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之秋,继县教研室听、评课活动后,实中第二轮听、评课——梯级教师做课,又井然有序地拉开了帷幕。自10月13日起,每周两人,历时六周,于11月24日圆满收官。这期间的每一个周二,对语文老师都是一次精神盛宴。 <h1></h1><h1><b><font color="#167efb">活动筹备</font></b></h1><div> 为了充分发挥梯级教师的典范作用,为了使每位老师都有聆听优质课的机会,教研室潘聚颖、卢志铭两位主任,和语文组组长晁秀红老师共同商讨,决定语文学科的梯级教师作课时间定在每周二上午的语文教研日。</div> <h1></h1><h1><b><font color="#167efb">精彩纷呈</font></b></h1><h1> 张林江校长身先士卒,他的课《让名字活色生香——名字“微阅读与微写作”》,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让学生挖掘出自己姓名的内涵,明白了父母的深情厚望。这是一次自我认识的启迪课,更是放飞希望,明晰人生奋斗方向的追梦课。</h1> 魏俊丽老师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读一段,让我们在“含英咀华,赏读美景”中游览了百草园的春夏秋冬。 程广君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在老师的引导中,学生时而饱含情感的诵读,时而四人一组合作交流,时而独自沉思,然后起立侃侃而谈。随着课堂的深入,一位胸怀开阔,乐观旷达的苏轼像一座丰碑屹立在同学们心中。 卢志铭老师的《背影》,抓住本课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的特点精讲,点拨中,一位爱子情深的父亲呈现在大家眼前。 刘大露老师借助《钱塘湖春行》,给学生上了一堂古诗积累课。白居易的诗作随着课堂内容的深入得以次第绽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课堂的容量。 盛元湘老师的作文课《点题成睛、光艳夺目——跟着课文学作文之点题篇》,由“二锅头"和“碧螺春”说起,勾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同样是作文课,王素星老师的《以景传情、情景交融——记叙文中的环境微写作》,让学生领会到了“同样的景物,因人物的心境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诫子书》一课,刘星瑞老师让诵读贯穿始终,自由读、听录音、单人读、齐读,小组读,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舐犊情深的浓浓父爱。 《变色龙》一课,尚泽仪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时而哄然大笑,时而义愤填膺,不知不觉一节课就走到了尾声。 万利稳老师的阅读与写作课——《怎样写演讲词》,既教会了学生应用文写作的一般格式,又目标明确地传授了演讲词的写作事项。万老师的课犹如她本人一样干净、利索。 <h1><b><font color="#167efb">结语 </font></b> <div> 花儿因其怒放,展示了最绚丽的娇艳。生命因其怒放,呈现了最精彩的篇章。此次梯级教师做课,为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也为其他教师创设了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相信接下来我们的语文老师都能在努力和奋斗中尽力奔跑,我们的语文定会呈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喜人景象 。</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