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有幸走进寸氏、李氏家族一年一度的清明祭祖活动,饱享了一场溢满家国情怀的文化盛宴。</p><p> 祭祖活动当天,两家宗祠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扫往日的宁静。</p><p> 李氏宗祠祭祖议程主要有:</p><p> 1、主祭人上香三柱;</p><p> 2、各地族人敬献果品钱锞;</p><p> 3、鸣炮;</p><p> 4、行三跪九叩礼,最后一跪时,主祭人宣读祭文,宣读完毕才全体起立;</p><p> 5、焚香及钱锞;</p><p> 6、主祭人敬献茶酒后,祭祀完毕。</p><p> 祭文撰者是曾被国学大师章太炎称为“天南一支笔”的李曰垓,沿用至今已有80多年。</p> 李氏家族祭文 <p> 寸氏宗祠祭祖议程主要有:</p><p> 1、齐声诵读家风、家训;</p><p> 2、追述祖宗的原籍、功德,通过回忆先辈的生平事迹,使所有族人知其由来,从而产生尊祖敬请宗、认祖归宗之情,以便追本溯源,不忘根本,让家族记忆获得了永久的存录;</p><p> 3、通报过去一年里,理事会经手的一些大小事务,包括与国内、国外联系来往的一些重要事项,财务收支情况等;</p><p> 4、表彰家族忠孝楷模和模范家人;</p><p> 5、家族楷模现身说法;</p><p> ……</p><p> 随着各项议程的推进,在寸氏祠堂后面的同心园里和李氏宗祠南侧厢楼的回廊上,一场大型的千人宗族盛宴上演。近百口土陶锅子散发出让人垂涎欲滴的香味。厨房里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一道道家乡美食正在紧张的筹备中,有满是东南亚特色的茄旱鸭,有甜蜜蜜的冷饮西米冻,有时令山珍炒椿树芽,有薄如纸张的大薄片肉、凉拌豌豆粉,还有腾冲席面上少不了的香酥干菜等。</p><p> 这种流水宴,无论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是可以前来参加,围坐在同一口锅子旁,聊着聊着就熟悉了,讲着讲着就成了亲戚。</p><p> 临近下午四时,各项议程结束后,在悠扬的洞经音乐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族人按照辈份,依次有序进入大殿,跪拜高、曾、祖、祢四世先祖。这是一个庄严的过程,虔诚而执着。</p><p> 傍晚时分,一场以清明名义而举办的祭祀接近尾声。其实,这样的祭祀从来就没有结束,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同样的相聚还会如约而至。</p><p> 这样的祭祀,在古镇其他的宗祠里也同样在举行。</p><p> 毋庸置疑,延续了几百年的清明节和顺各大宗祠举行的祭祀活动,俨然已成为古镇厚重文化底蕴的一种象征。各大宗祠里上演的,已不仅仅是族人的一次祭祀,而是一种已经突破了家族和地域的家国情怀的深厚沉淀。</p><p> 如果不曾置身其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苦恼了苏格拉底一生的问题,我不会简单地在这里找到答案。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家,是路的起点,也是路的终点;家,是出门的动力,也是梦的归宿。一人之上有家庭,一家之上有民族,民族之上有国家,这就是家国情怀。 </p><p> 如果不与他们交谈,我很难想象,宗祠除了供奉和祭祀祖先外,还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许多懵懂的孩童就是在这里开启了人生的第一课,然后摇头晃脑地吟诵着《温墩小吟》走向世界各地。还有许多人,在这里读完“四书五经”后走出去,然后又回到这里,用心守望着这个叫“和顺”的故园。</p><p> 每一座宗祠背后都有一批虔诚执着守望的老人,每一条通往宗祠的路上都有无数双注视的眼睛。只有谨记族规祖训,生者才得以进入祠堂拜祭祖先,死后才能够获得通往家族墓地的通行证,姓名才可以在族谱上落户,自己才不会成为游荡在宗族之外的孤魂。</p><p> 如果说,和顺八大宗祠的建立是“求忠门于孝子之门”,那么后裔不断对其进行修葺和完善的行为,就是“孝亲敬祖”的重要体现。八大宗祠每一家宗祠里都有着丰富的楹联,这些楹联记录内容丰富,从家族起源到子孙品行,再到仁义礼智的传统美德都有所呈现。孝文化的楹联有两种,一是向上看的朔本追源类,如尹氏祠堂正厅与大门两侧的对联:得来巴蜀继继承承孝弟忠信彰祖德,脉源天水绵绵延延仁义礼智衍宗功。张氏宗祠正厅两侧对联:金川南来楦树本是应天种,高谷北向桂子偏合挥地华。钏氏宗祠正厅大门两侧的对联:元末入滇原籍南京应天府征麓川护皇封武德将军,明初到腾先居迤西顺江州戍边享世袭正千户。这三幅对联都记载了本族原籍,这种寻根朔源的祖根情节是孝文化存在和延续的前提,它不仅能完成家族成员的身份确定,而且能把族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家族认同感和家族凝聚力,为孝的发展和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向下看的训导子孙类。如刘氏宗祠中厅两侧的对联:祭必以时春露秋霜崇祭奠,人本乎祖父慈子孝重人伦。寸氏祠堂大门两侧的两幅对联:慎钟追远民德归厚,报本思源天道兴人;诗书执礼聿遵祖训,孝弟力田恪守家规。这几幅对联或直接或间接的提到敬祖感恩的孝悌思想,对子孙后代的传承起到了巨大的教化作用。</p><p> 八大宗祠都有保存较好的族谱,从中可以透视600多年前汉族先民的迁徙历史。</p><p> 《寸氏宗谱》记载:“我寸氏始祖讳庆,原籍南京,世居四川重庆府巴县梁滩里寸家湾。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随沐英奉旨南征,事平调腾越卫千户所。遍览名胜,卜居于此,命名曰阳温暾村。”</p><p> 《刘氏宗谱》载:“刘氏始祖继宗公,原籍重庆府巴县梁里滩刘家坡,年少就已武功名于世,甸招刚,选充总旗官,明洪武十五年,军奉调到至腾越。”</p><p> 《李氏宗谱》载:“肇始祖黑师波公祖居四川巴县,转移重庆府寸家湾李家巷大石板,洪武十五年(1382年)随沐英、蓝玉、傅友德从征至腾,奉命移民,家于和顺。”</p><p> ……</p> <p> 在古镇,不论你是走进八大宗祠,还是随意进到一户人家,都会看到具有强烈文化特色的"家堂"。“家堂"是和顺历史文化及民俗传统的一种传承。人们为体现民居空间中"家堂"的神圣,将"家堂"设在正房的堂庑里,体现以"中"为贵,以"上"为贵。在堂庑外廊柱之间特设被称为"天地笆"的装修构件,提示人们"家堂"的特殊地位并体现其以"华丽"为贵。家堂上除了供奉"五福堂”、“奏善堂”、“流芳堂"外,部分人家还供奉"七宝"。</p><p> 五福堂是聚集能够造福于人类的"天、地、君、亲、师”五圣,为社会家庭创造五福临门的“五福”,长年祭祀。