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选择英语 是英语选择你

陈娟

<p>与其说你们选择了英语这样被动,不如说英语选择了你们,不如说英语看上了你们,想你们。我喜欢看见你们一哩哇啦吼着英语的感觉。投入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尽情欣赏。</p> <p>当老师我啥都不怕,唯独害怕记学生名字这件事情,我这节课记住了,下节课忘记了,每次到我面前的宝贝们,我都要使劲儿再次记忆他们的名字,不会的我都要盯着娃娃们重复说上十次。因为这个问题,我多次焦虑过。</p> <p>笑是一种责任。</p> <p>这个妞是我新接手班级的可爱宝,她负责告诉我班级里坐在哪里的是谁,组长是谁,她还负责介绍我,眼前的这位老师姓什么,叫什么。从此我的事情就需要她来协助了。</p> <p>小付,挺可爱的一个娃,上课也爱举手,但是经常会让我迷糊从哪个角度来鼓励她,积极是好事,点起来的时候有时候答非所问,有时候我基本听不懂小宝在说啥。印象最深的是经常有学生来和我悄悄说一些事情。“一定要帮助这个孩子树立威信”,这是我第一个信念,我喜欢英语课堂其乐融融的相处,越是弱势的孩子需要我帮助的是积极的引导,正能量的指引。每天下课都要来拉着我,送我回办公室,见到我就像见到了宝一样的。于是上课担任组长,检查作业,课前带读。和家长积极沟通,争取得到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越来越好了,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p><p>&nbsp;</p> <p>小张,我一直在研究这个孩子,英语课堂上学习知识没有问题,感觉家长对学习还是挺重视的,但是上着课的时候,孩子会爬到地上,会起来到处走动一下,和同学聊聊天的,并不是眼中没有规矩,因为老师提醒了会马上改正一下,坚持的时间不长,一个多月的研究,我感觉孩子的思维灵活,但是思考的东西少,好像也没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就是内心中没有持续的正向的喜欢的东西会随时触动孩子去思考,比如她不明白上课真的注意力集中了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什么帮助等等,我只是琢磨着,于是我抓住她好动的特点,在检查教学效果的时候,抽她起来检查,她就可以到处正当的走动走动,早读的时候,让她一边读一边巡视,这样可以把缺点弱化,看能否帮助孩子多思考自己喜欢的东西,她喜欢来找我,问我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经常绞尽脑汁的想,我还有什么,于是请她去其它办公室帮老师送个东西,去帮老师取个东西,到其它班级协调一件事情。她都能做的很好,我希望能把她多余的精力运用到她喜欢的事情上,触动她持续积极思考。</p> <p>小刘上课可以打开书,因为我悄悄告诉他,我喜欢上课积极的孩子,他每节课的作业是抄的很认真的,每次看到他的努力,我都很开心,每次他没有盖章的时候,我都会叫他来我跟前,再教一遍,或者是我上课的时候会拉着他到讲台边听我讲,我担心他听不见我讲话。上课我看见他不听讲的时候,就会偷偷喊一个小朋友走到他跟前,帮他打开书,手指着我们上课的内容,能学多少学多少,我喜欢看他能学习的样子。每次看见他抄的作业,我都从内心感受到温暖。今年抄作业是孩子们做自己主人的开始,只要每天的作业抄下来,我都会一单元发一张小奖状,我从自己孩子身上感受,如果孩子能自己抄作业,完成作业,这就是会学习的开始,会学习,当然是越小学会越好啊。</p> <p>小曼是这个班第一个给我下马威的学生,上课肆无忌惮,不学不抄,还要抵触,眼中哪有老师尊严可说的,一副我就是我的模样。