油画的,过桥到古街上去画街道两侧那些古色古香、甚至还有些破破烂烂的木制老房子;而另一路人马则主要是画国画的,几乎都不约而同地跑到古镇东头的河岸边,去画对岸山坡上那高高耸立的云峰塔和绿树掩映的云峰寺等。而我,主要是画山水画的,自然也不例外,自动加入到了第二路人马中去,而且是在离桥头下不远处的一个位置坐了下来,并准备挥豪弄墨。此时,却看到十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公公和老太太,正在桥下一块空地上播放着充满节奏感的舞曲和跳着欢快的广场舞呢!</p><p> 看来,古镇里的父老乡亲们,一个个都还过得蛮悠闲自在的,不禁让人有了几份艳羡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而住在这镇里的,应该还有我儿时的好些玩伴,现在也应该都是爷爷奶奶级的人了,听说他们后来大都发了一些小财,并在镇里购置了房产,也因此从农村搬家住到了镇里。我想,他们是不是也正和这些老公公老太太一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呢?而此时,我才突然发现:我所处写生的临岸边恰是一个层层级级的石砌码头,码头上正有两三个妇女模样的人,在忙忙碌碌和洗洗涮涮着衣服等什么的。而码头近处的水面上,则还有一群悠悠荡荡的鸭儿,正在悠闲自在地嬉戏和游玩着,似乎要和水中的游鱼儿来比比谁最欢快呢!</p> <p>  高沙古镇写完生后,晚上我们则住在了县城一家还算豪华的酒店里。但大伙儿呆在客房里,似乎从不闲着,继续干着白天的事儿,比如修修改改白天没画好或没完成的作品,包括同住一个客房的油画家康建中也不例外。他们的精益求精和敬业精神真让人佩服!而我,则相对无聊,独个儿躺在床上,有事没事儿地翻看着手机里的信息,并把白天里抓拍的采风写生照,选了七八个发到朋友圈里。</p><p> 不久,便收到了同样画山水画,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丘挺教授山水画研究生班的贤侄曾海波发来的信息:“叔,你今天在高沙镇吗?”我立即回答说:“是的!”然后,他说他也在高沙古镇,还说这段时间一直在父母家画画等。好可惜,我们已来到县城,要不然,叔侄俩就可以在古镇里见见面聚一聚。而且,还可以顺便去看看他亲自为其父母亲设计的小私宅,听说小私宅就建在古镇里,造型很别致,内带天井,有点像现代简约新中式徽派风格。贤侄海波曾好几次约我去他父母亲家玩,但都因我没时间而未能如愿,没想到这次还是错过。</p> <p>  第二天,我们吃了早餐,从县城乘大巴车直奔位于雪峰山脉的古楼乡盐井村“湘乐山庄”,中途洞口塘(潭)风景区。大巴车沿着雪峰山麓溪水边曲曲折折的道路盘山而行,沿途山峦叠嶂,连绵起伏,奇峰对峙,溪流潺潺。不久,我们便来到山庄入口处,只见入口处一个简朴的木制山寨门屹立在眼前,一条陡峭的山岔路曲折而上,并远远地消失在丛山峻岭之中,却一眼望不到尽头,而右侧一条更小的溪流蜿蜒而下。由于去山庄的路,又窄又陡,大巴车无法开上去,只能停靠在入口处的溪流边,而我们也只能下车步行而上,不过还好,到山庄的路并不遥远。</p><p> 一会儿,我们来到山庄,原来这里四面环山,感觉就像是一个盆地,呈现在眼前的全是翠翠绿绿和层层叠叠的茶山绿岭。而前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耐人寻味的假山雕塑,假山顶一个巨大的仿制式紫砂壶正在倒着“茶水”儿,再形成一股瀑泉,然后直泻而下,并哗啦啦地落于养有大小鱼儿的浅水池中,却给人产生一种无限的遐想和诗情画意感。而右侧,一两座棕黄色吊脚楼式的低层全木制青瓦坡顶建筑,正座落在一片陡峭的山崖之下,一看那就是山庄的大本营。另外,在盆地的左侧山麓下,还有一座两三层高红瓦白墙的坡顶建筑似乎还没完全建完,而且屋前还竖有一个高高的像塔一样的构筑物,据说是准备安装观光电梯用的。显然,无论其造型还是色彩,感觉都是与周围环境有些格格不入或不协调似的,这未免让人觉得有些遗憾!</p> <p>  而一到了那里,我们其中的几个画友,却把行李和画具等往地面上一扔,随后迫不及待地沿着迂回曲折的羊肠小道爬上左侧的茶山观山赏景去了。即刻,我们来到山腰上,漫步于山道之上和穿行于茶树之间,再俯视山下,一切佳色美景尽收眼底。