“五福堂”设在“家堂”的中心位置,上书“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写法也特别讲究。须按"天不连二,地不离土,君不开口,亲不闭目,师不齐肩,位要端固”的格式从上到下直书。两旁,字稍小,右书“招财童子”,左书“利市仙官”。</p><p> 奏善堂在家堂的右边,牌位多数上书“本居供奉东厨司命奏善灶君、中宫土地福德养牲正神”,也有其他写法,但两边必书“搬柴力使,运水郎君”。</p><p> 流芳堂在家堂左边,也叫祖宗堂,牌位正中上书,一般为 "×音××郡×氏门中历代宗亲(或昭穆)之香(或魂)位”,书明音郡姓氏等,代表着家族的籍贯来源和历代祖德宗功,两边书“枝繁叶茂,源远流长”。是供奉自家祖宗的牌位。</p><p> 家堂上还要帖两副对联,以祈求平安、报念祖先,一联居中,一联居两边。居中的如“天高地厚国恩大,祖德宗功师道尊”、“天地恩深兹覆载,亲师德厚赐祯祥”、“金鼎焚香呈瑞气,银台秉烛现祥光"、"宝鼎焚香聚乾坤之满瑞气,玉台秉烛焜日月之吉祥光”、"烛影辉煌现祥光,香烟馥郁呈瑞气”。居两边的如“祈司命九重奏善,祀祖宗百代流芳”、"司土降祯祥唯冀四时清吉,祖德灵毓秀但愿百代馨香”。</p><p> “七宝”负责本户的招财和酒、茶、粮、米的管理。牌位一般设在“奏善堂”左边,尺寸比例要比其它三个牌位小。牌位左边书“三座官员具在内”,右边写“一堂神聖总其中”。中心位置“供奉南宫天子北阴金山求财七宝正神位”。</p><p> 旧时,和顺民俗有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考取功名(县官)以上的人家,"奏善堂”与“流芳堂”要相互换位。民俗认为左为大,右为小,灶君的神位小,而县官的职位要高于灶君,所以,但凡考取功名的人家,“奏善堂”必须移位在“家堂”的右边,“流芳堂”移至“家堂”的左边,俗称“祖宗与灶君相互换位。”</p><p> 和顺“家堂”在构筑形式上可分为四种:</p><p> 红纸家堂:用红纸书写后直接贴在板壁上。</p><p> 平板家堂:用上好的木材雕刻而成挂在堂庑的板壁上。</p><p> 庑心家堂:精雕细刻,有面罩,有平台,装饰精美,豪华气派。</p><p> 鸾阁家堂:在堂庑内建类似楼阁的精美装饰物,图案吉祥,精雕细镂,做工精巧,富丽堂皇,流金溢彩,供藏书、供佛、祭祀祖宗之用。</p><p> 不论是那种家堂,上面都供奉着"五福堂""奏善堂”"流芳堂”。</p><p> 四次入住和顺,在每次有限的日子里我不断地、深入地去认知、感悟和顺人的生活,慢慢地发现和顺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坚守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传承于每个人的日常。相对于当下别的许多地方,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出现在课本里、宣传口号里,出现在城乡空间塑造中的雕塑、小品里,举目皆是,却只是一些标榜自己的僵死的符号,并未能在百姓的日常生产中发挥作用。</p><p> 和顺人每年有数十个日子要在家堂祈福、祭祀、祷告、上香。“跪天跪地跪国家跪父母长辈跪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显得非常虔诚。家堂——敬畏天地,忠于祖国,尊师如亲!</p> 燃香敬香,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先浴手,上香燃香,既要虔心恭敬,神定气静,避免打扰,一丝不苟,还得主次分明,天地为先,依次敬奉,不得紊乱。<br> 祖宗堂祭献得最多,每年的七月初一接亡人,至十三送亡人,这段时间,要天天献三顿汤饭。过年过节,家中婚丧嫁娶,大事小情,都要献祖宗饭。<br> 家堂,是和顺人体现家国情怀的根本所在;家堂,是一家人敬奉天地、慎终追远之所,是一家人涵养心灵魂魄之源,凝聚着一家人的精气神。无论朝代如何变化,也无论家境贫富如何,和顺人始终保持设置堂屋的传统和习惯。后人不论走到哪里,在堂屋的设置、布置和装饰艺术上,总是不惜余力地按照家族传统和长者的意向格外大下功夫。甚至于,有的远距离搬家,别的可以不要,一定都要把家堂拆了带走。如果家境转好,折旧换新,要出售旧屋,除了一间房子的梁不能随屋售卖外,家堂板也绝不能卖。如果卖了梁和家堂牌,会被嘲笑,几代人没有颜面,抬不起头。<br> 堂屋既是家庭内部进行重要活动的地方,又是接待重要客人的场所,客人来了,抬眼就见家堂。有文化的人,进了堂屋,就会屏声敛气,恭敬地先看主人的家堂,细观家堂上的字,特别是对“天地君亲师位”,更是一笔一画地看,在心里进行品评一番。看了流芳堂,就知主人家的姓氏郡望。待落坐后,与主人的交谈,多从姓氏郡望切入话题,感情就会很快拉近。<br> 在堂屋里说话做事,要言行慭慭,符合规矩和礼仪。如果家人在这里说话做事不守规矩,上天、灶君和祖宗看在眼里,上天就不高兴,灶君就会如实上奏天庭,如不知错改错,就会带来灾祸。小孩做了大错,也会被父亲揪到祖宗牌前,跪着惩罚,这是一种重罚。<br> 到别人家里,在家堂面前,也要谨小慎微,不能做出对别人家堂不敬的举动,说不当的话。<div> 家堂是家庭公共高雅活动重地,长年保持清洁整齐,不能出现有失尊严的低俗现象和污垢物品等。家堂使用范围:长年敬圣祭祖;传统重大节日;家庭重要红白喜事;重要家宴、寿宴;重要家训、家罚等。<br> 家堂就是这样的庄严、凝重、深邃、悠远、神圣,是和顺人心目中的圣地,精神的栖息之地。<br> 家堂就是这样受和顺人敬重尊崇,代代相传,深受薰陶,绵延不绝,不被更易。<br> 由此可见,"家堂文化"形成了和顺人生活的脉络。一个人的一生,就是在家堂的各种活动中从旁观到参与再到主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懂得恪守人生的信条:要敬畏天地、要忠君爱国、要尊师敬长,要感恩赐予你一切的神灵,要不忘天覆地载,积德行善,要记住祖宗、知晓出处……把所有这些信条合到一起,就解决了“人以何立于天地间”的基本哲学问题,也自然会引导着每个和顺人的生活富有仪式感和节奏感。<br> 为了自励和教育后代,主人在廊厦的梁坊、门窗等处刻有家训、家规和做人处世、治家格言一类文字;在堂屋、书斋、花厅悬挂名人字画,正房廊厦侧面板壁上方挂有红底金字"字号牌",这是旧时和顺读书学子成人后,家长要请当地有名望的举人或秀才为儿子取表号和别号,所取字号要刻在一块制成书卷形状的木板上,同时刻上取名者的身份、姓名和取名时间,以及前来恭贺亲友的姓名。挂牌这天要举行隆重的授字号仪式,宴请亲朋,告诉大家从此儿子学成,将走入社交界,便于相互以字号称呼。<br></div> 和顺人的“家堂”发源于中原,从内地传入。