我可以允许你有个性,但是我不能容忍拿自己的任性来作为不学习的借口,二年级就这样任性不学习,那不是自己把自己绑在差生的椅子上,不允许离开嘛,于是被我这个老江湖各种鼓励,只能管一下,没有长期效果。中秋前的一节课,他又开始各种作,书都不翻,我检查背诵的时候他直接告诉组长“我不会”。于是我在黑板上写着会和学,然后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学了不会”还是“没学不会”,我是神老师,我会治,只要你告诉我是哪种,我分分钟就找到药,学生们听的可认真了,真的把我当成“神老师”了,学了不会是方法,我要和你一起找方法,不学不会是态度,态度治疗我最在行。于是我就开始分析小曼,他终于开口了,我说你今天中奖了,奖品放学后会天降到你桌子上。放学后我把准备好的一个月饼,从门缝里抛到他桌子上,因为刚好他坐第一组第一排,他在一群欢呼声中笑的合不拢嘴。后面的上课,就可想而知了,尽管我有时候也听不懂他讲话,但是他积极的样子让我很满足。</p> <p>这是我从第一节课中就看出,需要我大力帮助的一个孩子小何,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原因是没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甚至可能没有考到理想的分数,因为上课的时候,我提问和表扬她的时候,有学生会起哄,那就是这个孩子可能有一年的印象是学生们眼中的“啊”“她不行”,每个人都有行的地方,每个人都有不行的地方,我们要接纳,我们还要宽容,更要有友好。我的课堂不允许谁看不起谁,必须有“我可以帮助谁,我给谁带去帮助而乐,我传递正能量”,这节课的内容就是这些,也是我要倡导的和谐课堂。她就成了这个班级里我的助手,助手最光荣的一件事是要把我的教学包送到下一个班级,还要提醒我做我会忘记的常规事情。甚至课堂上要找出我的不足。她每节课都记得很清楚,慢慢的学会学习了,能学会自己启发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在二年级这个年龄不多。她是其中一个。</p> <p>新学期心目标,这是我在这学期开学时对自己的要求,每个年级都有每个年级孩子具备的特点,我要根据孩子成长的特点来帮助他们,二年级的知识简单,简单到一眼就看穿,但是要在一学期里根据这些知识来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的习惯,那就拷问我们备课时对教材、对孩子、对家长、对自己的理解和要求。二年级的孩子,在学习一年英语的基础上,我们要感知的东西很多,我们要学会自己学习的最佳培养时期不能错过。于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一度让我自己很累,很焦虑,还有几分担忧。但是我在努力,说明学生有期盼,家长有放心。</p> <p>小陈,能看出来很娇弱,男孩子中柔柔的弱弱的,我第一节课检查六个词语的背诵,他就是不过关的一个,我说你能上来和我说说自己哪里不会,需要老师做什么,他左看看右看看,苦瓜脸上露出怯懦,我坚定的看着他,他来了说“这个词我不会”,我说读了吗,他说读了,就是老忘记,我说那我们就多读,我们一起找规律,还要找记忆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从结巴的读到流利的读,再到结巴背诵,流利背诵,最后到运用,再到创新。他就开始了,最后也会了,以后的每节课他都会上来告诉我哪里不会,我都教他方法,让他自己去感受,慢慢的看到了进步,还看到了他脸上的笑容,甚至偶尔还会有会背诵的收获。学会对知识有渴求和由掌握知识的愿望,他的学习愿望也许就是细小的源泉,一定会汇聚成大河。</p> <p>小陈,上课很活跃,都是活跃在聊聊天,玩玩,对上课的内容很不关注,矮小的个子里透着不安静的冲动,好像没到上课就要爆发。