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我们要做的很多

李丽霞语文天地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文教学,我们要做的很多</p><p>——2020年期中语文考试后总结与反思</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20-2021年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昨日晚,年级组进行了全面分析。</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本次试卷语文整体均分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在主观题上。严格落实分层赋分,评分细则更加精准,更能体现出学生语言水平之间的差异。这份试卷带给我极大的思考。</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本次试卷,第四题(课外古诗文)阅读题属于难度系数高的题,严格意义上说,放在初三学生阅读都有点难。第七题,属于写小议论文题,在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议论文时出来,属于超标。第十四题,运动会图标描述,本图标在试卷上不够清晰,按正常,本图标只有彩色时才能看清构思,体会出意义,在十四题出现为学生增设了审题障碍。也就是说,有20分题目难度过大或者不适宜八年级学生做。</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分数之外,学生们在答题中出过的共性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能提供哪些经验和教训?语文课堂又应该教些什么,怎么教?今后语文教学可能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这些都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span></p> 写好规范字,说好中国话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什么叫基本的语文素养?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把字写好,把话说通。</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首先是把字写好。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直说这事儿,自己都觉得特无聊。总体看,书写有进步,但也并不乐观。书写不规范、甚至难以辨认的并不是个别现象。 文字是用来交流的,把字写好既是书面交流的需要,也是对读者的尊重。如果别人看都看不清楚,文章再好又有什么用?看这个孩子的书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书写整体差与学业负担过重、过早动笔有关。但主要还是学生重视程度够;还可能在起始阶段,学生写第一个字的时候,家长和老师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从功利的角度讲,语文试卷,书写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书写分。虽然一再强调,批作文的老师,尽量不要受书写的影响,但,怎么可能?别说作文,第一题、那么多微写作题,也很难对书写视而不见。其次是把话说通。文从字顺,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即语言通畅,用词准确,能把想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例如第15题(2)不少学生都不能通畅表达。微写作考查,更是问题频出。或辞不达意,表达不畅;或语理不通,搭配不当;或思路混乱,词句杂糅;或生硬组合,自说自话;或左顾右盼,言语不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看完上图,你一定会认定我的说法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仔细读完以上文字,就知道我的这种担忧不是为博眼球故作怪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个问题在写作中还会有其它具体表现。或者堆砌词藻,华而不实,不知所云;或者词语组合不讲语法语理,牵强附会;或内容之间不讲逻辑联系,排比铺陈,任意勾连;或遣词用字佶屈聱牙,语不惊人誓不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有一位考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雅为词之骨。是啊,千回百转,百转千回,兜兜转转皆不离人。再艳的骨,心也是俗世千面。琴曲和谐下的温暖悸动,光华了岁月,可最终能懂的,仍是那心底的俗,心底的美。” </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雅”何以成为词之“骨”?什么叫做“兜兜转转皆不离人”?什么叫“俗世千面”?“琴曲和谐”又从何说起?整段话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读了两三次,我还是不太明确。</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总之,就是有话不能好好说。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把字写好,把话说通就是最基本的要求。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欠缺恰恰暴露出平时的教学中,在词句的积累,语言的感知,语感的培养这些方面,我们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span></p> 仔细阅读,认真审题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仔细读题,认真审题,这句话好像是废话,莫非学生做题不看?这种情况并非偶然,可能是考场紧张。但不管什么原因,结果就是审题时浮光掠影,一目十行。要知道,命题人为了能把他的意思在题中准确无误地体现出来,可是字斟句酌啊。 因此,无论在平时还是考场,先把题仔细读一下。这还不够,还要稍微用脑子想一想,到底是在问什么?要求有几个?答题思路应该是怎么样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第11题,《三峡》明明写着“阅读文中划线句,补充内容”,明明前面已经有《渡荆门送别》的语言格式,也就是“动态之景”赏析,但是有的学生视而不见,自已组织语言,仔细一读,根本与所写内容风牛马不相及。