起于汉代,兴于明朝,完善于清代,至今鼎盛不衰,仍然起着育人老化的作用,激励着子孙后代追求国强民富、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和顺先人不仅戍守边关,屯田开发,同时也尊崇明太祖“武功以定天下,文教以化远人”、“教化行,虽闾阎可使为君子;教化废,即中材或附于小人”的御训,不断致力于文化的传承,长期积累了尊师重教,崇儒重文,亦读亦耕,亦儒亦商,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加之一代代“走夷方”后的财富积累,在居家建筑上将财富与儒学融为一体,物示以文,道德传家,处处表现出儒雅的气息,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没有分毫旧时代乡间财主的无知和庸俗,这在其他古镇是少见的。正因为和顺人具有崇文重教之风,他们选古镇最好的地址建盖了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场所,以便乡民在耕作之余汲取文化知识,又把走夷方换来的血汗钱建盖洗衣亭,为在家的女人洗衣洗菜时遮风挡雨。由此可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风尚的缩影,好的家风家训,决定了家庭进步和文明程度。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它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积淀,慢慢的,这传承也如同古玩一样,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br> 家堂,艺术与信仰的殿堂,来自中原但在极边古镇保存完好且还在传承,感叹!<div> 家家有族规,户户挂家训,如此强调德行的重要性,这座古镇的风气可见不一般。宅是老宅,可“家训”却能使每一位外来者都有新的感慨,陷入思考:人居环境的内核品质究竟是什么?<br></div> 走进古镇,就像走进了一座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宝殿。有人说它像一张浸了水的老照片,也有人说它就像一幅褪色的年画或一幅水墨画。可在我看来,它更像是定格在黑白影像中的黑白电影胶片。古镇魅力精华当数这里的古建筑和民居,或雕梁画栋,或青瓦灰墙,每一栋楼房都像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br> 这座建于明朝的汉族古镇,其封闭、传统、安定的环境,完整的保留了中国明清汉族文化的特色。这里的传统民居有1000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100多幢,宗祠8个,寺庙7个,以及月台、照壁、巷道、闾门等附属古建筑,从民居建筑的角度而言,无论是整个建筑群落,还是单一宅第,都透射着腾越文化的深邃内涵,饱含着无穷魅力,其显著的文化特色是:保留了中原建筑风格,体现着汉文化的深邃;综合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北雄南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雄、秀的结合体,既有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也合理的融入了东南亚、南亚、欧洲及当地少数民族等的建筑文化元素;既有雄伟壮观大气的特征,又讲究精雕细刻,典雅秀气。<div> 古镇是一个以宗族为纽带的乡土社会,各姓的开基老祖都依照中原汉人的宗族制度而居,以姓氏置巷。古镇主村落的街巷以环村主道和与主道相连呈纵向延伸的里巷组成。全村由尹家坡、寸家巷、大桥巷、李家巷、黄果树、大石巷、尹家巷等里巷组成。李家巷、大石巷、尹家巷三条主巷纵贯南北,南和横街相通。各里巷随着家族的繁衍壮大而向东南部的山腰纵向延伸,各里巷分别建有宗祠,“收子孙后代萃于一堂,联之一心。”各巷还建有闾门,俗称总大门,门上都附有诗词楹联。而位居三大主巷之中的大石巷没有以姓命名,其是为了纪念祖先来自四川巴县,既饱含对故乡的思念,又将血缘与地域结合永葆人心与聚落永不离散体现的淋漓尽致。现今的古镇虽然没有了昔日的以姓居巷的严格规制,但姓氏格局依旧存在。古镇的街巷布局,将中国传统的宗族礼制体现得如此唯妙,足见汉文化的博大、包容与开放,能在这块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极边之地得以发展并传承600多年不变。<br></div> 闾门形似牌坊,建筑材料和风格各不相同,既有气宇轩昂的气势,也有古朴内敛的格调,其中渗透了南亚、东南亚的建筑风格。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李家巷、大石巷、大尹家巷三条主巷。巷道首尾均有闾门、题词、楹联、碑记, 如李家巷上巷口门额题“兴仁讲让”, 下巷口门额书“景物和煦”, 这种建筑风格既符合中国建筑寓情于景的手法, 又体现景物教化的传统风格,并沿着岁时,将诸多文化信息簪在门榍、门扇上,增添了一道又一道门前风景,给寻访门文化的今人,留下韵味绵长的品味。<br> 《黄帝宅经》有云“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宅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及为上吉。”<br> 闾门,是一族人运气的咽喉要道,是吉、财、福、煞气的进出之地,“入必由之,出必由之”,一扣一推皆有“四两的房屋,千金的门楼”风水学一说。<br> 闾门是古镇一种形制特殊的建筑景观,其数量和规模在全国实属罕见。 与巷道构成整体的村落结构还包含数量众多的月台。月台位于通往主道的巷道口下端,呈半圆或扇形,半圆弧线上设有镂空栏杆,并植有本地树种,如香樟、桂花、榕树等。月台是应风水学的建筑,貌如去掉城墙的瓮城 (月城),蕴含“藏风纳气”风水玄学之寓意,人可以在此歇息、乘凉避雨拉家常。 古镇民居建筑,明代以前,建筑风格深受以“一颗印”为代表的大理南诏文化与建筑形制影响,但保留存至今的极少。 一棵印建筑(摘自《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云南民居》) 屯军入住后,建筑形制由中原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伴随而来的以徽派建筑为主的中原各地的建筑风格,不仅传承了南诏时期的建筑风貌,还有浓郁的中原特点。其以徽派建筑为基础,结合当地自然气候和生活特点,同时受“走夷方”的影响融入周边国家文化,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建筑风格——“四和三顺”,即:融合、随和、和谐、和睦,以及顺势而建、顺巷而建、顺其自然。