想尽办法让她跟着我的眼睛,只要我讲重点的,新知识的时候,我都会瞄着她,甚至还要故意表扬一下,鼓励一下。在课堂上怎么引导她脑力劳动就是我最大的课题,也是我的兴趣,我要注意到她的感知、思维、注意力、积极性。我希望她对我所引导的东西感兴趣,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并且认真去感知,准确清晰的知道自己要学的东西。童年里能学习顺利,一定会为少年期做很多好的准备。要找到方法并且乐意去做,这才是制胜的法宝。</p><p>&nbsp;</p> <p>小崔,应该是个很会看蚂蚁相的聪明孩子,这个孩子会思考,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我在接手上课的第一个周,他很难缠。不翻书,我就不学习你能把我咋地,眼睛还动不动就斜着要对抗。我隐隐感觉这个孩子的内心是多需要我关爱,他还不知道我已经在研究他,第一周里我只观察,只是简单的说教。第二周他的座位突然换了,我就说“哇塞,你今天坐了个黄金座位,我喜欢”。一般说完这些话的时候,我都会用很真实的友爱的眼神凝视一秒钟才会移开。我没有想到的是他马上就坐姿端正,我想他一定也是研究了我一周,觉得我也不好惹还是妥协一下吧,我没有想到其实内心让出一步距离后他会这样的表现。后来他就是我在这个班级的助手,这下他完全换了个人,这大概就是教育是有契机的,如果我们都能抓住契机,孩子可能会在这个契机中找到自己。他和我关系融洽了,提要求就不是非分想法了。课堂里我对他的交流要么眼神,要么口型,要么手势,如果是语言,一定是“我的助手”,潜台词就你知我知。看着他的变化,我就是觉得世界上最幸福的职业那一定是小学老师。不信,你试试。气温骤降的课堂后,他第一个冲着过来说“老师,您多穿点,小心感冒。”我感动的一把抱着他,还在额头亲一下。真的很幸福。</p> <p>雅琪这孩子,我喜欢上课她文文静静的,衣服穿的干净整齐,头发也都很整齐,一听到我的表扬,会羞答答的,但是掩饰不住的喜悦经常会溢出满脸的矜持笑容。我猜背后一定是有一个很爱她的爸爸妈妈。学习上要慢一些,我从来不以学习速度来论我的学生,快的有更高的难度,慢的有自己层次学习的乐趣,我们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各自找到最好的自己就足够。孩子说话声音很小,很胆怯,上课一般都是我主动找她,不会的没关系,可以学,慢了没关系,大不了我们迟一点,小宝的同桌悟性很高,通常我一个眼神,他都知道帮助雅琪翻书,告诉她我们学习的内容,如果不会的,我还是一个眼神,他就会帮忙,我笑着说遇见好老师很好玩,遇见好同桌才是幸运,所以每个人都要试图努力做最优秀的同桌。他俩笑的好甜。我喜欢看他们天真满足的笑。有笑容的孩子一定运气不会差。</p><p>&nbsp;</p> <p>&nbsp;</p><p>小洪,第一周我都没认识,是在我走进教室的时候看见孩子妈妈,才知道原来是我儿子乒乓球同学的弟弟。妈妈还曾经帮助过我,我当时第一感觉就是,生活是要我来感恩的,我也会对这个孩子好。课堂上一定要认识,我检查他读书,孩子因为先天舌头问题,读书发音不清晰,我说不怕啊,又不是去播音的,只要自己能感知到自己读的内容,自己能努力去纠正,如果实在不能纠正的,我们就忽略吧。不要去计较。鼓励他开口,喜欢朗读,喜欢听自己读书就是我的责任,爱自己接纳自己才是孩子前进的动力。</p> <p>“你以为你期中考试考70分,我就讨厌你”,这是我最长情的告白,他傻眼了,望着我可能再说老师怎么会这样,301个学生里偏偏被记住了。我走过去友善的摸摸孩子的头。感知到友善,能看得出他送来口气。面向全班同学我说我从来没觉得你们考试好多爱你们一点,不好就少爱你们一点。对你们的爱都一样,不会因为分数高低来增减,这是我做老师以来给自己设置的红线。