第14题的“写作提示”中明确提醒从“会徽中心部分为延安的宝塔山、延河水,以及五孔窑洞。”对写作提示视而不见。 第15题(2),明确要求是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语言表达”中任选一个角度,可有的学生依然一石三鸟,乱答一气。 审题不仅要用眼,更要充分用脑。 仔细读题只是避免了答非所问的问题,但不是审题的关键,审题还包括要求更高的必要的思维推理和判断。</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以16(3)题为例——班会的讨论环节,题干让根据材料,畅所欲言,有的同学干脆材料置之不理,自己在瞎编。 针对两种说法,你是不是首先应该看他们各自的要点是什么。从材料看,第一个同学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第二个同学则需要解决的是“怎么办”。 这道题考察的应该是课标里“筛选、提取、整合、归纳”要求,非常遗憾的是连命题人在做答案时,几乎没有筛选。这种情况何以给予师生答题方向。</span></p> 古诗文教学,认真落实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初一起始阶段,我们可以往往会采用“逐字逐句”字字过关的方法。要求尽量对每一个字的意思都能准确了解。这样,应对考试中课内文言考查绰绰有余,而且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也是一个极好的基础。</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为了加强学生的断句能力,我采用了“白文断句查预习” “白文断句妙练习”栏目加强课堂练习,并且在每篇文言文加入了书法赏析这一栏目。</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文言由于时代久远,实用性已经大打折扣,但其简洁传神的语言审美并不过时。而且,它涉及传统文化的重大话题。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脉。语言学习本身就是在进行文化的传承。背诵积累、学习对联书法等不同的形式,这些过程是在学习语言,也是在传承文化。在积累、感悟和应用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样,最终才能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融于血液中的文化基因。 </span></p> 名著阅读,真正阅读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名著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学生不读名著的现象相当普遍,学业负担过重挤压了不少读书时间,但这不是全部原因。如果真正喜欢,时间方面的困难是完全可以克服的。这种现象有名著自身的原因,同时,教师导引不力也是重要因素。导读更多的应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同时,授之适当的方法。</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教师应该把读名著当作阅读指导课来上,按阅读的规律和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比如,不能只是不求甚解地走马观花,最好确定一部分重点内容,细细感受揣摩。在读的过程中用好勾画、标记、批注等基本的读书法。并组织讨论交流活动,或读书报告会,或思想的交锋辩论,或人物评价大家谈,或改写续写,或改编短剧表演。</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总之,设计各种活动完成深阅读。同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人物、情节、主题等的概念化的理解上,要能跨越时空,以古观今,深化学生对该书的理解。总之,要让学生静下心来真正走进名著,走得出来反观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中获得思考与启迪。关于著阅读的考查,大抵有以下几种类型:着眼于名著基本内容(人物、情节、事件)的了解;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以名著为壳,考语言知识;以名著为壳,考文段阅读。 </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近几年的山西考题中名著的考查,更多的着眼于基本内容,即主要人物和重要情节的了解,甚至从去年到今年,总在书名上兜圈子,去年《红岩》,今年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种考查明显偏“浅”偏“薄”,属于阅读的初级阶段。这种考试内容最多能考出学生读了没有。至于读得怎么样,就无法涉及了。而且,考查的知识点又不能太细太碎,如果学生只看看用于应试的故事梗概,也是基本可以应付下来的,这种考查的目的便很难落实。 我以为,名著考查应始于识记,但不止步于识记;陷于理解,但不能只是文本的重复和概括;终于感悟,但不能是脱离原著信马由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阅读考查如何向纵深发展?由于受中考题型的影响,致使不少老师有阅读课究竟应该怎么上的困惑,进而怀疑阅读教学的必要性。我觉得,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没有实实在在的文本解读,怎么会有理解能力的提高?没有走进作者心灵世界的阅读,又怎么能关照到自己内心世界的丰盈? 阅读教学始终围绕两个问题:读懂文字、读出自己。 读懂文字包含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两个问题。阅读最主要的目的是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与意,即“写了什么”。“怎么写”是技法、是语言,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从实际效果来看,对“怎么写”的理解肯定会促进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但是,作用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非常重要还是有所促进?这些问题还真不是太明确。 在我看来,对“怎么写”的研究,其价值更在于学以致用,提高表达能力。而不是具体程式化剖析,感受写法在文中所谓的“作用”。</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怎么写”中的内容,目标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呢?我以为,“了解基本知识”“体会表达效果”“基本学会运用”的要求定位是比较准确的。