<br> 在古镇,民国以前,民居普遍为土木结构平房,楼房只在公门或地位极高的富庶人家出现,且富庶人也没有豪宅深院,没有江南富豪的任性奢靡,更没有北方权贵的肆意张扬,居所建设,体现了睦邻友好的理念——不炫耀、不突兀、不显摆,尽力含蓄、克已,融入普通百姓之中,与小康之家的私宅形成一派和谐顺畅的建筑景象;巷子仅容一辆小货车单向通过,两家房子之间一般距离五尺,可谓“鸡犬之声相闻”,你可以感觉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户与户之间的和睦,没有吆五喝六的商业气息,一切都那么自然祥和,一种有别于其他古镇的惬意。感受到一种未经雕琢,纯粹自然的美。一如《阳温暾小引》中所道:<br> 自古道,富与有,眼前花柳,<br> 财本是,公众物,有散有收。<br> 你有如,留下那,银钱田亩,<br> 何不如,积些德,世代不休。<br> 古镇现存的民居最早于清嘉庆10年(1806年),最迟于民国24年(1935年)修建,为紧凑生长合院式建筑,具有一定干阑式建筑特点,形成三种主要建筑形式:一正两厢、四合院、一正两厢带花厅。空间方正但不呆板,紧凑但不局促,格局统一,但仍然富于变化。合院天井小而长,天井连接大门及建筑其它空间,是空间最积极活跃的构成因素。 紧凑生长合院式建筑(摘自《中国民居建筑丛书---云南民居》) 平面特征:古镇合院式民居主要有宅门、倒座 (倒厅)、厢房、正房及照壁等元素构成,在平面布局上一般有"三坊一照壁"和"三间四耳下花厅"两种型制,规模较小的院落多为"三坊一照壁",正房结构为三间五架,中间明间是供奉祖先神灵的家堂(堂屋),内设壁龛供台,左右次间是卧室。厢房则为次要卧室和厨房。"三间四耳下花厅"的平面组合是在正房前加建花厅(过厅),则形成"日”字形的天井院落。规模较大的院落常用这两种基本型制横向拼连而成。<br> 与云南其它合院式民居的不同之处,表现在正房与其左右厢房的围合对位关系上。民居无“漏角”,正房与厢房的对位关系与“一颗印”相类似,只是厢房的前檐柱轴线基本位于正房次间的中线位置,厢房的进深是根据地形的变化而随意加大,从宅院外型上就不是“一颗印”那样的方正规整,而是顺应地形的不规则外墙,斜墙或弧形墙。另外,宅院的大门入口与“一颗印”不同,“一颗印”民居的大门从倒座正中进入,古镇民居基本上都是在宅院右侧厢房的山墙位置开设大门,利用此厢房的一个开间转入宅院。<br> 与其它地区合院式民居相比,古镇合院式民居最为独特的做法便是“天地笆”的安置和正房后带有后花园。一般其它民居的做法是把正房前檐柱轴线与厢房靠近正房一端的山柱轴线对齐,古镇合院式民居则把正房的前檐柱轴线与厢房靠近正房一端的山柱轴线错开约1m多宽,在正房与厢房连接出安设楼梯,正房明间屏门位置由前檐柱内凹进 1.6m,其前设置“天地笆"栏板,次间的木板壁墙安置在前檐柱上。不似其它民居在前檐柱前有檐廊厦子。民居通常根据地形在正房后布置后花园,这打破了把正房放置在宅院的纵轴线序列终结点的常规做法,正房厚重的后实墙由轻薄的木板壁取代,正房明间堂屋后的木板壁墙也由后檐柱向内凹进1.6m,留出一段后檐廊,开敞正对后花园。<br> 立面风格:从宅院外部看,厚实封闭,较少开窗或开小窗。建筑构件十分复杂,尤其入口门头。构架的搭接多为组合式,分为基本组合、扩大组合和特殊组合。既是在基础组合体上进行纵向、横向和纵横两向的扩展。构件尺度硕大,制作精美。墙体为三段式墙体,上段为灰瓦屋面和沿屋顶轮廓的装饰线脚,中段为有粉刷面或不粉刷的土坯墙,下端为青色石条、块石勒脚,墙基往往砌得很高,一眼看去十分气派宏伟。基石“细锤细錾”,平面用錾子挑成各种细点花纹,砌筑时不用灰浆,接缝针插不进,当地称“清水墙”。这种呈青灰色的条石是火山石,布满蜂巢状气孔,既坚硬又富韧性,受潮不易长青苔,这是大自然慷慨赐与和顺的丰厚财产。有人说:“和顺古镇是用火山石筑成的”,一点也不夸张。除墙基外,村巷道路,甚至水缸、磨盘、花台、灶面、杵臼等等凡是能用的家具和顺人都用火山石。厢房山墙处理有圆弧形、多边形等多种处理。粉刷的白色外墙,其檐部装饰纹样,与大理民居相仿,但无大理民居那样艳丽繁杂的花饰,而是清淡简洁的单色装饰图案,有点园林建筑中苏式彩画的意思。屋顶绝大部分运用直坡形式,坡度较陡。不同瓦片混合使用,增加屋面纹理变化。屋面曲线柔和,檐角飞挑,檐口层层退叠。 建筑装饰较丰富,宅院大门与照壁是立面装饰的重点之一。宅院大门采用墙垣式,直接在右侧厢房的山墙上开设洞口,大门两侧各砌有突出墙体的门墩,门洞上挑出曲线向上飞凌翘起的瓦屋檐,瓦屋檐下有雕饰精巧的梁头、画枋,门墩喜用薄砖分出形如窗扇的框档作为装饰。照壁基本承袭大理民居的“三叠水”式样。大理民居中照壁有较多的装饰,在额联及两侧的边框,用薄砖分出矩形、方形和圆形等多种形状的框档,内饰有大理石图案或彩画诗词。和顺人家的照壁装饰色彩和图案内容上则简洁清淡些。<br> 宅院内部,都很素雅清新,全院小木作装修完全不施彩绘,屏门、木窗,雕梁等都是木质本色,皆是精致细腻的木雕作品。素色的木作更加显现了匠师精湛的手艺。据说曾有剑川木匠到此定居,这些手艺都出自剑川工匠之手,难怪从建房技艺到装修手法都显示出白族民居对当地民居的影响。建筑雕刻工艺,始于明代,发展与清代。摒弃了明代建筑结构简单、笨重粗犷的主题风格,沿袭了清代复杂考究多样的建筑、装饰风格,更加的注重古建筑的装饰性和添加元素的多样性,开始使用很多并无结构意义的装饰性元素,如门罩、梁枋头、门窗等, 根据不同的部位, 采用平雕、深浅浮雕或透雕的手法, 雕刻出寓意吉祥、避邪的花草植物、禽兽动物、日月水云、福禄寿喜、人物故事等, 其刀法精细线条流畅, 形象贴切。因此民间有“一两木屑, 一两银”的说法。一套住宅建筑的修建, 花费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 这在古镇民居建筑中是很多的。其装饰纹样几乎囊括了中国传统图形所有样式:文字、几何、人物、花草、动物、叙事故事、灵兽、谐音组合等,有的纹样可以说是中国装饰纹样的“活化石”,如人类混元时期的“销链”(古时认为天地相连的铁链)、商代的鱼龙纹、唐卷草以及明清吉祥图案。 空间特征:体现在院子空间形态和正房檐廊及堂屋的空间营建上。从平面的布局组织方式可以看出,古镇合院民居的内院属于狭窄封闭的“小天井”形式,院落天井不大且没有“漏角”小天井,于是在正房后建造后花园,后院内种植花草乔木、瓜果菜蔬,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场所。<div> “天地笆”最早的设置也许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由于位于坡地地形,民居正房与厢房的高差较大,正房高出天井许多,需要在正房前加设围栏,后发展为装饰性很强的栏板,从地面一直架设至正房屋檐,形如一面固定的木质屏风,是院落的视觉中心。“天地笆”的形式丰富多样,根据正房的层数高度设定,有单层也有两层高的,有镂空通透的雕花式样,也有满屏开设窗洞的,各具特色。<br> 一般的合院民居,大都有宽敞明亮的檐廊“厦子”,可以取暖、纳凉,生活起居的许多活动都在“厦子”下完成。民居在正房明间前设置“天地笆”栏板,围合出一小块稍显幽暗的檐廊,形成独具特色的过渡空间。</div> 早期建造的民居中,正房多为单层,正房与厢房高差较大,一般都在1m多高,正房虽然是单层,但仍处于最高位置。