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患儿就医体验 做有温度的儿医人

灵一医儿科一病区

<p> 前段时间,医院组织邀请了“患者就医体验改善专家”杨蕊萍老师为我们全体医务人员上了一堂有深度、有温度的课。课程结束以来,儿科一病区在主任杜琳和护士长徐青霞的倡导下,借着这堂有温度课堂的东风,在科室医疗护理实际工作中,从细节出发,寻找可以“增加温度”的举措,不断打造有温度的儿科!</p> <p>  举措一:目前天气逐渐转凉,医生在听诊时,如果将冰冷的听诊器直接接触到患儿身上,容易让孩子感到不适和恐惧,这样很不利于诊疗。现在我们儿科一病区的医生在听诊前,都会用双手温度将冰凉的听诊器捂热,暖暖的听诊器接触到患儿皮肤,既让患儿感觉舒适,更加配合听诊;也温暖患儿和家属的心!</p> <p> 举措二: “宝贝乖,阿姨知道你是世界上最棒、最勇敢的人!我们是非常勇敢的,对不对?来,把小手手伸出来,阿姨保证一定会轻轻的,只要你勇敢,不乱动,等下阿姨会把勇敢贴送给你哦!”早上九点到十二点,在这小小的穿刺室里,总能听到我们护士对每个过来打针的小朋友说这样的一段话。一句句脉脉温情的细语,一声声鼓励的语言,一次次言语的安抚,全是为了减轻孩子对打针的恐惧心理,温暖每个孩子的心,减轻家长的焦虑情绪。</p><p> 这是我们儿科针对1-10周岁行静脉穿刺患儿的一种鼓励,即可以激励孩子勇敢迎接挑战,同时又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提高穿刺成功率。</p><p> 以前一到打针的时候,病房里总是此起彼伏的哭闹声,家属焦急的安抚声,甚至有的家属会用医生、护士来恐吓孩子:“你再不听话,就叫医生来给你打针了!”,“护士阿姨不高兴了,一会儿抓你去打针!”这种话语只会加重孩子的恐惧心理。而现在每天早上都有一群忠实的小“粉丝”围着护士们转:“阿姨,我一会打针肯定不哭,你要给我发勇敢贴哦!”,“阿姨,看,你昨天奖励我的勇敢贴还在哦!”,对这一枚枚贴画的喜爱,不仅减少小朋友对医护人员的恐惧心理,给小朋友留下好的就医体验,也让病房变得安静舒适。</p><p><br></p> <p>  举措三:患儿入院之后,面对周围陌生的环境、身体的病痛、打针治疗时的疼痛,往往变得格外敏感,常常一见到医护人员就会哭泣,拒绝配合治疗。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为了拉进医患距离,儿科护士们正在进行着“走进病房笑一笑,患儿床前站一站,凑近患儿看一看,患儿额头摸一摸,患儿小手握一握,怕生患儿逗一逗,时间允许抱一抱,生活不便帮一帮”的行动。每次治疗操作前,儿科医护人员尽量做到温柔耐心的与患儿交流。“宝宝乖,阿姨给你玩一会,这是谁给你买的小玩具呀,给阿姨玩会好不好?”“宝贝,伸出你的小手,阿姨看看你手上有没有小虫虫,阿姨帮你抓住它。”“小帅哥,阿姨抱抱来,阿姨看你的小手好漂亮,你每次扎针都不哭,你真是个勇敢的男子汉!”…想法设法取得患儿的配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轻患儿的恐惧。</p> <p>  一个有温度的科室,一个有温度的医患关系,必然是从每一个温暖人心的时刻,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的细节,从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个举动做起的,在解除患儿疾患时,温暖她们病痛的心灵,只有我们在工作中做好这些点点滴滴,才会使我们的工作变得更有温度,更暖人心!</p><p> 关注患儿就医体验,做有温度的儿医人,儿科一病区会一直行动下去!</p>

患儿

阿姨

儿科

打针

温度

勇敢

孩子

护士

就医

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