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蓝天白云就是美!</p><p><br></p> <p>苏州街</p> <p>颐和园花承阁遗址始建于乾隆年间,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破毁,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后山,寅辉城关以东的中御路南一个从山坳里,突出来的其状如舌的小山包上,是一组庭院和佛寺混合的建筑群,原由莲座盘云佛殿、多宝琉璃塔、花承阁及六兼斋组成。可惜现在还是遗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p> <p>颐和园四大部洲是根据古印度哲学观念进行建造的。它是颐和园万寿山后山中部的一组汉藏建筑群,占地2万平方米。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排列在象征世界中心弥勒山的香岩宗印之阁的周围四方向。在阁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建设有代表佛经“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这组建筑,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四年,只在原地上修了一层香岩宗印之阁,其他仍是瓦砾一片。1980年,国家拨巨资修缮了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和四座梵塔,基本上恢复了原貌。</p> <p>昆明湖,古称“七里泊”、“瓮山泊”、“大泊湖”、“西湖”。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内湖泊,属海河流域北运河支流通惠河水系。昆明湖的面积约为颐和园总体面积的四分之三,总面积有3000亩之阔。元代始为通州漕运的水源地,金代以后逐步建设皇家园林,至清代形成规模宏大的颐和园。</p> <p>西堤</p> <p>南湖岛和十七孔桥</p> <p> 皇家园林</p><p>万顷玻璃浸碧空,千年古木锁寒丛。</p><p>山川秀丽人文盛,城郭萧条气象雄。</p><p>金谷楼台依旧在,玉门车马几时逢。</p><p>凭栏一望无穷意,不尽兴亡感慨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