后来正房建为两层高, 为了保证正房明间堂屋至高重要的地位,避免人在堂屋顶上活动,把堂屋做成通高两层, 只是左右厢房为两层楼房明间檐廊上,加设"天桥"连廊联系二层的左右厢房, 这种空间处理算是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首创,与今天现代建筑中的空间设计手法如出一辙。<br> 古镇民居建筑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并接纳了来自西方的建筑风格,并使之运用到建筑中,使之区别于国内所有的古代建筑群,形成了鲜明的异域风格。<br> 古镇民居既有徽派和江南建筑之貌,又有南亚、东南亚、欧洲和当地土著建筑风格的倩影,其以中原建筑文化为魂兼容其他建筑文化特点,将汉文化的博大包容渗透其中,以弯楼子、艾思奇故居、寸氏民居等最为典型。 古镇贾家坝“民国人瑞”闾门,此牌坊始建于清中期,牌坊结构合理、雕刻相对复杂,采用穿斗式木架结构叠加分别呈现,代替了明清前复杂的斗拱式结构。 古镇贾家坝十字路村16社21号古民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最具代表性的是其垂花门,工艺极其复杂,雕工非常精美,采用多层透雕雕刻工艺,各种形象雕刻的栩栩如生,非常完美,在古镇是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垂花门。具有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盛媺幽光"是古镇保留的年代最久,最具代表性的牌坊,全木架结构。其飞檐跨度非常大,顶是采用“歇山顶”的结构方法筑建,共产生9个脊梁,顶脊两端各有一神兽,叫"鸱",相传"鸱"为东海一神兽,其尾巴能扇动海水淹没一切,而中国古建筑又都全部使用木结构建筑,非常怕火,所以使用“鸱”这个神兽吻于脊梁,以防火灾发生,象征着人们美好的愿景。<br> …… 若说建筑是古镇的形,那么民俗文化、民俗风情便是古镇的魂。只有守住了魂,古镇才能焕发持久的生命力。<br> 有人曾这样总结,和顺古镇与其他古镇最大的不同,是在长期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原文化与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异域文化、商帮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发展,形成了以和谐、和顺为核心内涵和以开放性、包容性为基本特征的“腾越文化”,世代追求的是“内和外顺”。同时,地处边疆、高山阻隔的地理环境又在这里形成文化的孤岛效应,使得一些在中原已经消失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传统在此沉淀,幸运地完整“存活”下来。<br> 这是古镇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其近年来保护和开发传统古镇的一张“王牌”。在声名鹊起,古镇同质化竞争日趋明显的今天,如何由外至内还原传统古镇之美?和顺人给出的答案丰富多彩。<br> 走在古镇,最大的感受是一切都原汁原味。民居、故居、宗祠、巷道,乃至洗衣亭,都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看上去带有一丝破旧,但却相当接地气,让行走君的体验感很强,可以发思古之幽情。<br> 这里的商业气息并不是那么浓厚,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充满了古朴真实的味道,巷道显得安静无比,美和静,不多不少,刚刚好。村民们也不会因为外来人而觉得特别稀奇,他们一如惯常地耕田、浣衣、放鸭、钓鱼、晒太阳……<br> 图书馆一如往昔,借阅者络绎不绝。当年本乡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教育而捐资创办的这座乡村图书馆,已然成为水碓村乃至整个和顺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从文善文的民风在此传续。有着这种绵绵不断的文化的浸润,古镇再过600年又如何,还是这般摇曳生辉,令人景仰!<br> 曾几何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种只出现在贞观时期的盛世局面,是许多人梦想的境界,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极少见到!在古镇,我不仅见到而且亲身体验,和顺人出门时,从来没有锁门的习惯。全镇有1300多户、6000多人。乡里民风淳朴,左邻右舍都是亲朋好友,大门永远都是敞开的。<br> 古镇上逢年过节的祭祀,婚丧喜事的筵宴……尤其是民间艺术的繁荣,既传承着皮影戏、古法造纸、龙灯(双龙抢珠、一龙耍场、小背龙)、花灯、洞经古乐等的中原汉族传统民俗,又发扬着农民画、木雕根雕、织棉刺绣、藤篾编制、扬琴山歌等的当地特有艺术,同时还保留着佤族清戏、傣族歌舞、翡翠雕琢等边疆少数民族以及边境地地域独特的民间艺术,这些都反映了民俗传统的绵延赓续。 漫步古镇,从双虹桥到和顺小巷,从图书馆到益群中学,从八大宗祠到七大寺庙,从婉转幽深的小巷到聚族而居的老宅……不管我脚踩哪一节石阶,手抚哪一堵斑驳的老墙,哪怕随意走入一条小巷,我都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夹杂着历史与文化的气息,不用刻意,不用费力,厚重的历史的篇章向我缓缓展开,深入灵魂的历史人物鲜活地站在我的面前,这就是和顺古镇的魅力。 桥头老爷寸玉,在明朝正德年间担任中央政府的鸿胪寺序班、四夷馆教授两个职务。这两个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翻译和北京外交学院教授。做这两个职务要有两个条件,第一是通夷语,会说外国话;第二是懂儒学,懂得孔孟之道。关于桥头老爷的故事,民间流传很多,其中三个藏宝谜语至今仍广为流传,据说谁能破解它,便能获取其留下的巨大财富。<br> “桥倒碑修,碑倒自修”——这是双虹桥下的一块不规则的石碑。传说寸玉回乡后,带领乡民治理大盈江,消除水患。修建双虹桥,桥建好后,将剩余的银两埋在碑底下,留给后人补桥时备用。有外地人悟透了“桥倒碑修,碑倒自修”的含义,晚上把碑推倒,把财宝盗走了。我问过很多和顺人是否确有此事,他们都是笑而不答。我以为石碑的引申义:桥倒了立一块碑就修起来了,谁捐了钱修,口碑永远流传。可是个人的口碑如果倒塌了就得自修了。<br> "桌椅板凳只准剖了烧,不准卖了吃"—— 据说寸玉家也逃不出"财主无三代"的厄运,到重孙以下几代,典卖东西过活,最后卖到桌椅板凳,但正翻起"大春凳",忽然见凳子底心有极小的一行字:"只准剖了烧,不准卖了吃。"子孙虽穷,但在旧时敬祖的孝心是有的,于是按祖宗遗训"剖了烧",结果是剖出了深藏在凳子底心、桌子底心的宝石、玉石,子孙又富起来。