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新教育,触摸教育的温度

新华中学 张健

<p>小雪过后天已寒,宾至如归心自暖。我们莒南新教育学习团在江苏南通受到热烈欢迎。学习第一站:江苏南通东洲国际学校,陈铁梅副校长接见并介绍学校发展史及带领学习团队参观学校外部环境。</p> <p>首先,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周一升国旗活动,他们的升国旗时间安排在周一第一节课后,活动充实而多彩,有领导讲话,有学生演讲,还有班级文化展示,学生整齐划一,班主任一字排开,整个活动井然有序,激动人心。</p> <p>接着,我们走进了“生本”课堂,是由海门区骨干教师黄赛娟老师执教的七年级课文《猫》,课上学生活泼而积极,讨论热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的进步,得到思想的升华,黄老师工整的粉笔字,亲切而带有机智的引领话语,给所有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在学校阶梯教室,学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硕士生导师陈铁梅作了报告《如何成为新教育领路人》。她由一名普通的初中美术教师一路走来,由第一次的学校讲课三等奖到获得省级讲课一等奖,她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充满激情的拼搏史。在她的总结中,充分肯定了领导的引领,阅读的作用,团队的力量!</p> <p>张浩杰副校长作了《如何构筑理想课堂》的报告,在东洲国际学校,课堂大于天,并且引用了校长徐智潭的原话“别的都好说,只有课堂没商量!”校长亲自走上教学一线,听课上课。</p> <p>初一年级主任兼水滴班班主任陈英,与大家分享了她的缔造完美教室的成功经验。自从初一接来一批新生开始,就从心理上一个个接纳,用爱心去打造,用真心去培养,让学生对班级有家的感觉,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再次拉近学生们的距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班级荣誉感,并不断适时地使用鼓励表扬这一永远的法宝,让学生都觉得他们是这个家的重要成员,谁也不能少。就靠这种集体的力量,使他们在成长的路上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挫折,并最终成为中考的胜出者。</p> <p>下午,伴随着毛毛细雨,我们的车队又来到了海门区实验中学,这次,出场的是“重量级”人物――海门教育局局长许新海博士,他向大家透彻地解读了“什么是新教育”,只要你敢去尝试,那怕你只转化了一个学生,那你就是在做新教育,就是在为中国的教育做贡献!</p> <p>最后,新教育培训中心研究科科长许卫国再次向大家进一步阐释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内涵。阅读,是站在伟人的肩上前行;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上攀升;成长,是站在团队的肩上发展。作为现代化教师,我们一刻也不能离开阅读、写作和团队合作精神。无论你如何去实施新教育,只要你开展了书香校园活动,只要你准备了完美教室缔造,只要你落实了家校共育措施,就已经在新教育的路上,相信自己: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只要在路上,就会遇到庆典!</p> <p>总之,现代的教育形式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如何改变这个“围城”,突破这个“瓶颈”,我们能做的,只有先改变我们教师的思想,因为谁站在讲台上,谁就决定教育的品质。新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首先要从改变教师开始,只有先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才能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进而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只要我们真心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了,成绩,那只是新教育的额外奖赏!</p>

教育

学生

学校

课堂

教师

只要

改变

海门

班级

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