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但心理健康也不能忽视。3至6岁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抓住儿童期心理教育的黄金阶段,科学的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p> <p>为了让孩子远离自私、任性、脾气暴躁、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的困扰,在孩子刚刚接触社会的时候,就要及时指导,让孩子在表扬鼓励中健康成长。关于幼儿的心理问题,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p> <p>二、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p> <p>三、不要太亲近孩子。要让孩子学会独立,不要让孩子过于依赖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p> <p>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p> <p>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p> <p>六、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p> <p>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p> <p>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p> <p>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p> <p>十、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这需要我们大家重视“幼儿心理健康”,共同携手,家园合作,有效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一起努力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