传说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不排除“破家值万贯,一搬三年穷”的道理。在这个破家里,值钱的不是那些东西,而是自己对家的眷恋,对家里每一样东西的情结。东西有价情无价,家值万贯尚觉轻,万贯家财终有尽,一缕丝物永留情。家是个有形资产,更是个无形资产,财富并不是唯独金钱。不怕人穷,就怕心穷,穷则思变,只要精神财富丰富,就可以获得取之不尽的财富。<br> “上七丘,下七丘,金银藏在七七丘,谁能盘得着,买个腾越州。”——这可是留给后人能买下整个腾冲的财富啊,然而至今无人破解。我倒以为这是先祖的大智慧,告诫后人“勤劳务实”才是根本。 “有女莫嫁和顺乡,才当新娘便成孀,异国黄土埋骨肉,门口巷子立牌坊。”古镇有六座洗衣亭,亭多为四根柱子支撑起一片屋顶,采用歇山顶,屋角起翘,造型轻盈,建于水中,基础为石条。在不知道它背后的故事时,这里就是人们洗衣洗菜或纳凉避雨的亭子,但当我知道,这竟是在异国他乡做生意的丈夫感念妻子任凭风吹日晒却还是每天都会在村口小河旁一边洗衣,一边翘首以盼自己的丈夫归来,而为她搭建的一处遮风避雨的场所时,眼前的每一方每一寸,就不光是没有生命的石材,而是用妻子的一丝丝一缕缕愁绪,和丈夫的一点点一滴滴挂念而搭建起来的一座桥梁,一座承载着深重感情的桥梁。<br> 这样的洗衣亭,可以说是最温柔最有特色情的公益建筑,全国独有。<br> 和顺古镇的男人很少有守在家种地的,历来便是如此。和顺是走出来的和顺,“天下有多大,和顺就有多大”这是和顺人对自己故乡的评价。<br> 在早年,古镇的传统是男人新婚三天后,如果还不出门是会遭到全镇人耻笑的。曾经有个秀才,娶亲后不想出门,逢人就念叨“我是个有顶子的人”,他希望这可以成为自己不出门的理由。终有一天在吃饭时,他看到媳妇端上来的,是被蒸过的他引以为傲的帽子。他羞愧难当,这是媳妇在赶他出门啊。<br> “双虹桥/是两张弯弓/桥前的路/是箭行的轨道/一代一代的和顺男人/成为矢簇/被别离/弹射出去/无数回不到家园的男人/将故乡的名字/改做——侨乡” 和顺的男人注定是在山道马背、异国他乡中度过人生,跌宕起伏;与此相伴的是和顺的女人在寂寞哀愁中等待,红颜皓首。在六座洗衣亭的一隅,不知有多少和顺女子,望断秋水,望断天涯。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在骄阳似火的季节里,在天高云淡的季节里,在岁暮天寒的季节里,她等候着、她盼望着,也许她每日凝眸远眺,等来的要么是一纸家书、银票或是一张可以让我人羡慕的相片,要么等来的是一盏报丧的白灯笼或者一场撕心裂肺的嚎啕,只为等来远方一纸裹挟着一路仆仆风尘的信笺,或是一句海枯石烂的誓词,或是一份不知何时才能兑现的厮守终老的诺言,抑或是一段抑制许久的浓浓相思?<br> 男人的艰辛荣耀与女人的哀伤期待,煎熬在日升月落中,有《和顺竹枝词》描写道:"担桶河边汲水时,婵娟影照泪如丝。轻风飘坠梨花雨,流到骠城君未知。依枕风萧雨又凄,梦郎归自瓦城西。懊恼最是长鸣鸟,不管人愁故早啼。"<br> 因为男人出走异国,因为女人留守家园,古镇流传着许多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走夷方这种生存方式也让和顺人的家庭结构方式有些许变化。在古镇许多人家的墙壁上你常可以看到,除去硕大的相框陈列着家庭昔日老照片外,往往还悬挂着造型奇特的相框,相框里均为妇女肖像,但她们的发式与服装均透出异域风情,这些神情端庄的妇女就是古镇所独有的“缅奶”。所谓“缅奶”是对应于“汉奶”这一说,出门走夷方的男人都在家娶有本地的妻子,名曰:“汉奶”。汉文化传统要求“汉奶”保证家族传宗接代,但生活在异乡的男人往往还在异乡重新建立一个家庭,在缅甸娶一位“缅奶”。所有这些情况两边都知道真相,两边竟然都相安无事,“摆得平”,默认这一事实。 <br> 古镇600多年的繁荣与辉煌,每个“舶来”的物件,无声地展示着和顺男人“走夷方”经历之丰与财富之盛。<br> 洗衣亭见证了和顺女人婚后寂寞孤单的修行——春播秋收,洗衣做饭,孝敬父母,抚育儿女——用伟大的母爱支撑着和顺男人们的奋斗,孕育了盛极一时的滇商辉煌,产生了翡翠大王、棉纱大王、谷米大王等一大批雄商巨贾,亦琐碎,亦平凡;亦高尚,亦伟大。<br> 这场陪洗衣亭慢慢变老,不辞镜里朱颜瘦,恪守教义,悟得六度修行的终点或是结果,是那些赞美她们的牌坊,到底该怎样定义“冰清玉洁”呢?那些发生在古镇的门廊与街巷,发生在古镇的村口与河边,发生在古镇的雨夜与黎明中残酷、凄美的爱情故事,听后仅仅只是为之一掬同情泪吗?抬眼望天,一碧如洗;小桥流水,白墙灰瓦的确让人忆起江南的温婉。可是这里分明不是江南!到底是因为男人们一个个在清晨相继出走,使古镇从此变得阴柔?还是只剩下女人的古镇,让这个用高黎贡山最坚硬的石头砌出来的村子变得如此柔暖? 旅行是一场带着希望的行程,去山川,逛的是山水风光的绚丽;去海边,图的是沐浴阳光的惬意,而去古镇,游的则是一种历史的沧桑。<br> 每次当我离开古镇时,都会感喟这块土地的悲壮与幸运,而种种让人情绪复杂的感受,都融进徐霞客在其游记中写下的“极边第一城”五个蝇头小字里,就是这么一个无论是徐霞客笔下,还是从地理位置来看都很偏远的地方,却孕育出了以汉文化为主,融合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东南亚文化的腾越文化。<br> 腾冲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商代晚期已进入铜器时代,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发展着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部落与部落之间进行着广泛的交流。<br> 中原民族对西南的开发,肇始于楚国,秦朝继之,到了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时期,为了打通与身毒(古代对今印度国名的音译)的交通,才大规模用兵西南,腾冲第一次进入中国的行政版图。<div> 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设哀牢县,其首邑就在腾冲,应为腾冲建城之始,也是业已精熟的汉文化消解、吸纳直至最终反客为主取代本土文化的最初的发端。中原王朝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是有进有退,时断时续的,每当中原王朝自顾不睱时,这个地区往往会率先独立,或沦为无政府状态。自唐到宋,西南地区脱离中原政权近500年。元太祖征服大理国,才让这片土地再一次回归中国。出生于腾冲的现代哲学家艾思奇是蒙古人,大概他的祖先就是那时候跟着忽必烈来到云南的。明朝建立以后,对云南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开发,号称"举世移民大屯垦",短短20余年间前后不下200 万内地汉人进入云南,至今在云南汉人中流传的一个传说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刘伯温面对那些即将被迫前往云南的移民,这位半人半仙的先生安慰说:"你们放心去吧,云南是个好地方,别看现在如此,你们去了,五百年后,云南胜江南!"