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期待许久的“国培计划”南宁市统筹项目横县初中语文骨干教师跟岗研修培训终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拉开了帷幕。</span></h3> <h3> 此次跟岗研修培训由横县民族中学名师蓝卫玲、韦德凤老师担任专家导师,为18名来自各乡镇的初中语文教师<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提供“源头活水”。研修活动为</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期三天。</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 民中处处充满生机。校门气宇轩昂地挺立着,几栋楼宇又犹如腼腆的少女立在你面前,漫步校园,犹如置身充满书香气息的殿堂,浓厚的校园文化渗透到每一个角落。那小花圃里的花正艳得热烈,红的、黄的、粉的,风情万种,别具韵味。</h3> 第一天 (一)导师见面 <h3> 冬姑娘携着一股冷空气突然造访,捎来些许寒意。11月24日早9时,民中信息综合楼1楼里依然暖意融融,简单而热烈的导师见面会之后,走进学生作品展厅,参观学校校园,我们深深感受到民中学子出众的智慧和才干,感慨民中“和”文化的自信与魅力,寒冷也被我们抛诸脑后。</h3><h3><br></h3> (二)名师成长经验分享 <h3> 语文组名师成长经验分享在信息综合楼202室进行。韦德凤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h3> <h3> 韦老师言辞真诚,给我们讲述了她成长的故事,其中重点讲述了她作文教学的经验和法宝:读,写,改。“读”即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做到“阅读有痕迹,分享寻共鸣”。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假期时间,读名著,写读书笔记。同时配合开展班级读书分享会,将名著阅读落到实处。“写”即写作提要求,课堂点拨得章法。分层次落实写作要求,结合阅读课进行点拨指导,让作文教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韦老师特别强调了“改”作文的重要,这可是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不二法门。</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听了韦老师的介绍,我们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我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估计就是这样的感觉吧!</span></h3> (三)观摩名师示范课 <h3> 下午,蓝卫玲导师在和真楼1805班上示范课《〈水浒传〉的名著导读》,各学员根据观课量表走进课堂进行观摩学习。</h3><h3> 蓝老师从容自若,引导学生们了解内容,把握主题,梳理情节,分析人物,课堂科学有序。同时落实读书方法的指导,授生以渔,围绕考点训练点,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效果很好。学员们看得专注,听得认真,无不打心底折服于蓝老师的教学魅力!</h3> 课后,学员们纷纷求教,蓝老师也不厌其烦地为大家指点迷津。在欢快的氛围中,我们又紧锣密鼓接着开展《智取生辰纲》的备课活动。<h3><br></h3> 第二天 (一)小试牛刀 <h3>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一曲《好汉歌》,勾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拉开了语文一组学员陈锡梅老师的涅槃之路。课堂上,陈老师带领1819班的孩子们走近施耐庵,解锁“生辰纲”,梳理“智取”计,引导孩子们在智谋的较量中感受古典小说的无穷魅力。</h3> <h3> 之后,我们一组学员集中信息综合楼进行评课磨课。大家援疑质理,出谋划策,<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删</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繁就简,紧扣重点,齐</span>心协力设计教学流程。蓝老师更是高屋建瓴,耐心地为我们分析课堂症结,讲解设计意图,提出解决之道,还<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亲自进行课件制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蓝老师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平易近人的待人风格,让大家心生敬意,如沐春风。</span></h3> (二)同课异构PK <h3> 11月25日下午,分别由一、二组陈锡梅、李创愈老师进行《智取生辰纲》的同课异构教学。</h3><h3> 首先是李创愈老师授课。李老师巧妙勾连教室一角的图书导入课题,通过课堂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播放视频把握主要内容,合作探究梳理押送情节,并结合思维导图总结双方之“智”,达成教学目标。</h3><h3><br></h3> <h3> 接着,陈锡梅老师也进行了授课。听听歌,解解题,述述故事,再理一理吴用杨志等人之“智”。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活跃思维,表现出众。</h3> <h3> 课后,学员们集中进行评课议课。先由两位授课老师进行自我反思,再由其他老师点评。李老师的教学设计,采用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资料选取精当,任务指向明确,围绕“智”走进文本探究,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h3> <h3> 大家也对陈锡梅老师的课进行了中肯的评价。最后,由两位导师对课堂进行评点。</h3> 第三天 <h3> 这天,继续跟班听课。授课者是民中钟娉婷老师。</h3> <h3> 钟老师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课堂任务落实明确,追问点拨巧妙,处处彰显着名校名师的气质,较好地达成预设目标。</h3> <h3> 课后,全体学员进行了评课。</h3><h3> </h3> <h3> 我们将自身教学经验与本次研修所得结合,分享了自己的跟岗体会。学员们纷纷表示此行受益匪浅。无论是聆听讲座、观摩上课,还是互动评课、实践锻炼,每一次的学习都带给我们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和理念的革新,采他山之石,纳百家之长,这些先进前沿的教学艺术,都将在今后或多或少地濡养着我们的教学教研。</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最后,大家都真诚地感谢两位导师热情的指导和无私的付出。导师们对教学艺术的热情与执着,化成一股涓流,滋润着我们心田。大家依依不舍,纷纷合影留念。</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