所谓“了解基本知识”,就是说,应该知道,文章的写法有哪些,学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不能一问三不知。所谓“体会表达效果”,就是说,要能在心中领悟到这种表达效果的好处,这里用的词是“体会”就是说,心里能感受到它们的作用就行,而不要求用语言说出来。“体会”与“说出”所指向的最终目的是有明显区别的。因为好多表达效果更适合意会,很难理性逻辑地归纳和总结。它一旦用语言表达出来,很容易模式化,套路化,失去应有的情味。语言的品味尤其如此。 </span></p> 说理,必备修养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可以这样说,在现代社会中,说理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素养。说理的基础是判断和推理,核心能力要求则是理据与逻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现在,说理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山西省中考语文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仔细分析试卷,就会发现,四个微写作本质上都是议论说理。 说理的基本组成是“观点+理据”。要想证明某个观点,必须有道理论据,说到道理论证,尤其是初中阶段,我们往往形成一种共识,好像只有“名人名言”才算是道理论证,其实这是非常错误。因为,所谓道理更多的应该是解释“因”与“果”之间必然的逻辑。通俗理解,就是理由。“据”更多的是事实。没有事实的论证是不完整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但是,只有事实的论证却是有致使缺陷的。因为,即使事实论证再多,也无法形成因果之间的必然逻辑。比如“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了”这个论点,如果要事实论证的话,需要把全部中国人穷尽才行,而不是只举不受嗟来之食、文天祥慷慨就义、闻一多拍案而起三个事实就行。对于说理而言,有理有据还是不够的,还得保证整个说理过程的逻辑。即:理据与要被证明的观点之间有严密的因果关系,否则,再好的道理也是没用的,再真实的史实也没有意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以上说理的硬伤在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拿2019年中考试卷来说这是试卷中曾经出现的一个答案—— </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认为在伤疤处长出一朵花要靠从容的心态。首先我们要分析困难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的,这些困难是不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的。其次,要告诉自己,焦虑和紧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时,我们的心就能沉静下来。最后,我们要向老师和家长求援,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这样,我们就能尽快走出困境。所以,面对困难,我们需要从容的心态。</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上答案观点是“在伤疤处长出一朵需要从容的心态”,应该重在“为什么”,但示例接下来讲的却都是如何保持从容的心态,这属于“怎么办”的逻辑,与“为什么”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也是学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认为要想拥有自己的翅膀,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世上没有一件事是可以随便成功的。闻名于世的“大疆”无人机在刚开始时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工厂,在最艰难的时候连续五个月没有获得一份订单,但他们坚持不懈,在五年的积淀之后获得了世界上一半的市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所以唯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拥有自己的翅膀。</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个答案中的“世上没有一件事是可以随便成功的”可以理解为作者的道理论证,言外之意就是“拥有自己的翅膀”也属于“世界上的一件事”,所以,当然不会随便成功。语段自身逻辑没有问题。但是,在叙事部分本应侧重“付出足够努力”的内容,但只有一句“他们坚持不懈”,更多的叙述侧重于他们多么不容易,在逻辑上,这样的叙事角度与论不是完全吻合,而且,整体而言,说理内容太单薄。</span></p><p><br></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认为要想拥有自己的翅膀,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爱迪生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发明电灯,霍金在仅有两个手指可以动的情况下,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发现了宇宙黑洞。李时珍在不断探索发现,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下写下了《本草纲目》这篇医学著作。所以说,我认为要想拥有自己的翅膀,必须付出足够多的努力。</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个答案的论点是“要想拥有自己的翅膀,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接下来,举了爱迪生、霍金、李时珍的例子来证明。整个说理的过程全是在举事例,没有一个道理可讲,严格从逻辑来说,这个观点的合理性只适用于他们三个;至于其它人,则不是必然。 善于反思,从每次经历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才能拥有自己的翅膀。</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伟大的思想家孟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善于反思,省察自己才能收获经验,在不断汲取教训中成功。正如闻名中外的诺贝尔,经历无数次失败的爆炸后,从每次经历中寻找问题总结经验,最终发明了举世瞩目的炸药,可见,要想拥有自己的翅膀,必须善于反思,坚持从每次经历中汲取教训。 </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本答案一开始提出观点,然后引用孟子的话并且进行分析,这是道理上的论证,然后,举出了诺贝尔的事例提供佐证。最后总结收束。思路清晰,道理严密,理与事相结合,虽然语言表述不很精准,但也算是符合基本要求的议论说理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议论类的微写作除了必然的因果道理论证外,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整个论证过程思路混乱,没有清晰的逻辑。这个例子先提出观点,接着道理论证,然后补充事实,最后总结收尾,可看作是论证思路清晰的范例。论证过程中,常见的思路安排有:道理加事例;分述理由;正加反对比论证;自己的道理加名言补充等。“因为……所以……”“只有……才……”“只要……就……”等,这些关联词都是由因到果的逻辑,在讲理时会经常用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总之,“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有理有据”是说理的基本要求。</span></p> 作文教学,路在何方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近几年的山西中考,一直坚持“作文即生活”的观点,倡导生活化写作,还原写作的本质,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本次作文如下:来自广东云浮的张家城自小就有一个篮球梦。可5岁时,因为一场意外,他失去了右臂,然而,巨大的打击并没有击垮他,他续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如今他已经成为一名篮球技术炉火纯青的运动员,可以和完全健康的人进行比赛。一个关于他打篮球的视被发布在网上之后,他到了无数网友的掌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题目一: 追梦路上&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题目二: 成就未来</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写作提示: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nbsp;就这两个题目来说,第一个还好,第二个容易让学生写成口号式文章。&nbsp;&nbsp;&nbsp;</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nbsp;&nbsp;&nbsp;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力戒华而不实的文风。语言不是不可以华美,不是不可以诗词歌赋的点缀,也不是不能排比铺陈蓄势,更不是不可以李白杜甫苏轼。应追求多样化个性化的表达,不以任何一种风格做为唯一衡量标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但,语言必须服务于情感与思考的表达,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在表现形式上,题记、后记、小标题等,不是不能有,但不必为有而有,生搬硬凑。毕竟,形式还是为内容服务的。文字是架设在作者与读者心灵之间的桥梁。所以,作文的本质,于作者而言,是真情实感的倾诉,因此“写什么”永远大于“怎么写”。是否真情与实感是评价作文优劣的关键。</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为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照现实。“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门心思关起门来进行各种技法的训练提高。 作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会学生说自己的话,好好说话,说人话。</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几年来,我们倡导“在主题上,提倡写自己的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反对假、大、空的空洞和无病呻吟的做作;在语言上,反对只靠诗句、靠华丽词藻堆砌、铺陈排比来蓄势却无实质性内容的表达,语言风格可平实亦可生动,不需趋同,但,关键是明确生动,言之有物”的指导思想。并且在作文批阅中,这一指导思想得到了有力的贯彻与执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套作、仿作、宿构作文,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文字没了市场。从今中考看,那种东拉西扯,天马行空,纵横古今的选材少了许多;诗词拼凑,华而不实的文风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扭转。但,但从学生作文情况来看,审题不准,选材平淡,语言贫乏等写作基本功的欠缺的问题还是不容忽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倡导生活化写作,写自己的生活和感觉。有些学生苦于无内容可写,于是,或者开始编故事卖惨,让家中亲人开始遭受各种意外;或者沿袭杨朔式散文的套路:自己遇到挫折失败,在一蹶不振之际,看到一朵花一棵树一株草在风雨中顽强挺立,不屈不挠,于是受到感染,增加了勇气。这几年更普遍的现象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会准备好几篇或自己的或东抄西借的优秀作文进入考场,然后根据写作要求量体裁衣,攒拼成文。这样一来,自然无法考出学生真实的作文水平。如何在命题中突破局限,创设陌生的写作环境,让学生与准备的内容割裂,考查出真实的写作能力,这是个迄待解决的难题。 </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以后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再也不能只是单纯的你讲我听,你说我写。而应该是开放而多元的,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以体验、情景为主的真实运用,来完善学生自我的语言系统,近而培养丰富的情感,深入的思考,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这一定是我们应该坚持的。</span></p> <p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部分内容参考自宇宝贵老师的《中考阅卷有感》</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