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汤米·温格尔(Tomi Ungerer),1931年生于法国斯特拉斯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的故乡被纳粹德国占领,年仅八岁的他度过了人生中最为恐怖的四年。高中退学后,他曾在欧洲各国游历了两年多。之后,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骆驼骑兵团服役一年。回到斯特拉斯堡,在国立装饰艺术高等学院学习了几个月,开始从事橱窗设计、广告插画等工作。随后,受到美国插画家的作品吸引,于1956年乘船前往纽约,希望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1957年发表的处女作《梅隆斯去飞翔》,获《Herald Tribune》报春季儿童图书节名誉奖。从此他广泛涉足儿童读物、讽刺画、广告美术设计等领域,并发表了一系列作品。1971年,由于对都市生活的厌倦,他和妻子曾一度移居到加拿大的乡间,现居住在爱尔兰西南部。</h3> <h3>给克里克塔喂牛奶,为它织毛衣、布置温馨而独特的卧室,带它上街买东西、散步;甚至因波特太太老师的身份,带着它去上课,这课堂就特有意思了——克里克特用自己身体模范英文字母、数字等,有趣而生动,这堂课的质量自不必言了。还同孩子们一起玩耍(当然不分性别都同样开心),顺道乐于助人。在最危险的紧要关头,克里克塔还救了波特太太,惩治了小偷,还因此而获得了英雄勋章,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嘉奖。<br>这条蛇的幽默、智慧、勇敢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人们所惧怕的爬行动物——蛇。 它完完全全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一样穿着、喝咖啡、逛街,甚至还具有英雄气质——乐于助人,惩治坏人,维护社会治安。当然,我们人类也会记住这位英雄的,不光为克里克塔雕塑了一座铜像,还把一座公园命名为“克里克塔”。看来,人类和某些所谓的凶险动物也能很融洽地生活在一起。</h3> <h3>从前,在法国的一个小镇上。</h3> <h3>住着一个老太太,名字叫路易斯。波特</h3> <h3>她有一个儿子,在巴西研究爬行动物。</h3> <h3>一天早上,邮递员送来一个奇怪的包裹。</h3> <h3>波特太太刚打开包裹,<br><br>就“啊”地尖叫起来,<br><br>原来里面装着一条蛇,<br><br>是儿子送她的生日礼物。</h3> <h3>波特太太担心蛇有毒。<br><br>于是去动物园查看,<br><br>发现它是一种没有毒的大蛇,<br><br>叫做波儿·肯斯特里克塔。<br><br>波特太太便叫它“克里克塔”。</h3> <h3>波特太太就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br><br>疼爱着克里克塔,还亲自给它喂牛奶。</h3> <h3>为了让克里克塔有回到家乡的感觉,<br><br>波特太太特地买来了棕榈树。<br><br>克里克塔高兴极了,像小狗一样使劲摇尾巴。</h3> <h3>克里克塔每天都吃的饱饱的,<br><br>越长越长,越长越壮。</h3> <h3>克里克塔跟着波特太太上街买东西,<br><br>结果把大家都吓了一跳。</h3> <h3>天气渐渐转冷,波特太太怕克里克塔受凉,<br><br>专门为它织了一件好长好长的毛衣。</h3> <h3>克里克塔还有一张暖烘烘的床,<br><br>它躺在波特太太特地买来的棕榈树下,<br><br>做着甜甜的梦。</h3> <h3>到了冬天,它兴奋地在雪地里蹿来蹿去。</h3> <h3>波特太太是学校的老师。<br><br>有一天,她带着克里克塔去上课。</h3> <h3>野营时,它教孩子们打不同的绳结。</h3> <h3>克里克塔还是一条乐于助人的蛇。</h3> <h3>一天,波特太太和克里克塔在喝咖啡,<br><br>朋友告诉她,最近镇里出现了小偷。</h3> <h3>小偷用手帕蒙住波特太太的嘴,<br><br>把她绑在椅子上。<br><br>这时,克里克塔醒了,<br><br>它愤怒地向小偷扑过去,<br><br>小偷害怕地尖叫起来。<br><br>惊醒了邻居们。</h3> <h3>克里克塔紧紧地缠住小偷,直到警察赶来。</h3> <h3>因为它勇敢的表现,克里克塔获得了英雄勋章。</h3> <h3>雕塑家还为它雕塑了一座铜像。</h3> <h3>整个小镇的人们都很喜欢它,<br><br>还把一座公园命名为“克里克塔”。<br><br>克里克塔一直幸福地生活在这里……</h3> <h3>老师示范思维导图</h3> <h3>我们一起动手画思维导图</h3> <h3>作品展示</h3> <h3>分享属于我们的绘本小故事!来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