<br> 明正统年间,兵部尚书王骥“三征麓川”时期,腾冲城是争夺的焦点,腾冲城数易其手。战争过程中,既使腾冲遭到破坏,也使腾冲得以复兴,更使腾冲作为滇西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而声名大震。为了加强防御,王骥建议将土城改筑成石城。腾冲石城从1445年开始建筑,到1448年竣工,先后长达4年之久。据记载,城形方整,周围七里三分。城墙厚一丈八尺,高二丈五尺,甃以青石。四门各阔丈四尺,高二丈六尺,深七丈,广十二丈。门各有楼,各高四丈有奇,广六丈四尺。重檐三滴,面开三间,转五五垣,二十八楹。城墉四面连雉,有阁楼,有守门 ,每门十三间,门扇包以铁。城墙外侧全用石条筑成,四门内侧也用石条筑成。其余为土堆斜坡,城外设有城壕,坚固无比,被称为“铁城。”石城建成后不久,其军事地位很快就让位于经济、文化。城内除了道尹署、总兵署、殖边督办署、游击署、演武厅等军事机构和官府衙门外, 陆续建盖了许多商铺、住宅、马店、饭馆、酒店等, 还修建了黉学、万华馆、四牌坊、文星楼、武侯祠、教场等建筑。这些建筑把小小的石头城变得拥挤不堪,石城只好从四周蔓延出去,城外的繁华不久就超过了城内,形成了以城内的黉学、文星楼、城外的小月城、十字街为中心的城市格局。到了明末清初,这座石头城不仅成为富甲一方, 享誉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都市, 而且还是集政治、军事、文化、礼仪为一体的城郭。她的富丽堂皇令缅王非常羡慕,于是任命腾冲人尹容 ( 时任缅皇宫军政咨议顾问) 设计和主持修建新皇城。尹容仿照家乡腾冲古城的样子和风格,为缅王修建了一座气势恢宏、华丽无比的曼德勒皇城。<br></div> 从石城建筑起,到1944年因战争破坏为止的5个世纪内,石城曾遭受过五级以上数十次地震的考验,经历了若干次战争烽火的荡涤,虽有局部破坏,但几经修复,仍完整地保存下来。<br> 从这方面来说,腾冲又是幸运的,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既是边防重镇又是通商要道和重要的通商口岸,自古便是历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重点经营的区域。打开典籍,在2000多年历史中,腾冲有三个繁荣期:东汉至三国时期、明朝中后期、清末民初时期。<br> 东汉至三国时期:随着历史名郡—永昌郡宣告成立,中原文化再度大举西渐。至三国初期,武侯南征,"攻心为上",当然得双管齐下:既要"扬武",又须"扬文"。汉文化更是“随军南下”。这一时期的腾冲,一是农牧业、冶矿业、手工业、商贸业得到了巨大发展,建筑业具有较高水平,房屋和城池具备了城镇的形态和功能,同时先进的文化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教化。二是成为滇西南境外各部族、国家使节、经贸文化使团到中国朝贡、交往的首要联络地、接待区和驻节地,成为我国境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最重要基地之一。明朝中后期:移民带来的先进技术迅速让矿业开采和金属冶炼达到了巅峰,创造出巨大财富。其中尤以金、银、铜、铁最为显著,形成了采矿、冶炼、铸造等分工,灌钢、切削、抛光、焊接、雕琢等工艺发展到较高水平。矿冶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农业、手工业、市场和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也将整个经济社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兴盛发达阶段。这一时期,经腾冲赴缅甸的道路十分繁荣,与缅甸的贸易十分兴盛。输出的产品有:丝织品、兰干细布、桐华布和各种金属制品、土特产品。进口的产品主要是来自缅甸、印度及西亚的琥珀、翡翠、宝石、琉璃、蚌珠、珊瑚、轲虫、象牙等奇珍异宝和犀牛、大象、孔雀等珍禽异兽。腾冲的“异物宝货”是如此有名,以至于朝廷和各地官府纷纷派人到腾冲常驻采办。于是腾冲便成了珠宝玉石的加工、聚散地。由于对外交往频繁,腾冲人逐渐到海外经商谋生,以至定居海外。在财富迅速积累的同时,不仅城池得以扩建修筑,文教兴盛也达到了巅峰。官府大兴府学、书院、义学、社学,文化教育十分繁荣,民风教养、文化礼仪也随之大为改观。胡氏兄弟“双进士”的佳话及奇闻轶事至今还在腾冲民间广为流传,更有甚者,当年徐霞客来到腾冲,看到一片繁华景象,也不禁感慨到:“此城迤西(滇西)所无。”在晃荡的39天里,不仅欣然写下“极边第一城”,还没来由地生出一种恍然回到江南故乡的感觉。 清晚期至民初时期,大约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初滇西抗战爆发,约150年的时间,腾冲对外贸易和手工业得到了延续和发展,至清末和民国初期达到了历史巅峰。这一时期,腾冲不仅成为云南经济贸易中心、工商业发祥地,同时“表现在腾冲能够跻身于江南经济发达地区,成为中国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地区之一。”(太丽琼《清末民初腾冲侨商阶层的兴起与早期近代化》),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外贸易影响巨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重开腾越关禁后,腾冲边境贸易迅速发展,据缅英商务官布赛尔1826年的统计,腾冲年进出口总额已达100万£,仅棉花每年入腾就达635万kg,价值22.8万£。而鸦片战争前夕的1837年,从当时唯一正式开放的广州口岸入境的英国货也才价值90万£,其中鸦片又占了大半,正当商品不过40万£。二是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很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力开始从事各种商品生产或买卖。腾冲厂坊栉比,商铺林立,集市遍布城乡,交易十分活跃,商品经济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据载,1900年前后,腾冲已有大小商号200多户,财力雄厚的商号就有数10家,涌现出了洪盛祥、春延记、永茂和、茂恒等数10个跨国商号,产生了以”东董、西董、南刘、北邓、弯楼子“为代表的雄商巨贾,形成了具有腾冲地域人文特色的"腾冲商帮”。他们走南闯北,驰骋商界,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规模迅速扩张,财富迅速积累,商号、会馆遍布川滇诸省和拉萨、上海、广州、香港等地。