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新建游步道“道”理有得说

火山岩

<p>白云森林公园是丽水市民的后花园,贴近市区这么近,市民足一出户开车一二十分钟便能来到山上,这在别的城市很少见。近年来,山中建了不少游步道,总的来说市民比较满意,来此休闲运动的人起来越多。</p><p><br></p> <p>围绕白云寺环线森林步道(见上图),尽管建得最迟可也是最美的,养眼也养脚,特别是就地取材,利用原生山土作路基,用杉木作阶梯,平路又在原土上覆盖木屑,走起路来脚感舒服。不到六公里的环线,有凉亭、观景平台、洗手间设施齐全。这个森林步道深得市民喜爱,如今巳成为网红打卡地。若用百分制评分,可得分99分。</p> <p>云会餐厅至问源亭沿丽阳坑而建(下图)的这一段是建得最早的健康步道。这段最经典,路基用青石板铺成,材质好且石材颜色美,缺点是路面偏窄,走路脚感偏硬,不养脚。评分90分。</p> <p>五百秧隧道东口沿山经步云岭至西口,这段(见下图),路面凹凸不平,走起路来吃劲,脚感很差。</p> <p>金粟园及丽阳坑对面长亭边(见下图)。路面太滑,易摔倒。</p> <p>民兵训练楼后山(去陈寮)去年新建这一段(见下图),石材不好,且水泥胶缝糊得太多,制作比较粗糙,视角效果不好,影响心情,脚感差易伤脚。</p> <p>接下来又要开建二条健康步道共计27公里,要建得美建得好,总有“道”可循,尊重自然是大道。总的来说希望紧紧围绕原真性这条主线,借鉴白云寺环线森林步道建设成功经验,就山就地取材,多建原生态路面,泥土路、活岩路、砂石泥石路均很好,尽量不用或少用花岗岩石材及石材用水泥胶缝。路面要养脚,景观要养眼,遇树要开让,台阶高度控制在10至15公分左右。</p><p> 一,从狮子坛至香蜜园后山300米标高线上下计12公里森林步道,在树上建高空索道希望尊重树木生长规律,架在树干上的固定构件要垫上相对弹性的防护垫,这样不会损伤树皮,且要用活动构件,每隔几年松绑一次,让树健康生长。树小景一般的地方,线路要尽量平缓,但在狮子坛和庵堂下方二个针阔混交林景观最美的地方等地,森林步道可按树木的大小方向曲折且高低起伏做得大些。</p><p> 二,从花街至灵山寺100米标高线上下计15公里健康步道,建成后走路的市民一定比较多,包括夜走,因此,灯光要相对明亮但要柔和,道路宽度也要比山上游步道要宽许多,路面用弹性材料铺就或用塑胶路面。</p><p> 在二条横向游步道之间,还须在纵向建通道,形成路网。</p> <p> 总之新建的游步道一是坚持生态化及原真性、趣味性,二是利于健身、养脚,走起路来有舒适感,三是配套的亭、台、楼、阁、驿站、茶水间、卫生设施要齐全,标识标牌中要标明所在位置到下一个节点的距离,且每个设施需有自己的名字,便于叫名,必要时也利于施救。四是路面设计要注意防滑防摔,线路强度坡度要适中,适应各种年龄段运动,五是节约投资尽量就地取材。</p> <p>我们期待新游步道建成类似上图的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