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年,冯雪锐到我连时,大概我们还住在“大马车店”,他约莫是从34连南山畜牧排调来的,据说是因为同情人,惹得某些人不高兴了。</p><p class="ql-block"> 所谓“大马车店”也即一间大屋子,二排坑,中间用砖彻上,象是个低婑的砖窑,又象是个大火炉,顶头是个大油桶。这油桶填上玉米芯,烧上火,倒也暖和,能住四、五十人。与我以前在富锦见过的,有些相似。</p><p class="ql-block"> 不久,他妹妹也到了连队,他那时是农工排的副排长,不久上了次山(即上山伐木),大概是涉嫌领头与人打架,下山时,指导员在全连大会上批抨他,说他“破罐子破摔”。</p><p class="ql-block"> 什么叫“破罐子”,我当时颇为纳闷,也不大理解。那个指导员也有些奇怪,怎么能在会上说这些?这不有损于连队领导的形象吗?他好歹也是个副排长。</p> <p class="ql-block"> “打架”,当时在知青中也常发生,都在年轻气盛上,遇见事,谁都要争个上下,其实,只要不仗势欺人,恃强凌弱。作为领导大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在下面私下解决,怎么能在会上提起呢?。</p><p class="ql-block"> 冯雪锐出生于印尼北加里曼丹島,山口羊市。早年丧父,由母亲养大。父亲是个商人,是个侨领,在当地颇有影响。</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眼里,华侨好象与我们不是一类人。但那是场大革命,连革命元勋的子女都跑不掉,都到延安或内蒙,作为华侨子女,自然也勉为其难,真可称之为“史无前例”。</p> <p class="ql-block"> 是35连的,大概都知道,那首“湄南河”是冯雪锐带来的,歌词很美:“湄南河,在月光照耀下发光,象那星儿在闪烁,微风吹拂,多么清凉!涛涛的流水奔向那遙远的地方,浪花拍打着两岸,把那渣滓冲向大海洋,河水勾起我的回想……,”这首歌我在百度搜过,能搜出歌词,但找不到歌,也向其它网友求教过,有谁知道,能告诉我吗?。</p><p class="ql-block"> 除了泰国的这首“湄南河”,还有印尼的“美丽的梭罗河”,“宝贝“,“椰岛之歌”,另外还有“星星索”,即“船歌”,都是些曲调优美,有异国情调的歌曲,这真要感谢冯雪锐,在孤寂漫长的北大荒生活中是他把椰林沙滩,明月海鸟带到了“北大荒”。我们常在宿舍里唱,在麦场上干活的时候唱,在泥泞的,刮着寒风的土路上唱。</p><p class="ql-block"> 那首“湄南河”,我问过冯雪锐,他说,他已记不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冯雪锐后来去了香港,可那位指导员还是没放过他,在会上大开挞伐之门,什么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啦!什么奢糜,灯红酒绿啦!却不知此时的冯雪锐正躺在他表哥那4平米的斗室,为生计而发愁呢。</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知青,什么地方的都有,五方杂厝,各路神仙都会聚一处,宿舍里南腔北调,所渭“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子狗腿子”,但事实上唯独没有保定的知青。要不,也能见识一下拍马屁的功夫。这自然是说笑,只是说各个地方都有其一定特点,要不说哈拉屯子的都带点大渣子味呢。</p><p class="ql-block"> 那夲《冯雪锐配音艺术口述历史研究》的作者罗景昕有点搞错了,冯雪锐没有在北大荒插过队,北大荒很少有农村,以前是土匪的天下,北大荒是十万官兵和无数支边人垦荒垦出来的,冯雪锐待的准确地址是290农场,35连的连长,指导员与许多的农场职工都是山东及四川的转业官兵,支边青年。至于上山下乡的我们青年学生,虽说那时的北大荒生活也艰苦,但比起当初他们转业官兵进入渺无人迹的荒原,垦荒拓土时,那还是要强得多了。</p> <p class="ql-block"> 冯雪锐身上有着其父辈敢于四海为家,闯荡天下的豪气与魄力,以致后来在事业上闯出了天地,我很喜欢看武侠电影,武侠电视剧,羡慕那些虚构出来的江湖英雄,那部“笑傲江湖”出来时,我几乎天天都看,总觉得令狐冲的声音有些熟。却不知道是雪锐这位老兄在说话,以前总认为配音演员都是出现在翻译片上,什么对口型,节奏啦,稍微有点懂,因为我曾参加过电影评论,见过谢晋。也听过谢晋的报告,觉得那些演员,导演都是些了不起的人物,能在小舞台上演绎人间春秋,人生的悲欢都能通过这些人而得到表现,却不知这个“海”却深得很,连“声音”也是有讲究的。</p><p class="ql-block"> 香港很小,电影业却很繁荣,而且港台人多为闽粤人,要开拓市场,必得用普通话,这也是冯雪锐得以大展身手的时机,时也,势也。</p><p class="ql-block"> 冯雪锐后来的身体垮了,也与他的拼博有关,但愿他的老年生活以后再不要有什么波折,能过得有滋有味!高高兴兴地颐养天年。</p> <p class="ql-block"> 替人出头,必是侠义之人。侠者,义也。冯雪锐的确敢说敢作,既不世故也不圆滑,然后钢者易折,总也免不了受到风吹雨打。与此相反,这世上也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的人,丰子恺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清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他是画家,喜欢淡泊,存世作品多以白描,幽默手法诠释世人百态。中国实在太大,要操心之事也实在太多,象他这样,倒也不失是种明智的做法。</p><p class="ql-block"> 冯雪锐总为“侠义”之人配音,夲人也颇具“侠气”,金庸、梁羽生他们也是“侠士”,他们都是世上少有的好人,但这个世界让人“不愤”的事实在太多。我唯以暗暗地替他们向上苍祈福,祈福上苍能保佑他们这些好人免受坏人的“荼毒”,能平平安安地度过晚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