除贸易外,运输业、客栈马店、饮食服务都日益兴旺发达起来。至1927年,当时的坐商已达千户以上,行商有800多户,全县有产业行会18个,858户。仅玉石加工一项,正规的厂坊就有173家,工匠3000多人,明光做麻线的有2000多户、界头做宣纸的有600多户,勐连、朱星街、洞山的土布纺织的有8000多户……各乡镇有集市48个,州城八保街被称为百宝街。前人有诗云”昔日繁华百宝街,雄商大贾挟资来“,云南广为流传的"金腾冲银思茅,琥珀牌坊玉石桥"是对当时繁华腾冲的写照。三是近代工业开始起步。最多和最早出现的还是玉雕行业,至民国初年时,县城及周边有玉雕工匠3000多人,大的作坊100多个。其次是纺织业,1918年,几家跨国大商号先后在四川蚕丝产地投资办厂,生产纺丝和洋纱。1917年,第一家具有现代性质的“腾冲广益铅铁公司”在滇滩、明光投产,批量生产铁锅、农具。之后,印刷厂、制鞋厂、织布厂、织袜厂、火柴厂、火电厂、电池厂、肥皂厂等等相继出现。其中,1933年创办的腾冲火厂,年产最高时达720万盒,产品除供应本地外,还远销保山、德宏等地,其中50%销往缅甸。一时间腾冲成了云南兴商办企业的热土,腾冲也因之成为云南近代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四是资本市场开始萌芽。财富的积累为资本主义的萌芽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兴商办厂又为大量闲置的资本找到了投资增值的土壤。清朝末期,腾冲民间资本市场已十分活跃,除了商人间相互入股经商办企业以外,还出现了大量的钱庄、典当行等金融形态。1916年,云南富滇银行在腾冲置办事机构。1936年云南兴文银行在腾建立分行。1945年,中国四大银行、云南地方的矿业银行、实业银行、侨民银行纷至沓来,腾冲成为边陲金融重镇。群商汇集,产业兴旺,被称为"小上海""小香港"。五是民主文化思想开始传播。新兴的工商阶层在将先进的机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带入腾冲的同时,也将先进的文化、科学民主的思想带入了腾冲,在边地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并成为云南民主革命的发祥地。1908年,孙中山在缅甸仰光成立了同盟会支部,爱国侨领寸海亭加入同盟会,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四处奔走发动,宣传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发展了1000多名同盟会员,其中有大批腾冲华侨商人,他们用实际行动成为新文化和革命火种的传播者和实践者。1911年10月27日,张文光领导腾越辛亥起义,在云南率先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比昆明的重九起义还早三天,成为云南辛亥革命的先声。办学、办报、办刊、办图书馆、结社立论、集会演讲在腾冲蔚然成风。先后成立了“咸新社”“青年促进会”“旅缅和顺崇新会”等进步组织,宣讲科学文化、民主思想、公序良俗,倡导教育革新、社会公益。仅和顺崇新会1938年时就有会员673人,实际会员达千人以上。华侨商人纷纷解囊出资,以兴办公益事业,传播科学文化,振兴家乡为己任,先后创办了永昌师范学校、腾越高等学堂、腾越中学、和顺益群中学、明德女子学校、腾冲文辉女子中学、和顺图书馆、绮罗图书馆和《腾冲日报》《每日要讯》《和顺崇新会刊》《和顺乡》《和顺图书馆无线电刊》等报刊,腾冲一时成为了云南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涌现出了张文光、李根源、寸海亭、李曰亥、艾思奇、寸树生等一大批革命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由于腾冲是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隘口,所以历史上的腾冲一直是战祸惨重之地,于是也就多了无尽的悲壮:元代,攻缅,战于腾冲;明代,缅人进犯,战于腾冲;清代,缅人进犯,战于腾冲;20 世纪40 年代,日寇从缅甸进犯,血战腾冲,矗立了500年雄伟壮丽的腾冲石城于1944年毁于抗日战争的炮火。 这是缅甸的曼德勒古皇城。 腾冲石城只有文字记载,没有图片,我们也只能从缅甸的曼德勒古皇城窥一斑而知全豹。可惜的是,当年尹容设计和主持修建的曼德勒皇宫在二战时也被烧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曼德勒皇宫是在原址上被重新修复的。因为当时的科技并不发达,对于宫殿的资料只有一些历史记载和模糊不清的图片,因此只恢复了其中的89个大殿,里面的布置也没有原本的那么奢华。<br> 只要提起腾冲之战,腾冲人对侵华的日本人无一不是恨的牙痒痒,即使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这份国仇家恨依然牢牢刻在每个腾冲人心中,对于日寇带给他们的深重灾难,对于日军在中国大地上犯下的累累罪行,他们永远都不能忘却。日本,你可以篡改历史、否认侵略,但是这座坟(国殇墓园里的倭塚),你一粒土都别想动!腾冲人会一直保存下去!<br> 问起记忆中的腾冲古城,玉石商人和工匠们说,石城是珠宝镶成的;巨商大贾们说,是财富堆成的;华侨游子们说,是拼搏得来的;马锅头说,是马背上驮来的;女人们说,是女人的眼泪和思念凝固成的……<br> 和顺古镇,落在人间的田园小镇,是《中国国家地理》和《时尚旅游》杂志联合推荐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br> 和顺古镇,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倘若只是跟旅行团走马观花,你注定失望!她,就像一个内秀型的女子,初见或许不惊艳,因为她不施粉黛,自然脱俗,你若是小住几日,去了解、相处,吻着她的气息,就会发现她极富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她那种由内向外散发的沉静、古朴之美,越看越上瘾,一诺倾情,再顾倾城。都说美人在骨不在皮,这句话放到和顺古镇身上再合适不过了。<br> 古镇,就像一张泛黄的照片,默默记录了一切,曾经的美丽、奇异、传奇……等待有心人打开她回忆的闸门。<br> 古镇,就像一页页的古老志书,述说着沧桑,没有开篇,也没有终结。读懂清风朗月,自然恬淡;读懂花鸟虫鱼,自然悠闲;读懂风花雪月,自然浪漫;读懂豁达善良,自然心宽;读懂酸甜苦辣,自然香甜;读懂拼搏努力,自然拔尖;读懂奋斗坚持,自然辉煌灿烂……<br> 一山一水、一景一人,圈出了异乡人的天涯,用最纯粹的手笔,描摹出真实的自己;<br> 一花一木,一石一瓦,都有说不完的故事,静静地伫立在那儿,等待着愿意听故事的人造访。