不过,我们不忘来的目的,却又从另一处山道匆匆而下。来到山庄大本营的木制楼里,才知山庄的主人许老板竟然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了,没想到数年没见,却各自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而久违的朋友突然再见面,自然少不了一番惊奇和寒暄。但寒暄之后,我和其他画友一样,即刻投入到写生的队伍中去。只不过,不同的画友却选择了不同的角度和带着不同的情感,去尽情地描绘这里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罢了!</p> <p>  而我,则选择了以山庄建筑为主景和以周围山峦为背景的角度来写生,而且信心满满,并想画一幅四尺整张的水墨山水画。但没想到的是,开始画的感觉还真不错,无论其建筑造型还是山势构图,都画得有模有样,但画着画着,却感觉越来越不对劲。显然,要再画成水墨画,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于是,我又想把之改画成一幅焦墨画,可结果越画越差,而且心态非常的糟糕,真是白白地浪费了我一天的写生好时光!后来我才明白:我是画写意画的,而且带有涂鸦和意象味的那种,这种把结构画得太死板和过于细节及象形的写实手法,完全与我的风格和画法背道而驰,会大大地束缚我画画的思维和手脚等。</p> <p>  临近中午的时候,市美术馆的刘展艳馆长一行,还有洞口县美协林紫一、刘文文等画友同仁,都来到了山庄看望我们,尔后,我们一起在山庄建筑屋门口前合影留念。这一天,其他画友的状态和感觉似乎都还不错,个个画得很投入。看啦,有的跑到山脚下溪流边去画的,有的爬到山巅上去画的,而我们更多的则是蹲坐在山庄周围写写画画的。或画山峦,或画建筑物,或画溪流,或画……总之,大伙儿一边聆听着山庄里播放的悠扬而美妙的音乐,一边凝神静气地画着画儿,尽管冷风嗖嗖,但却无比陶醉。特别是画到尽兴之时,几个油画家们,竟然还让山庄的美女服务员穿起艳丽的红色民族服,权当一下模特,画起了人物肖像画。有时,画友们相互之间还时不时地开开玩笑什么的,虽然天气寒冷,也画得辛苦,但却无意中增加了无穷的乐趣。就这样,画友们在一边画画一边欢歌笑语中度过快乐的一天。</p><p> 第三天,我们的目的地是离县城不远的洞口塘(潭)。去的时候,气温有些低,幸好加了一条内裤,还不觉得冷,但却下起了毛毛细雨,让人有几多不便。同时,大巴车开到河边一拐弯处,已无车路可走,不得不将大巴车停留在那里,大家背着大小画板和其他绘画工具,只能沿河边操小道缓步前行。前面一位来自本地的领路的画友告诉我们:“到达那里不远,大概也就一两里远的路程!”并且说需穿过一片田野和树林,但却让我们多少感到有些为难,大家不禁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p> <p>  我们一边走一边看,路边随风飘摇的凋零的叶片和花花草草,湿润了我们的衣裳和鞋子。这,使我突然想到了古代诗人僧志南的那首《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只不过,现在到底是秋冬而不是春天,多了几分颤颤悠悠的寒意罢了!而当我们看到前方云雾腾腾的雪峰山脉,却又增加了些许兴奋和激情,大家便不由自主地加快步伐往前方奔去,却忘不了还时不时地停下来拍拍照什么的。尤其是,在这样冷酷酷的天气里,路上竟然还能看到三五个光着身子正在碧清的河水中有说有笑游泳的人,让我们顿时又多了几分敬意和勇气!</p><p> 洞口塘(潭),给人的感觉正好是连连绵绵雪峰山脉的一个断口处,只见两侧山峦相互对峙,奇峰怪石耸立,而云雾茫茫中,一条清澈的河流从断口处的峡谷中蜿蜒而出而形成滔滔不绝的“平溪江”,又因峡谷口水深如潭而得名。听说,在未修高速公路之前,洞口塘(潭)是从洞口乘车去怀化等湘西地区的必经之路,有“一夫当关”和“万夫莫开”的作用。但如今这里,一条高速公路沿着雪峰山麓和江边横跨而过,不得不打破了昔日的宁静。</p> <p>  若干分钟后,大伙儿好不容易和气喘吁吁地来到了洞口塘(潭)山脚下,并且当我们爬上了峡谷口处的山崖边,看到满山是怪石嶙峋和悬崖峭壁,且均宛如刀削斧劈般,不能不令人啧啧称奇!