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耳布尔中学书香校园文化经典讲堂 词苑奇葩——李清照

如果爱• 请深爱

<p> 2020年11月24日下午,得耳布尔中学书香校园文化经典讲堂如约而至。今天的主讲教师徐莉老师,将与大家分享《词苑奇葩——李清照》。</p><p> 她有着“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天真烂漫,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有着“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思念忧愁,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倜傥豪放。</p> <p>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一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p> <p>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p> <p>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她和一群少女出游时兴高采烈的神情、浪漫调皮的青春气息,生动地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倍受感染</p> <p>大清早,花季少女,穿着薄薄的秋装,青春年少,无忧无虑的日子里,正玩的起兴,用力荡着秋千,这时家里来了客人,想想,人家家境优裕,肯定有下人去开门,丫鬟定会急急告诉她,有客人来了,两人急急忙忙躲闪,鞋子也没来的急穿,急忙中把头上的金钗都弄掉了,穿过门栏,躲闪不及,被客人看见了,幸亏有颗青梅树在那里,她就装作在那里闻起青梅来,但又好奇是谁,斜着欲窥又怕客人看见,想看又不好意思,那少女的小心思,小姿态真的是勾勒的活灵活现!想想是不是这是她与赵明诚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那?</p><p><br></p> <p>李清照后来嫁给了同样出生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的赵明诚。佳人配才子,好一对璧人。</p><p>新婚燕尔,丈夫赵明诚外出,恰恰又是重阳节,李清照思夫心切,写了一首《醉花阴》寄给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p><p>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p><p>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p><p>莫道不消魂。</p><p>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p> <p>赵明诚虽功名显赫,家境富裕,但他不像富家子弟浮夸奢靡,过着简朴的生活,他幼年起就喜欢钻研金石,字画,而李清照嫁过去以后他们俩更加的痴迷,四处寻找,但手头又拮据,有时看上了名画,不得不舍弃!</p><p><br></p> <p>生活是在油盐酱醋里度过的。结婚后,两个再完美的人,都会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李清照虽是女子,但她有一般女子所没有的气概和眼界。在赵明诚做知府的时候,敌人来犯,他不但不抵抗,还独自溜走了,这件事情在李清照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有点看不起赵明诚了,她觉得赵明诚在关键时刻就是一个没有担当的男人!她和赵明诚走到乌江边,想起项羽的英雄气概,再想想自己丈夫的所做,心中感慨万千!赵明诚也是惭愧不已呀!在不久就抑郁而终了!</p><p><br></p> <p>自从南渡以后,李清照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她写下了这首《声声慢-寻寻觅觅》:</p> <p>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好是一个“悲凉”时节!一冷一暖,间,独饮几杯,人老珠黄显得格外憔悴,这心境,就和这山河一样,此时的女词人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伤人的事!先前那个欢快明朗的少女,不见了踪影!“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还有那早起荡秋千的女子,已经不存在了!写此词的时候,女词人已经是另外一个心境,幽婉而孤单的生活,让女词人不得不变得格外的坚强!</p><p>喜欢李清照,不单单是一位伟大的女词人!</p><p>却还是佩服一古代封建女子。生在一个开明的书香人家。长大后遇见的伴侣又是志同道合的人,且看重她的才华,开明的婆家人使得女词人可以随意的发挥自己的才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词。事后的国难当头,丈夫去世后犹如雪上加霜,为了保护她和丈夫赵明诚收藏的文物,跟着保护皇帝的护卫队,四处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想想当时的李清照已经四十有几了,那时候的交通不像现代这样便利,关键是还有那么庞大的文物要带在身边,战乱纷争的局势,使得女词人变得强大无比!</p> <p>《渔家傲》更能代表李清照的风骨:"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只身困苦度日的女子,在生活的重压里,没有自我放逐,而是将性格中豪放雄壮的激情,全部经过这首词释放出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意象,采用虚虚实实的笔法,融入了屈原《离骚》和庄子《逍遥游》的意境,表现出自己不甘沉沦,对国家民族充满信心的雄心壮志。尤其是最后一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慷慨豪迈丝毫不逊于任何一位豪放词人。</p> <p>在生活所迫的情况下,也为了寻求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和可以保护她和自己丈夫赵明诚的那些文物,她选择了再婚。向往是美好的,现实却又一次玩弄了女词人。她和张汝舟生活了不到几个月,就提出了离婚。生活了几个月,发现张就是一个妥妥的渣男,没修养的贪婪小人,小人露出本来面目,就是为了霸占她们夫妻俩的那些文物财产才和她结婚的,而且张还有家庭暴力的行为!一位优秀的女词人,她前半生的婚姻生活是那样的美满,一位个性独立,文采才华优秀的女子,她虽然生活艰难,但不可能和一位没有修养、品德败坏的市侩去将就着过下去的,最后,她提出了离婚,在张汝舟不同意的情况下,将他告上了庭堂,想想,厉害了,一个古代封建女子,对于自己婚姻生活是有质量要求的。不合意,不畏社会舆论压力,敢提出离婚,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p> <p>独身寡居的妇道人家,却还关心国事。不用说她在朝中没有地位,就是有地位也轮不到她来议论这些事啊!但是,李清照站了出来,大声歌颂韩肖胄此举的凛然大义:“原奉天地灵,原奉宗庙戚。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p> <p>李清照的晚年是十分悲惨凄苦的。自从渣男张汝舟被“编管”柳州后再没人打搅她,一直独自默默无闻地过着清贫苦闷的生活。据说她经常出入茶馆,为卖唱的民女填写一些小词,不取费用,和民女同唱同乐。直到71岁那年在杭州旅居中寂寞地死去。</p> <p>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她不但热爱生活,追求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热爱并沉醉于大自然,而且又敢于摆脱封建枷锁,藐视传统的封建观念。李清照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情感,她那朴实无华的文字准确地描写出生动的文学形象。不论是少女时期的活跃激情,还是她婚姻时期的多愁善感亦或者是她老年时期的悲凉凄楚在她的词作中,她直抒胸臆,感情直接细腻,语言朴素流畅,音律优美和谐,亳无造作之态,有自然之美。李清照的词作中弥漫着的感情真摯婉笃,率真自然,震撼读者的心灵。</p><p>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一生传奇短暂而又漫长,这些故事都细细的刻进了时光齿轮里,在历史中熠熠发亮。</p> <p>“书香校园文化经典讲堂”,是得耳布尔中学近几年来打造的特色文化活动。中华文化的智慧和文明,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于教师而言是精神的提升和文化的传承。传承中华文化,得耳布尔中学不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