你这次没有考好,是我必须要更多帮助你,我分析了你的试卷,你是没读懂题目,也没有反复读题出问题了,所以我以后在课堂上会多关注你的读题。你别想着说我没考好不学了,反正老师也不喜欢我,想多了哈,我要加倍爱你。他笑的柿子花儿一样,上课声音我都嫌弃读的太大了,因为坐在第一排声音大的,我的脑子里全是他(自豪吧),认真的课堂一定不是我的功劳,背后的家长对孩子的引导肯定是下了功夫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 <p>爱笑的小陆,第一节课我就认识了,因为下课拉着我不放手,盯着我的点读机一直问。我在班级里要求他们回家一定要和家长讲条件,并且是必须条件,那就是每天都要听英语半小时左右,家长必须给孩子准备听的设备。他回家就和父母说要点读机,父母还没有买。他上课就不听,每次坚持的时候他对我的一句话就是“我没有点读机”,我问,有没有听的,他说没有,在家从来没听过英语。我着急了,立刻找家长“理论”,家长着急了,就把手机里听的东西截屏给我,还说爸爸妈妈的手机都有这些听的软件,他就是不听,还非要点读机。第二天的课堂,我告诉他“只要有听的就行,不一定要点读机,手机也可以”,小陆估计是早都想好了,没有点读机我就是不学的架势,直接回复我“爸爸妈妈不在家啊,手机听不了”,后面的课程,真的就是上课玩着,不听,不读。下课的时候他又来拉我的时候,我就表示很伤心,我说我伤心他不会读不会背诵,他说爸爸说要在网上买点读机。我说点读机只是工具,学习是要靠自己学,自己学了才会,不是有了点读机就会了,他似懂非懂的看着我。我期待他一直笑学英语。</p> <p>小向,总爱来找我撒娇啊,告状啊,上课只要我不盯着,他就神游到哪个都不知道。学习有一下没一下的,让我着急。每次上课,我都要找出几个句子来对付他,“你笑着读书的样子真好看”“你会背诵让我好开心”“你今天的课堂让我心里藏着一朵花”“你今天不开口读英语我好害怕英语怕你了跑了”。小学阶段的孩子,真的有很多的未知,就给我们太多的思考,我总是担心自己会忽视了谁,还好,无论你在哪个角落,我都能发现,因为这是一块宝。</p> <p>湫湫一双大眼睛,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会提醒我要关注她,第一周里我就注意到她的胆小,她的柔弱,我在心里狠狠的说英语一定会帮助你强起来,终于有一天她开心的找我“老师,我会背了”,如此开心的事情都被她说的我凑近了才听清,从上课激励到课间帮助,我希望孩子能体会到英语课堂的乐趣,后来担任组长后,才慢慢的改变着。感激宝贝家长,我说给孩子准备着听力设备,在第二次和交流时,家长立刻马上给准备好,孩子会在上课之前点读预习,重试信心之后孩子每次的英语课堂很有信心,所学内容基本能当堂背诵。突然有一天,她开心的跑上讲台和我说“我爱你”。感激遇见这样的孩子。你是我教师生涯的一盏灯。</p> <p>小林第一节课就引起我的注意,因为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孩子就来抱着我,问这问那的,孩子的思维很灵敏,这样的孩子一般都会有点小调皮,但是这类型的调皮都很单纯的调皮,不会故意故意捣乱的。我喜欢这样的孩子,他会带来一些治愈职业倦怠的灵丹妙药。最冷的天气里,孩子会说“老师,你注意啊,不要感冒啊”,浓浓的人情味,会让人体会人情冷暖,人心真挚。孩子在悄悄进步,慢慢长大。我在等待收获的果实迎面扑来。</p> <p>&nbsp;</p><p>所发孩子图片,只为喜欢孩子们,研究孩子作为案例,仅仅因为我自己分析学习成长,如果引起相关家长不适或认为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除。</p><p>&nbsp;</p>

孩子

上课

学习

自己

点读机

英语

喜欢

老师

课堂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