而正对着的彼岸著名景点“狗爬岩”,抬头望去,巍峨壮观和气势磅礴!再仰望那高高的山巅,更是云雾缭绕和时隐时现,犹如在梦幻中一样,让人心醉神迷!</p><p> 不一会儿,大家四处寻找最适合自己画的位置,面对巍峨挺拔的雪峰山洞口塘(潭)景区的旖旎风光和秀色美景,全神贯注地写起生来。有画山峦的、有画怪石的、有画绝壁的、有画江景的、有画奇花异草的,但更多的是画洞口塘(潭)的全景风光。由于今天天气普遍偏冷,再加上微风细雨的影响,大家不得蹲坐在或岩石下或廊亭中或大树下来画,有的甚至撑着雨伞或干脆站立在冰冷的寒风中画,抑或到观景台上或江边或台阶上等,冒雨挥笔弄彩,全身却颤颤巍巍地直打哆嗦。由于出山不便,大伙儿的中餐只得靠订外卖送到山上来吃,也尽管饭菜简简单单,但大家却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在山中吃了个简易的中餐后,大伙儿接着继续画画,直到夜幕降临,才收工返回住所。</p> <p>  而第四天上午,我们继续在洞口塘(潭)对岸写生。下午,市美术馆又派人加班加点,在洞口县文化馆门口前坪专门搞了一个有关本次采风写生活动小规模的临时作品展,总共大约展出了五十余幅写生小品,但却引来当地无数的老百姓和绘画爱好者前来观看,并好评不断。展后,大伙儿便收拾好所有的行囊,各自打道回府。至此,本次活动宣告结束和完美收官。也非常感谢市美术馆马宝龙、王晶、雷建桥、戴振华等其他各位领导与活动组工作人员的精心策划与辛勤服务及一路陪伴同行等。</p><p> 想来,为期四天的洞口采风写生活动,确实让人收获不少,不但对大美邵阳的山山水水进行了采风写生,而且通过观察自然和感悟自然,提高了自己画画的水平,尤其是加强了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画种和不同画风的画家们之间的切磋与交流学习,也加深了大家之间的感情及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真是受益匪浅!这,无疑也是一次相互学习和相互提高及宣传大美邵阳的有益的采风写生活动!</p><p>-2020年11月23日撰/石谷</p> <p>(谢谢光临!欢迎转发!)</p>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p>【本文作者简介】:</p><p> 石谷,又名耕人,原名曾昭定,号耕墨堂堂主、雪峰耕人、马岭居士等,61年生,湖南邵阳洞口高沙籍人士。草根个性书画家,湖湘乡土风情山水画家,资深设计师,独立学者,自由撰稿人,网络策展人。天生好写好画,对书法、中国画、建筑、装饰、园林景观及风水学、环境学、美学、文学等颇有研究。常笔耕不断,学百家之长而渐成个性风格。擅长现代个性书法、个性画荷和湖湘乡土风情山水画及乡土文学等。其书画作品最大的特点是:自由和个性,品位和品味十足,有大家风范。曾有多幅作品被参展、获奖、发表、收藏、拍卖等。曾搞过个人画展并编有《石谷•画荷作品集》,并即将撰写完成约百万余字(共十集)•石谷散文集•《人生是一本书》。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乡土文学社会员、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会员、邵阳市花鸟画家协会副秘书长、邵阳市焦墨艺术学会副会长、邵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等。</p><p>天生: 爱好绘画,却是“音乐盲”。</p><p>专业: 建筑。</p><p>师门: 学百家,自由学习者。</p><p>性格: 真诚,个性,但也不缺乏智慧。</p><p>朋友: 愿与真诚的人交朋友。</p><p>追求: 真诚,自由,个性。</p><p>讨厌: 欺骗,虚伪,假真正。</p><p>爱好: 书画、设计、撰文、曳步舞、旅游。</p><p>其他: 官场、职位、名头等其实都与我无关。</p> <p>•本文作者石谷(耕人)绘画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